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小被譽為「神童」的李淳風在其父的影響下,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天文、地理、道家、陰陽之學。

  隋大業七年,年方九歲的李淳風遠赴南坨山靜雲觀,拜至元道長為師。

  唐高祖武德二年,李淳風經人推薦成為李世民的記室參軍。

  貞觀元年,二十五歲的李淳風上書,對道士員外散騎郎傅仁均所著《戊寅元歷》提出十八條意見,太宗納其中七條,授李淳風將仕郎,入太史局。

  李淳風還是世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

  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

  還和袁天罡一起做出《推背圖》,一直預測到千年之後。

  李淳風,絕對是大唐星象術數中的奇人,異人中的大宗師,大成者。

  「停。」

  蘇大為向談興正深的李淳風伸手道:「我今天來是……」

  「你可知我曾注《老子》,還撰有方志圖十卷,《天文大象賦》等,我這人,就是閒不下來。」

  李淳風說著,向蘇大為笑道:「一會帶你去見我改良的新渾儀。」

  新渾儀,即銅鑄渾天黃道儀。

  古已有之。

  李淳風改良後,將原來兩重渾儀改為三重。

  最外為六合儀,中間是三辰儀,最內是四游儀。

  此儀可測黃道經緯、赤道經緯、地平經緯。

  「貞觀十五年,我在撰寫《晉書》時還寫出《天文》、《律歷》、《五行》三志,總結前人研究成果,以傳後世,可悲啊,現在的精力大不如前,這些年,除了與梁述、王真儒等審定注釋《十部算經》,就沒有別的成就。

  只盼著今年能完備新曆法,也算了老夫一樁心愿。」

  《十部算經》包括《九章算術》、《周髀算經》,在後世仍有教學用途。

  「停!太史令,我真的有要事。」

  蘇大為今天看李淳風,只覺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賣弄,李淳風純屬故意在賣弄。

  不,他是故意想帶偏話題。

  「別玩虛的,你知道我今天來是要做什麼?」

  蘇大為一把抓住李淳風的衣袖,將準備轉身遁走的他給留住。

  「阿彌,你這又是何必?何必趕這趟渾水?」

  「你以為我願意?陛下欽點我來審李義府和郭行真,我能怎麼辦?」

  「你就算要審,也得帶齊人手,按流程來吧?你這樣一個人前來,我很為難的。」

  李淳風盯著蘇大為的眼睛:「你究竟在打什麼主意?我知道,但我不想深究。」

  說完,他輕輕一抖手,一股柔和之氣從袖中發出。

  衣袖突然變得滑不溜手,一下子從蘇大為手中脫出。

  「你現在走,老夫可以當你沒來過。」

  「來不及了,你可以當我沒來過,但今天見到我的這麼多人,可不敢當我沒來。」

  蘇大為盯著李淳風的眼睛:「你信不信,我前腳到你這裡,後腳陛下已經知道了。」

  「你個坑貨,坑死老夫算了。」

  李淳風氣得鬍子都要翹起來,一抖衣袖:「罷罷,隨你,你要做什麼就去做,記住,我今天因病沒來過秘閣,你也沒見過我。」

  見蘇大為點頭,他又加了一句:「還有,老夫從沒跟你提過任何事,包括巫蠱,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老夫還想把曆法的事弄完。」

  說完,李淳風就走了。

  真的走了。

  這老頭跑得比兔子還快。

  蘇大為看著李淳風消失的方向,也只能苦笑。

  李淳風,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學會避禍保身了。

  不過想想也正常。

  如果李淳風沒看風向的本事,那他那個測風力大小級數的想法,是從哪冒出來的?

  能從武德年前,一直活到現在的老臣,哪個不是人精?

  擺明了這次的案子,或會成為李治朝,自長孫無忌和房遺愛謀逆案後,最大的一樁逆案。

  李淳風自然避之唯恐不及。

  蘇大為微微搖頭,向立在一旁,一臉木訥的秘閣中人道:「我要見郭行真。」

  郭行真,自事發後,便被秘閣諸異人制服,直接關押在了秘閣牢中。

  秘閣,既有鎮壓天下詭異,以及收羅異人,平衡各族異動的責任,在秘閣中,自然也有暗牢。

  當然,蘇大為的要求,既合理,又不合理。

  李淳風自己是不想沾的。

  蘇大為要審郭行真,那是對的。

  但他沒帶上大理寺和刑部的人,擺明了是有些不方便的話想單獨問郭行真。

  這事可大可小。

  就看李治怎麼想了。

  總之除了蘇大為,當今朝堂上,應該沒人敢去賭天子的心情。

  繞過迴廊,穿過數重測定星象的場所,又經過數重禁制,蘇大為終於來到了如今秘閣的牢里。

  想想這幾天,似乎都和牢房結下了不解之緣。

  之前大理寺的牢,現在秘閣的牢。

  說不準過陣子還要去刑部大牢。

  當真是,一言難盡。

  隨著引路的異人推開一道石門,蘇大為收懾心情,抬步進去。

  在跨過門檻的時候,他明顯感覺有一種玄之又玄的力量,從身上掃過。

  有點像是視線審視,又像是某種測定危險級數的力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