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逢戰,卻是下馬憑重甲步陣,如牆而進。

  突厥輕騎遇到這種戰術,一時也是頭禿。

  大度設乘勝追擊,射死唐軍人馬眾多。

  普通的唐軍將領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只能是選擇撤退,覓機再戰。

  但李勣就是李勣。

  危急關頭,他喝令唐軍騎兵下馬,持長槊直衝。

  不就是下馬步戰嗎?

  這玩意大唐也會。

  狹路相逢勇者勝。

  論武德之充沛,大唐乃當世最強,沒有之一。

  一戰大破薛延陀,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五萬餘人,及馬一萬五千匹。

  大度設僅以身免,單騎北逃。

  這一戰,北邊安定十餘年,再無大戰。

  而李勣也是通過這一戰,真正躋身名將之列。

  這些信息,皆從蘇大為的腦海一閃而過。

  他現在手掌都察寺,能掌握到的信息,能看到的卷宗,非比尋常。

  對李勣的發家史,熟悉如掌上觀紋。

  實際上,自那年尉遲恭府上與李勣密談後,蘇大為便暗中了解過李勣。

  看完所有能找到的資料,他對李勣的評價是兩個字:人精。

  李勣早年的戰場表現,可是一流名將之姿。

  無論是張須陀還是王世充,都不是二把刀,都是當世之名將。

  李勣在對這兩人的關鍵戰役能贏下來,之後在對竇建德,以及之後一稱列的大小戰,獨自領軍就輸,跟著李世民、李靖就能贏?

  這未免太巧合了一點。

  蘇大為,卻從不相信巧合。

  李勣此人,該贏的仗從沒輸過。

  能輸的仗,從沒贏過。

  一些不是要害關鍵的戰役,他看似是輸了,但卻牢牢抱定大唐當時最強的李世民。

  輸了小仗,贏了大勢。

  這究竟算輸還是贏?

  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

  武媚娘對李勣的評價是狡猾如狐。

  此人外面忠直,得李淵一聲「純臣」的稱呼。

  有著忠義之名。

  但是以武媚娘的看人水品,會看錯嗎?

  並不會吧。

  純臣多半只是立的人設。

  狡猾如狐,才是此人底色。

  在亂世中,此人有梟雄之姿。

  識實務,懂進退,眼光毒辣,步步為營。

  李靖用兵雖神,但正因為功勞威望太大,在平定東突厥後,便稱病不朝。

  此後遠離權力中心,最終老死於病榻。

  而以李勣的威望,同為大唐名將,軍神之稱。

  最後居然能得李世民將李治託付。

  而一直笑傲到李治朝。

  並得善終。

  這是政治權謀上的勝利。

  論兵法,李勣不敢說有李靖那樣用兵如神。

  但也絕對是當世名將,一流水準。

  他最厲害的其實是眼光,是心思機敏。

  還有對危機,對政治的嗅覺。

  像李勣這樣的人,居然不惜這把老骨頭,親自跑來遼東,看來這次對付高句麗,應該是穩了。

  蘇大為心思一轉,轉頭向蘇慶節說了幾句。

  蘇慶節點點頭出去。

  一回頭,卻見李勣摸著鬍鬚,頗有幾分得意的看著自己:「蘇大為,這人吶,有時只能順勢而為,天意莫測,昔年我想與你聯手來平定高句麗,當時你拒絕了。

  那時可曾想到,有朝一日,還是會與老夫聯手來對付高句麗?」

  蘇大為一時啞然,但他隨即反應過來:「陛下有意讓我與英國公一齊對高句麗用兵?」

  李勣面上閃過一絲古怪,點點頭,又搖搖頭。

  「高句麗難啊,為了這遼東,耗費了自隋到大唐無數精力,數代君主,都沒能征服,陛下想在他這一任上,將此事永久解決。

  之前蘇定方征高句麗,集齊五路大軍,傾國之力,都沒能實現,令陛下大失所望。

  這一次,是陛下接到你的秘報後,重燃希望。

  我主動向陛下請攖。

  才有了此行。」

  李勣在堂中緩緩踱了幾步,轉向蘇大為:「此前蘇定方征高句麗時,百濟內的局勢還未穩定,所能提供的助力有限,但現在不同,我看你的熊津都督府幹得有聲有色,百濟已經服帖,新羅人也乖巧。

  只要集中精力,助老夫平定高句麗,將來功勞薄上少不了你一份。」

  蘇大為一時默然。

  心中則是飛快的思索著。

  要說李治很放心李勣嗎?

  那必然是不放心。

  李勣此人政治權謀手腕太高明,李治此前的方法一直是高高供起,不敢給他掌軍的機會。

  但此次不同。

  滅高句麗的不世之功就在眼前,李治無法放下這份誘惑。

  平定高句麗,達成太宗朝未竟之事業。

  將贏得巨大的政治資本。

  之前蘇定方攻高句麗無功,已經耗盡了銳氣。

  如今在大唐,只有李勣可以主持這樣的滅國級戰役,所以不得不用李勣。

  只是這一戰之後,李勣也絕對沒機會再下戰場了。

  正如昔年的衛國公李靖。

  老狐狸李勣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他還是來了。

  為的,恐怕是身後之名吧?

  這老狐狸有狡猾的一面,可也有可愛執拗的一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