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李治同時也是一位雄主,一位百年難遇的英明帝王。

  他讓武媚娘替自己批閱奏摺,那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好。

  精力難以為繼。

  在大的格局層面上,他依然對武媚娘手裡的權力十分警惕,一旦發現不對的苗頭,就出手打壓。

  包括蘇大為,其實也是這種局面下的受害者。

  否則以蘇大為的功勞,遠不止現在的權力。

  所有的信任,所有的信賴,都敵不過權力。

  在自己與太子身體都出問題的狀況下,在上官儀方才那句誅心之言下。

  李治必然心中震駭。

  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都會從心底浮出。

  這一點,從他急急退朝就可以看出來。

  若真的對武媚娘毫無懷疑,當場就會重責上官儀。

  最不濟,也會令千牛衛將其轟出大殿。

  可他沒這麼做。

  沒做,就是一種態度。

  滿朝文武都看在眼裡。

  相信明天,最多下一次大朝會,彈劾武媚娘。

  勸李治廢后的奏摺,將會如雪片般飛上李治的案頭。

  再想想李治許多奏摺讓武媚娘替其批閱。

  真不知當武媚娘批閱廢除自己皇后位的奏摺,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蘇大為此時,心中也一時亂了方寸。

  計劃,不如變化快。

  本來按昨日與武媚娘的約定,他只用在朝堂的水被攪渾,順勢再加一把力,讓局勢有利於武后。

  但現在,一切都完了。

  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去。

  它只會越來越大。

  武后危險了。

  蘇大為心中想。

  那自己呢?

  歷史會不會真的在這裡拐彎?

  如果武媚娘真的被廢後會怎樣?

  那未來將變得茫然不可預知。

  自己原本想抱武后大腿的計劃,日後的武周朝,則天大帝,都不會出現。

  不,不用考慮那麼遠,只怕自己也會禍在旦夕。

  上官儀和郝處俊那些人,會容忍一個鉻著武后鉻印的人,繼續在朝堂上嗎?

  絕對不會。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

  如果武媚娘倒下,朝堂上會迎來新的一波清洗。

  正如當年長孫無忌一樣。

  蘇大為如今的位置,正如當年的王方翼、趙持滿。

  雖然與武后有關係,但自身一向持重,做事不偏不倚,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傾向性。

  而且難得的都是將才。

  於大唐有功。

  但那又如何?

  覆巢之下,趙持滿暴屍荒野。

  而王方翼也不得不遠走西域,如今託庇在裴行儉的帳下。

  一想到這裡,蘇大為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他想到那個可怕的未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從心頭湧出。

  絕不能,不能坐等災禍降臨。

  必須想辦法,扭轉局面。

  武媚娘不能倒下。

  所有的一切,在心中閃過,突然,蘇大為眼瞳像是被針扎到一樣,微微一縮。

  他看他西台侍郎上官儀,雙手提著官袍下擺,六十來歲的老頭,居然步履飛快,向著李治他們的車轎追去。

  第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

  大唐麟德元年,五月。

  歷史上記載這一年,武后引道士郭行真入宮,行厭勝之術,被宦官王伏勝告發。

  當時,唐高宗常被武則天壓制,對她已有不滿,意欲將她廢為庶人,便密召上官儀商議。

  上官儀道:「皇后專橫,海內失望,應廢黜以順人心。」高宗便命他起草廢后詔書。

  以上出自《新唐書》記載。

  但事情果真這麼簡單?

  自古,皇后被廢,皇后的嫡長子不可能再繼續太子位。

  若此次廢了武后,除了慣例的清洗武氏派系。

  接下來就是廢太子。

  再接下來就是立新太子。

  此時李治膝下共有八個兒子,武后若廢,李弘、李顯、李旦等人,統統失去資格。

  剩下來四個兒子中,長子李忠本就是廢太子,次子李孝已經在這一年的五月初病逝。

  三子李上金一直不受李治重視。

  四子李素節就是蕭淑妃的兒子,早年頗得李治寵愛。

  然而隨著生母失勢,隨即被李治冷落。

  廢后簡單,但是廢后後續的事,才是麻煩。

  ……

  「陛下不會廢后。」

  武媚娘凝視著面前的蘇大為,平靜而自信的道:「這並不是後位的問題,還涉及到門閥貴族與陛下,相權與後權,內廷外廷,以及太子之位等等,諸多矛盾。

  這些矛盾,從陛下登基的永徽元年開始,直到此時,終於引爆出來。」

  停了一停,武媚娘接著道:「表面上上官儀等人是求廢后,但實際上關係大唐千秋萬世的基業,兇險萬分。」

  說完,她吸了口氣,再次篤定的道:「陛下不會廢后的。」

  廢后,接著就得廢太子。

  李治十分喜愛嫡長子李弘,在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培養。

  不可能輕易廢掉。

  何況此時若廢掉武媚娘,根本沒有足夠能力,能幫助李治的皇后人選。

  同樣也沒有合適的太子人選。

  國不可一日皇帝,同樣也不可能國無儲君,無皇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