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耳朵卻是支愣起來,聽著李治與許敬宗他們都談些什麼。

  聽了半天,大致是說何人可以任用,何人需要罷免。

  另外又談到何處需要賑災,何處發生了疫病,需要朝廷調撥醫生及草藥。

  隱隱又聽到了關於養馬之事。

  蘇大為記得尉遲寶琳曾說過,太宗朝時,鼓勵民間養馬。

  若遇戰時需要,朝廷可以向民間購買,或徵調。

  但是現在聽到幾位宰相與李治的商議,好像是取消民間養馬之策,今後要限制養馬。

  蘇大為的嘴角抽了抽,心裡有些想法,卻又不好在這種場合插話。

  他倒是想忍住,卻不料那邊李義府忽然開口:「陛下,我看蘇都督似乎有話想說,他久在軍中,或許對養馬之事,有獨到見解。」

  被李義府一提,所有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到蘇大為的身上。

  這些目光里,有驚奇,有疑惑,有不屑,也有審視。

  李治輕用手裡的玉如意,輕敲了一下扶手,沉吟道:「蘇大為,你對這養馬之策,有何看法?」

  蘇大為這時終於反應過來。

  李義府真是老陰逼!

  自己與他之前根本沒交集,最多是跟劉仁願和劉仁軌關係還不錯。

  這貨居然在這裡給自己挖坑。

  先把眼前的坑跳過去,回頭再想著怎麼報復這老陰逼一下。

  蘇大為眉頭微微一皺,大腦飛速思考著。

  這事,他真的不清楚來龍去脈,但此時李治已開口了,不能不說。

  「陛下,關於戰馬之事,臣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不過此次征百濟,相比當年征西突厥時,臣感覺戰馬少了許多。

  征西突厥時,一人可配三馬,甚至有時能配四馬。

  但在百濟,好些時候連兩馬都配不齊。

  臣聽說太宗時朝廷設有馬場,規模頗大。

  而且鼓勵百姓養馬,朝廷若是有需要時,可再從民間購馬。

  方才聽陛下和幾位大臣說要禁民間養馬,臣不知緣由,但覺得馬多一些是好事。」

  說到這裡,他便不再說下去。

  他雖然在軍中履歷豐富,但對戰馬蓄養之事,先前還真沒了解過。

  說多錯多。

  還是先看看風向再說。

  李治聽完,先是微微點頭,接著又搖搖頭。

  手裡的玉如意,輕輕抬起,遙指了一下李思文:「李侍郎,你來說罷。」

  李思文於是正了正衣冠,邁步出來,先向李治行禮,再向幾位宰相見禮,然後才揚聲道:「戰馬雖好,但此物不比牛羊能反芻,需要不斷進食草料,否則就會贏瘦。

  上好的戰馬,飼養難度更大。

  民間養的馬,很難達到上好戰馬標準。

  此外,馬的糞便性酸,邊吃邊拉,對草場傷害頗大。

  常常一片草地被馬吃過後,遺下馬糞,除了草,就再也長不出莊稼。

  在草原上,那些胡人養馬,也是把好的草場留給牛羊,把次一等的草地留給馬。

  如今我大唐人口近一千七百餘萬,還不算各家的奴隸。

  人口多了,需要糧食也多了。

  放任百姓養馬,會毀壞田地,影響耕作,弊大於利。」

  聽李思文這麼一說,蘇大為額頭微微滲汗,忙向李治抱拳道:「臣不知光是養馬,其中有這麼多門道,一時失言,徒惹人笑了。」

  「不知者不罪。」

  李治擺擺手,接著道:「不過你也是知兵的人,對於這軍用之物,大到戰馬,小到鎧甲箭矢,都應該有相當的了解,否則何以為將。」

  「是,陛下教訓的事,回去我一定好好補課,多了解這些。」

  蘇大為忙應聲道。

  他把自己的姿態放得低,李治倒也不會因此而責怪。

  在場的數位大臣,上官儀和郝處俊看了一眼蘇大為,目光又回到李治身上。

  目不斜視。

  許敬宗始終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樣。

  而李義府,則是低頭扶須,眸中光芒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麼。

  給蘇大為的感覺,這傢伙像是一條危險的毒蛇。

  而現在,他正在亮出毒牙,向自己發出挑釁。

  蘇大為也早非過去那般衝動,胸中自有城府。

  他站在李思文下手,面色如常,似乎根本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但中心卻飛快的思索起來。

  光是養馬一事,自己便給李治留下不知「軍中備細」的印象。

  短時間內,最好不要提府兵待遇的問題。

  否則搞不好會被奸人利用。

  多看,少說,才是王道。

  至少也要把李義府給整下去再說。

  蘇大為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也是做過一地都督,率軍十萬,夷平倭國的將星。

  如果被李義府暗中使絆子,還能當沒事一樣,那就不是他的性子。

  但是要報復,也要講時機策略。

  要麼不做,要做一次就把毒蛇打死。

  免遭反噬。

  而以李義府睚眥必報的性格,既然已經向自己出手,後續想必還會有源源不斷的陰謀陷害。

  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心中思索著,終於聽到李治與幾位大臣議事完畢。

  話題再一次落到蘇大為的身上。

  「之前蘇大為回長安遇刺的事,現在查得如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