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事還沒做事,又有一樁大事發生。

  得知這個消息,金庾信呆愣了好久,才想起要趕緊入王宮,尋金法敏商量。

  「什麼,你說那個蘇大為,征服了倭國?」

  金法敏一失神,將手邊的一塊玉盞摔得粉碎。

  他現在的位置,只差明著宣布繼承大王之位。

  隨著金仁泰出奔,金法敏繼承王位已無懸念,差得只是一個儀式,以及大唐皇帝的認證。

  但是蘇大為掃平倭國的消息,卻給十拿九穩的事,帶來最大的變數。

  金庾信和金法敏與蘇大為打交道比較多,深知此人難纏。

  而且蘇大為不像一般的唐軍將領那樣好糊弄,一直對新羅懷有警惕。

  甚至有意限制和敵視。

  這一點,金法敏自是心知肚明。

  愣了半晌,金法敏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仿佛從木偶的狀態回過神來。

  「消息確實嗎?」

  「千真萬確。」

  金庾信臉上籠著一層晦暗之氣。

  這不是他烏雲罩頂運勢不好,而是自從蘇大為踏足半島以後,金庾信貴為新羅國仙,做事卻從未順過。

  一直嘔心瀝血,結果卻是不斷被人算計。

  一次次受挫,令他原本十分硬朗的身體,也變得大不如前。

  這是心理陰影面積太大,帶來的身體衰敗。

  輕咳了一聲後,金庾信繼續道:「細作已經反覆核查過,消息確實。蘇大為帶著人從天草登陸,先是迅速占據了天草,從此處登陸大大出乎倭王的預料。

  等他們反應過來,蘇大為已經徵召數萬倭人僕從軍隨同作戰。

  軍勢大漲。」

  「等等,我沒聽錯嗎?」

  金法敏白白胖胖的臉上,湧起病態的潮紅:「他就憑兩千人,無錢無糧,如何徵召那麼多僕從?那些倭人就甘心為他用命?」

  「他打破了地方的武士藩主,抄沒家產,用田產賞賜那些無地的農戶,轉眼前,就得兵萬餘人。」

  金庾信聲音艱澀,嗓子裡像是摻了沙子:「而且他這一計,那些農戶為了守護到手的田產,也得死心塌地跟隨唐軍走下去。」

  「好……好一個絕戶計。」

  金法敏神情一呆,做夢想不到,唐軍還有這樣的騷操作。

  「好一個蘇大為。」

  他喃喃的說著,突然激靈靈一個冷戰。

  「國仙,若是蘇大為在百濟也推行此策……」

  如果蘇大為在百濟用此策,將上層建築全部推倒,將底層百姓變做既得利益者。

  那么半島將會天翻地覆,唐軍從此將在百濟生根,再難根除。

  如果再可怕一點,新羅這邊也被染上這種變革之火……

  一想到這,金法敏心中湧出巨大的恐懼感。

  唐軍一個月內攻下百濟,他沒怕。

  蘇大為與他當面,身上透出殺氣,隱帶威脅,他沒怕。

  可是現在,他是真真切切的怕了。

  身為未來的新羅王,處在這個國家第一貴族的位置,站在貴族的階層上,他更能清晰的看到,蘇大為此計的毒辣。

  堪稱釜底抽薪。

  一旦在半島推行,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這種變革。

  所以金庾信一說,金法敏就知道,唐軍贏定了。

  倭國的王室,所掌握的底層百姓會迅速流失。

  唐軍會越戰越強。

  蘇大為征服倭國,只是個時間問題。

  一旦挾征倭大勝的蘇大為率兵回到半島,會不會把那個變革之火也帶來?

  金法敏的額頭冷汗涔涔。

  「大王放心。」

  金庾信半是寬慰他,半是推斷道:「蘇大為這種手段,只能用在倭國,絕不可能在半島施行。」

  「為何?」

  金法敏剛一開口,就反應過來。

  是了,半島這裡不比別的,大唐皇帝李治的眼睛可是盯著呢。

  他若在半島也如此做,李治第一個不會饒了他。

  這種做法,在李治眼裡,與謀反何異?

  經過變革之後,倭國上下只認他蘇大為一人了吧?

  倭國還算是天高皇帝遠。

  可這百濟、新羅並不是啊。

  李治一心想要將這裡劃歸大唐治下,甚至建立如大唐內的建制,設立都督府。

  怎麼可能允許蘇大為那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革命?

  在倭國革了,在百濟還想革?

  是不是還想回大唐革一革?

  蘇大為一日為唐臣,都不可能在半島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就算他真的膽大妄為,金法敏一紙奏摺遞上長安,參蘇大為一本。

  李治也自會起疑,將蘇大為撤回去。

  想明白這些,金法敏稍稍鬆了口氣。

  略微定了定神,才提出自己最大的疑問:「就算蘇大為用此策邀買人心,倭國之大,是我們的數倍,蘇大為何德何能,能稱平定了倭國?會不會是誇大之辭?」

  「並沒有誇大。」

  金庾信的臉上,露出一抹苦澀和怪異。

  「蘇大為在天草站穩腳跟,以黑齒常之等人為將,迅速吞下肥前和肥後,又花了兩月時間消化這些地方,抽調精壯建立僕從軍。

  最後率領數萬軍,向筑前國進發。

  在擊敗筑前和筑後國的倭軍主力後,在筑紫野與倭王高市率領的數萬大軍,展開決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