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起上官庭芝……他供職左千牛衛,又是周王李顯府屬,頗有賢名,此次倒是可惜了。」

  安文生在一旁,端起酒碗晃了晃,胸中似有滿腹才思,想要吟詩一首。

  不過最終,化作一聲嘆息。

  輕輕飲了一口酒,沉默不言。

  「都在酒里了。」

  蘇大為舉了舉酒。

  他知道安文生那種感覺。

  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政治,乃是這世上最兇險的遊戲。

  貴如當朝宰相,一朝不慎,便是抄家滅族,禍及子孫。

  然而,蘇大為絕不後悔自己所做的一切。

  當時,若有半分猶豫,死的就會是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親朋黨群。

  「不說這些,不管如何,此次,武后贏了。」

  一旁的蘇慶節,拍了拍桌面,亢聲道:「大家都高興些,不是說好了為我接風嗎?」

  「是極是極。」

  高大龍在一旁大笑起來:「難得吉祥獅子從遼東回來,今日大家要一醉方休。」

  這是蘇大為家,近幾年少有的熱鬧。

  理由嘛,是為蘇慶節接風。

  慶賀他從遼東戰場歸來。

  在蘇大為的院子裡,此時聚著有蘇慶節、安文生、尉遲寶琳、程處嗣、高大龍、李博。

  眾人圍圈而坐,當中生了一堆篝火。

  火中架著鐵釜,煮著一鍋肉湯。

  香味撲鼻。

  旁邊堆著大壇的烈酒。

  就如在草原上一般。

  「對了,婁師德還有阿史那道真、薛禮他們這次沒回來?」

  「沒有,裴行儉那邊有戰事,急召他們去安西都護府。」

  蘇慶節猶豫了一下:「我阿耶的身體精力大不如前,我這次回來,打算若阿耶不能回,我便去他身邊。」

  蘇慶節說得隱晦,但蘇大為卻聽出弦外之音。

  面色不變,心中卻不禁感慨。

  大唐不敗的名將,也敵不過歲月之刀。

  蘇定方,畢竟是老了。

  他的身子骨,已經經不起西北的酷寒。

  但是在大唐皇帝李治心目中,此時還沒有誰能真正取代蘇定方的地位。

  若沒有蘇定方坐鎮,只怕西北局勢又會不穩。

  吐蕃帝國,磨牙吮血,蠢蠢欲動。

  蘇定方若是撐不住,只怕西北戰事再起……

  第九十章 勸君莫話封侯事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唐·曹松

  「阿彌,這次你替武后立了大功,不知有何賞賜?」

  「賞賜……」

  蘇大為自己還沒說話,那邊高大龍嘿嘿冷笑了兩聲:「要說賞賜,阿彌被皇帝命繼續任都察寺卿,算得上賞賜麼?」

  這話,有些陰陽怪氣的。

  蘇慶節頗有些不解。

  安文生在一旁道:「之前陛下有意將都察寺一分為三,又解了阿彌的寺卿之職,不過現在又有些麻煩,都察寺離了阿彌後,頗有些混亂,鬧出一些事來,陛下頗為不悅。

  現在最新的詔令,是封了三位少卿來分掌三部,將都察寺原來的職能分為對官員監察、對大唐情報收集,以及對域外情報收集三部,其中又有相互監督之意,現在還不算劃分清楚。

  不過因為出了亂子,又沒人鎮得住場面,便令阿彌繼續擔任名義上的寺卿。」

  「何謂名義上的寺卿?」

  「就是從人員任免,到一應具體事務,皆由三位少卿負責。日常運作,寺卿不得插手,三位少卿將整合過的重要事項,呈交給阿彌,令他做最後的整合。

  都察寺上下,如今只向三位少卿負責,不知有寺卿。」

  「這是把阿彌給架空了?」

  蘇慶節聞言,臉色一沉,眼神瞬間冷了下來。

  他這些年在內外歷練,早非當日的莽撞少年。

  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知道蘇大為如今的局面。

  屬於權少責重。

  這份任命,還真說不上是什麼好差事。

  「叫我說,阿彌你也別在朝堂上待了,沒甚意思,不如我向陛下說,你跟我一起去安西,去我阿耶帳下,我們再殺一殺吐蕃,覓個封候拜相之功!」

  說到後面,蘇慶節眼中閃動著亮芒,頗有些熱血激昂。

  舉杯與蘇大為用力碰了一下,仰首一飲而盡。

  「獅子轉性了?原來你不是說從軍不好,一心想做不良帥嘛?」

  程處嗣在一旁抹著大鬍子上沾的酒水,哈哈笑起來。

  他為人頗類程知節,看著豪雄,實則精明有餘。

  大笑的同時,眼神閃動著一絲狡黠。

  「那不是年輕嘛。」

  蘇慶節放下酒碗,眼神斜睨著他道:「那時我想若是和阿耶一樣,只怕一輩子也無法走出父輩的光芒,何日是個頭啊?就想標新立異,就想做一番不一樣的事,證明自己就算不仗著阿耶的榮光,也能立一番功業。」

  「說得好。」

  尉遲寶琳在一旁豪氣干元的舉起酒杯:「為這句話,值得喝一杯。」

  眾人的酒碗撞在一起,酒花四溢,一齊喝了一杯。

  「但是年紀越大,就越覺得……以前的想法算個屁,阿耶越來越老邁,阿耶老了……若是不能在他身邊盡孝,若有個什麼萬一,這輩子我內心都不會安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