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頁
激動得當晚就請求易菲帶著他倆過來跟趙德柱會面。
其實趙德柱自己也在發愣。
易菲走後,他打電話給陳曉龍聊了聊這件事。
首席技術官全力贊成:「智能電視代表了家用電器,智能手錶是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是出行工具,你看看,如果我們的系統包圍了這幾部分之後,別人還能撼動嗎?這就是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嘛!」
趙德柱問:「那我們現在應該從哪方面入手展開技術儲備呢?」
陳曉龍簡單清晰:「找姜滔滔啊,他的無人機就是一種智能駕駛的標準形態,實際上我非常推崇他的人機理論,平衡性,以人為主,但是用智能化的設備解決精細平衡性,這是一種帶著我們東方哲學的人機智能,我相信跟我們的交互系統配合起來,一定有所突破的!」
趙德柱也激動起來了:「老岳說我們如果把智能汽車搞出來,就能在新的工業革命裡面徹底走到最前列……」
陳曉龍點了支煙靜靜聽完:「波士,這就是我們的夢想吧,你告訴我,不要在抄襲歐美軟體的路上走一輩子,現在我們終於找到個發力點,是徹底的跟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沒錯,汽車的確是民用市場工業製造集大成者,我們如果能把這台包含無數傳感器和晶片的智能汽車自力更生完成,那才是真正的獨立自強,這就是系統,我們徹底建立起來的系統。」
趙德柱唔了一聲。
這種感覺有點奇妙。
自己起步的第一單生意,其實就是汽車租賃,由此才揭開了自己攀上GPS,無人機這一系列的科技之路。
不然的話,哪怕有重生,自己依然還是在西南高職那個和時代潮流無法接軌的地方。
很難說會不會一路突飛猛進走到這裡來。
然後現在無論是擁有無人機製造企業,還是晶片廠,甚至汽車高職學院,都給自己把一個個環節無意中已經安排上了。
再算上04年跟姜滔滔去花旗旁觀的那一幕無人駕駛大賽。
難道真的是命中注定,要走上這條路麼?
正在給姜滔滔打電話,易菲就發消息來說了朴太元的急切反應。
那就來吧。
果然在姜滔滔那邊的反應就是:「我馬上來平京找你面談?我可以把全部技術研發力量都投入這裡面來!現在四旋翼無人機的研發我覺得已經走到盡頭了,只是精雕細琢的完善,智能汽車絕對擁有比無人機更加廣闊的未來!」
趙德柱連忙叫他平靜點,實際上目前無人機的國際銷售還遠未達到上一世那種高度:「你已經把無人機在全球技術市場走到了前面,是智能汽車來追趕你,首要工作還是把無人機搶占全球市場,然後分出一部分硬體研發力量,跟陳曉龍的研究院軟體配合,再儘可能招募最好的華裔汽車科學家,我們新組建一個智能汽車科研院。」
姜滔滔連聲說好,又不忘自己的冤家:「老張雖然成天瞎搞,但GPS定位還是很關鍵的哦,可以讓他從一開始也參與進來。」
趙德柱現在跟通信學院已經聯動起來了:「叫他好好的鑽研下怎麼跟北斗導航聯繫起來,不要一門心思鑽在簡單的GPS裡面!」
姜滔滔清楚:「今年才開始第二期工程,距離完全民用化還差好遠的距離吧……」
趙德柱笑罵:「你不用,我不用,最後怎麼民用化?就得是我們這樣的大戶先用起來,才能帶動其他民用產品跟進,我可不願最後耗盡心血做出來的東西,用著外國人的導航系統,丟不起那人。」
姜滔滔沉吟著說好。
所以掛了電話,趙德柱的確有點發愣。
龍芷羽都感覺到了,伸手按住丈夫的肩頭:「很激動?當初TM上線,TiTa上市都沒看見你這麼激動。」
是啊,在趙德柱的內心,這是個巨大的分水嶺。
之前的所有東西,趙德柱都知道是什麼樣,也明白會成功,唯有這道門檻。
就在三四年前看到甄躍進的時候,趙德柱還滿是鄙夷,你特麼拿智能汽車忽悠了全國上下跑路,在他心目中智能汽車就是個傳銷幌子。
因為在他跳樓前的最後幾年,看到關於新勢力造車的那一塊兒,全都是大忽悠。
動不動都是幾十幾百億投入,泡都不冒一個的那種。
所以趙德柱下意識的就認定這是騙局。
現在他有點懂了。
這不光是老岳說的一個系統,也不只是陳曉龍說的一個架構,更不僅僅是姜滔滔關注的人機互動未來。
這是一個國家層面的戰略制高點。
簡單點說,你鬧騰什麼碳排放,我都是新能源車了,秒殺你們費盡心機搞的什麼碳排放交易稅,顛覆你們的圍堵。
嗯,就是看中國像個年輕的小伙子抱著黃金走在鬧市了,各國列強又開始想挖空心思的來圍獵。
老子突然從胯下拿出一桿火箭炮,轟轟轟,炸死你個狗日的。
趙德柱就是這麼理解的:「……我覺得應該花不了多少錢,而且前期明顯是花美帝國主義的錢,但是專利和版權偷偷全都握在自己手裡。」
前乘務主任的理解是:「嗯,我飛過好多種型號的航班,全都是外國人的飛機,我明白這種被圍追堵截,什麼適航證,什麼技術認證,總之就是逼著我們只能用他們的東西,別說飛機,連配套的設備、車輛、維護全都要用他們的,動不動就用專利和規範來說事,我懂這種憋屈的感受。」
其實趙德柱自己也在發愣。
易菲走後,他打電話給陳曉龍聊了聊這件事。
首席技術官全力贊成:「智能電視代表了家用電器,智能手錶是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是出行工具,你看看,如果我們的系統包圍了這幾部分之後,別人還能撼動嗎?這就是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嘛!」
趙德柱問:「那我們現在應該從哪方面入手展開技術儲備呢?」
陳曉龍簡單清晰:「找姜滔滔啊,他的無人機就是一種智能駕駛的標準形態,實際上我非常推崇他的人機理論,平衡性,以人為主,但是用智能化的設備解決精細平衡性,這是一種帶著我們東方哲學的人機智能,我相信跟我們的交互系統配合起來,一定有所突破的!」
趙德柱也激動起來了:「老岳說我們如果把智能汽車搞出來,就能在新的工業革命裡面徹底走到最前列……」
陳曉龍點了支煙靜靜聽完:「波士,這就是我們的夢想吧,你告訴我,不要在抄襲歐美軟體的路上走一輩子,現在我們終於找到個發力點,是徹底的跟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沒錯,汽車的確是民用市場工業製造集大成者,我們如果能把這台包含無數傳感器和晶片的智能汽車自力更生完成,那才是真正的獨立自強,這就是系統,我們徹底建立起來的系統。」
趙德柱唔了一聲。
這種感覺有點奇妙。
自己起步的第一單生意,其實就是汽車租賃,由此才揭開了自己攀上GPS,無人機這一系列的科技之路。
不然的話,哪怕有重生,自己依然還是在西南高職那個和時代潮流無法接軌的地方。
很難說會不會一路突飛猛進走到這裡來。
然後現在無論是擁有無人機製造企業,還是晶片廠,甚至汽車高職學院,都給自己把一個個環節無意中已經安排上了。
再算上04年跟姜滔滔去花旗旁觀的那一幕無人駕駛大賽。
難道真的是命中注定,要走上這條路麼?
正在給姜滔滔打電話,易菲就發消息來說了朴太元的急切反應。
那就來吧。
果然在姜滔滔那邊的反應就是:「我馬上來平京找你面談?我可以把全部技術研發力量都投入這裡面來!現在四旋翼無人機的研發我覺得已經走到盡頭了,只是精雕細琢的完善,智能汽車絕對擁有比無人機更加廣闊的未來!」
趙德柱連忙叫他平靜點,實際上目前無人機的國際銷售還遠未達到上一世那種高度:「你已經把無人機在全球技術市場走到了前面,是智能汽車來追趕你,首要工作還是把無人機搶占全球市場,然後分出一部分硬體研發力量,跟陳曉龍的研究院軟體配合,再儘可能招募最好的華裔汽車科學家,我們新組建一個智能汽車科研院。」
姜滔滔連聲說好,又不忘自己的冤家:「老張雖然成天瞎搞,但GPS定位還是很關鍵的哦,可以讓他從一開始也參與進來。」
趙德柱現在跟通信學院已經聯動起來了:「叫他好好的鑽研下怎麼跟北斗導航聯繫起來,不要一門心思鑽在簡單的GPS裡面!」
姜滔滔清楚:「今年才開始第二期工程,距離完全民用化還差好遠的距離吧……」
趙德柱笑罵:「你不用,我不用,最後怎麼民用化?就得是我們這樣的大戶先用起來,才能帶動其他民用產品跟進,我可不願最後耗盡心血做出來的東西,用著外國人的導航系統,丟不起那人。」
姜滔滔沉吟著說好。
所以掛了電話,趙德柱的確有點發愣。
龍芷羽都感覺到了,伸手按住丈夫的肩頭:「很激動?當初TM上線,TiTa上市都沒看見你這麼激動。」
是啊,在趙德柱的內心,這是個巨大的分水嶺。
之前的所有東西,趙德柱都知道是什麼樣,也明白會成功,唯有這道門檻。
就在三四年前看到甄躍進的時候,趙德柱還滿是鄙夷,你特麼拿智能汽車忽悠了全國上下跑路,在他心目中智能汽車就是個傳銷幌子。
因為在他跳樓前的最後幾年,看到關於新勢力造車的那一塊兒,全都是大忽悠。
動不動都是幾十幾百億投入,泡都不冒一個的那種。
所以趙德柱下意識的就認定這是騙局。
現在他有點懂了。
這不光是老岳說的一個系統,也不只是陳曉龍說的一個架構,更不僅僅是姜滔滔關注的人機互動未來。
這是一個國家層面的戰略制高點。
簡單點說,你鬧騰什麼碳排放,我都是新能源車了,秒殺你們費盡心機搞的什麼碳排放交易稅,顛覆你們的圍堵。
嗯,就是看中國像個年輕的小伙子抱著黃金走在鬧市了,各國列強又開始想挖空心思的來圍獵。
老子突然從胯下拿出一桿火箭炮,轟轟轟,炸死你個狗日的。
趙德柱就是這麼理解的:「……我覺得應該花不了多少錢,而且前期明顯是花美帝國主義的錢,但是專利和版權偷偷全都握在自己手裡。」
前乘務主任的理解是:「嗯,我飛過好多種型號的航班,全都是外國人的飛機,我明白這種被圍追堵截,什麼適航證,什麼技術認證,總之就是逼著我們只能用他們的東西,別說飛機,連配套的設備、車輛、維護全都要用他們的,動不動就用專利和規範來說事,我懂這種憋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