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速奔跑的戰馬撞入陣中,會引起連鎖反應。

  就像是一枚尖銳的釘子,狠狠鑿穿敵陣。

  這是藤原慶次最喜歡的戰鬥方式。

  他手裡的長槍隨著戰馬奔跑加速,在空氣中划動著某種玄妙的弧線,隱隱有一種神秘的血光在槍尖凝聚。

  先天開靈的異人,沒有太多花活,就是運轉元氣直接開片。

  開靈的加持,足以使他們擁有遠超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還有一絲調動天地元力的異能。

  這在戰場猛將中,已經是極為厲害的殺器。

  隆隆~

  戰馬速度越來越快。

  一千餘倭人騎兵,脫離大隊,如離弦之箭,電射向唐軍。

  大地在戰馬的四蹄下,不斷向後飛掠。

  整個地面仿佛變成了弧面。

  狂風呼嘯,吹動赤兔身上血色馬鬃飛舞,如同燎原的烈火。

  唐軍的戰鼓聲陡然變得急促起來,似乎被倭軍這次突然的衝鋒給嚇亂了陣腳。

  藤原慶次內心平靜無波,甚至還有一點小得意。

  看吧,就算是唐人,在我的騎兵衝鋒下,也會慌亂。

  騎兵的威力,不是步卒能抵擋的。

  戰馬的速度提起來後,一切擋在前面的敵人,都會被碾碎。

  數里的距離,一閃而沒。

  距離唐軍前鋒還有一里許。

  這麼點距離,呼吸可至。

  就在這個時候,唐軍鼓聲突然一變,前鋒大旗一展,從中分成兩邊。

  另一支裝束奇怪的唐軍,從後面湧上來,代替了之前步卒槍兵的位置。

  藤原慶次在奔忙中,匆匆看了一眼。

  原來是箭手。

  唐軍把後陣的箭手移到了前陣。

  但是對於這些箭手,藤原慶次並沒有多大畏懼。

  騎兵速度快,而且他和手下人人披甲。

  只要不是太倒霉被射死戰馬,衝到面前,這些唐人的箭手就是待宰的羔羊。

  這種距離下,居然還把箭手推出來,豈非是找死?

  唐軍的大將水平不行。

  藤原慶次心中湧起一絲竊喜。

  大聲呵斥驅策著戰馬,更快速的前沖。

  快點衝到唐軍箭手前,收穫人頭和戰果。

  崩!

  天空驀地一暗,那是唐軍的箭雨灑下來。

  此時此刻,作為交戰雙方的唐倭兩軍,對於這一次的接觸,心中都充滿了自信。

  倭軍這邊,藤原慶次以下各騎兵將領,對從天空灑落的箭雨紛紛嗤之以鼻。

  不就是玩箭嗎?

  我們見過。

  作戰時和弓那破玩意,最多射透咱們的衣甲,絕難深入。

  同樣,唐軍這邊,擔當前鋒的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對於倭軍的衝鋒也不當回事。

  不就是騎兵衝鋒嗎?

  我們見過。

  在百濟之戰中,唐軍重甲鐵騎的衝擊,給百濟諸將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起唐軍的玄甲精騎,這些倭人騎著這些小矮馬,一身漆甲,簡直是過家家來的,開什麼玩笑。

  噗噗噗!

  箭箭入肉的聲音,此起彼伏。

  疾馳中的倭人騎兵,像是被鐵刷刷過,齊刷刷倒下一層。

  前沖的隊列立時變得稀疏起來。

  藤原慶次手臂上中了一箭。

  這一箭直接穿透他的彩漆鎧甲,將皮和木製的甲浮動胄穿透,整個胳膊被一箭釘穿。

  劇痛險些令他握不緊疆繩,從馬上墜下來。

  藤原慶次心中劇震,猛夾馬腹。

  好在戰馬未曾受傷。

  否則他必死無疑。

  直到中箭後,他才心中震驚的反應過來。

  唐軍用的是鐵箭!

  是鐵箭。

  重六兩三錢的箭頭,從空中直墜的巨大勢能,可以輕鬆撕開皮木的鎧甲。

  這種箭,哪怕是鐵甲也不能完全擋住。

  何況是倭人的竹木鎧甲。

  在鐵箭面前,跟紙糊得也沒太大區別。

  倭島的治鐵並不算發達,後來煉出的所謂「玉鋼」也只是低溫高炭鋼。

  在公元六七世紀,製備一身鐵甲是極其奢侈的,也完全沒有必要。

  因為治鐵不發達,倭人的弓箭,一般也用竹箭或者獸骨做箭頭,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

  對付這樣的箭,竹木鎧甲綽綽有餘。

  藤原慶次完全沒想過一枚小小的鐵箭頭,會帶來怎樣的傷害。

  一時不察,頓時受到重挫。

  但是他沒時間猶豫。

  因為作為前鋒,他已經衝到了唐軍近前,眼看著那些眼中閃過驚慌的唐軍弓箭手,藤原慶次厲喝著,右手揮舞著長槍掃去。

  不論多大的傷亡,只要能重挫唐軍前鋒,此次的任務就完成了。

  鐺!

  一聲巨響。

  藤原慶次覺得手裡一輕。

  定睛一看,一張臉頓時變得煞白。

  唐軍兩翼的騎兵已經涌了上來,護著那些箭手向兩旁撤下。

  這些唐騎雖然沒有速度,但他們都是重甲騎,身上的鐵甲堅實無比。

  藤原慶次手裡用的只是竹槍。

  這支槍,還是經大匠人之手,用浸過桐油的老竹製成槍身,再用上好的玉鋼鍛成槍頭。

  尋常作戰,簡直是大殺器。

  無往而不利。

  但是剛才他一槍掃出,擊打在一名唐騎的胸甲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