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待不住了?」

  高大龍雙眼閃爍著光芒,臉上帶著一抹試探。

  「沒辦法了,能在倭島這裡待了半年之久,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陛下那邊,估計有點情緒了。」蘇大為微微一笑,語氣平淡。

  事實上,李治何止是小情緒,簡直是有些壓不住的震怒了。

  你特麼的好好的熊津總都督,百濟的事不管,橫跳到倭島去解放農奴?

  這特麼是不是手也太長了點。

  你究竟想做什麼?

  大唐不是不喜歡擴張,天可汗不是不喜歡滅人國,奪其地。

  但問題是,這事得經由兵部,經由大唐皇帝定奪。

  皇帝拍板,才能動。

  皇帝沒拍板你這動了,這叫什麼?

  這叫作死。

  當然,李治一時還不會動蘇大為,畢竟當時任命蘇大為為熊津都督時,他曾說過許以便宜行事。

  但這事,皇帝可以說,臣子如果當真,那是要掉腦袋的。

  讓你便宜,你就真給朕來個便宜?

  你當朕的便宜這麼好占的?

  自古軍權必須置於皇權之手,不經天子許可,直接跳棋跨海,地圖開疆。

  好傢夥,當時李治收到這消息時,正在患痛風,躺在床上痛得直哼哼。

  聽武媚娘念出蘇大為跨海征倭,當時李治腿也不疼了,眼也不瞎了,一骨碌就爬起來。

  嚇得一旁的太醫都大呼陛下龍體大好了。

  看完奏摺後,李治差點沒把自己的鬍子給揪斷幾根。

  那份奏摺,自然不是蘇大為自己上的。

  也不是劉仁軌上的。

  百濟基本被蘇大為的熊津都督府,調理的服服帖帖。

  劉仁軌就算不滿蘇大為丟下百濟去征倭,但蘇大為與他有恩,還不至於背後捅刀子。

  那份摺子,是新羅金法敏偷偷摸摸遞上的。

  一方面是為了金春秋去世,自己身為世子,請天可汗允許自己成為新羅王。

  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含沙射影,將蘇大為去征倭的事,透給了李治。

  這才有了李治的震怒,和後續的一系列反應。

  蘇大為收到秘旨,他完全可以從秘旨上簡單的字句里,嗅到一種極大的隱忍和克制,以及血腥的味道。

  李治的風格,並不會像太宗,一份旨里是貶是捧,明明白白。

  李治善於隱忍。

  而出了這麼大的事,他越忍,則代表後果越嚴重。

  蘇大為看到這封秘旨,就知道,自己在倭島不可能再待下去了。

  甚至連在百濟,都未必能待多久。

  不過他也沒有太慌亂。

  因為他的奏摺也已經遞上去了。

  等李治看到奏摺的內容,想必會有些改觀。

  「除了陛下那邊,百濟那裡,劉仁軌快要撐不住了。」

  說到這裡,蘇大為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高大龍眼中閃過一抹訝色。

  他可是看過都察寺內的卷宗的。

  其中關於百濟,劉仁軌的部份。

  卷宗中對其評價頗高,稱其有名將之姿。

  「百濟那邊新羅受到你的敲打,應該不敢亂來,新羅王的位置都還沒定,金法敏哪來的膽子在背後搞事?」

  「不是金法敏。」

  蘇大為搖頭道:「或者說不全是金法敏,這事有些複雜。」

  豈止是複雜。

  簡直是有點點背。

  首先是,蘇大為扶持的金仁泰死了。

  是的,之前金法敏設計要殺自己這位嫡親兄弟,被蘇大為埋伏在金仁泰身邊的高手給救走了。

  那高手,正是高大龍身邊的小桑。

  身為詭異「鬼手」。

  帶走金仁泰毫無壓力。

  重點不是這個,而是金仁泰被救出以後,居然開始飄了。

  也不知他哪來的膽子,在百濟四處獵色。

  突然一天,約了一對姊妹花。

  然後,這貨就死在了床上。

  現在不清楚,究竟是這對姊妹有問題,是被人買通搞的暗殺,還是金仁泰自己馬上風。

  百濟那邊送過來的信語焉不詳,暫時還弄不清楚。

  只提了一句,應該不是金法敏所為。

  如果不是金法敏,那麼金仁泰的死,究竟是自己命不好,還是別的勢力做的手腳?

  不同的答案,其背後的信息,也會大不相同。

  暫時只能猜測,還不知金法敏是否知道這個消息。

  但可以肯定一點。

  金仁泰死了,新羅那邊沒人能再和金法敏爭奪新羅王的位置。

  這件事,變得十分棘手。

  蘇大為看到關於金仁泰死的消息時,都不知該怎麼吐槽好。

  記得後世半島也有個姓金的胖子,也是兄弟爭位,後來死在姊妹花之下,莫非這種事也能輪迴?

  搖搖頭,暫時把這件事放心。

  蘇大為向高大龍道:「是高句麗那邊,蘇總管他們撤軍後,今過春夏的休整,高句麗應該是緩過勁來了,現在正在對百濟用兵。」

  說到此事,蘇大為的臉上浮起一抹憂慮:「倒是沒想到,泉蓋蘇文這麼能忍,拖到現在還沒死,還有餘力向百濟出手。

  若是高句麗出手,百濟的局勢就危險了。」

  高句麗可不像是百濟和新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