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司空現已將二公子,擺在了長公子這個高度上, 不免會有可趁之機的人,逮住了這個機會,支持二公子奪嫡,嘉希望荀令君不會被那些人利用進來, 還請告誡一番。”
郭嘉的告誡, 讓荀攸發現了一些事情,曹昂繼承,是不可爭論的事實,卻還非要多加了一個曹丕,曹小瞞的目的呢?
僅此只是消滅漢室嗎?
未雨綢繆,曹小瞞在防範誰?
東西越擺在明面上, 才發現更加看不明白曹小瞞的意思, 很多在現在看來,都是些沒有必要的東西, 曹小瞞卻都要將其搞定,就不僅僅只是未雨綢繆了。
奪嫡, 他們這些臣子插手立儲之事,就是在不將曹小瞞放在眼裡。
荀攸依舊記得他和郭嘉幾人之前的談話,也答應過他們會好好和荀彧去談談,但現在……
此時在荀彧府邸的書房中,荀彧沒有回應之前,荀攸所說關於曹昂和曹丕的事情,而是提了一句看似沒關緊要的人物,“我已經見過左慈了,而且還曾收到過一份盟書。”
“盟書,什麼盟書?”荀攸隱隱有了格外不好的預感。
“陛下,邀各位漢室之人共盟,除掉司空。”
荀攸臉色瞬間就難看了,按荀彧剛才的說法,這麼大的事情,荀彧既然如此風輕雲淡,“叔叔,可曾簽字?”
“簽了!”
“什麼!”
荀攸從一開始的震驚,到最後反而有些平靜下來,荀彧下好了決定,就算再去勸,也是無濟於事,“陛下雖然勢弱,但叔叔是已經決定,非要用這種方式不可嗎?”
“公達不會明白,左慈和我說了什麼。”按荀彧的家學,荀子的思想是根本不會相信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但又怎麼解釋他自己,怎麼解釋曹小瞞。
“怎麼又是左慈。”在徐州時,之前郭嘉和戲志才去找左慈,曹小瞞就急急忙忙趕了過去,甚至一再看其不太順眼,甚至都曾警告過兩人,不要和他走的太近,只是沒想到荀彧也會受其影響。
“公達請回吧!之前所提的問題,恕我不能給出答覆。”
連荀攸都沒想到,荀彧會趕他走,甚至是他再說下去,荀彧或許就不能堅持不下自己的決定了。
荀攸在起身時,特意回頭看了眼荀彧,真心希望荀彧明明心裡有事,能說出來。
“叔叔。”
然而終究是荀攸白等了,“公達回去吧!”
看這荀彧固執的樣子,到真是和曹小瞞一模一樣,將所有東西都自己承受,好意都留給別人,“哎!”
從之前很多的一些事情來看,一步一步猜測,他只要和左慈見上一面,一切就會有一個真相。
但他所知的真相沒想到卻是,一個時代有自己的歷史,他們只是其中,很微不足道的塵埃,而他為什麼會再來一世,就是因為曹小瞞要還人情,但怎麼來說都不應該是她來還,從他一開始懷疑兩人的差異時,就已經明白,那是曹小瞞自認為還的是人情,但在他心裡,便就是好意,不帶任何目的,不曾存在郭嘉的影子。
既然已經有了兩個異數,歷史就會被改變,他更明白改變就會有代價,一個人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都要承受一些本不該承受的東西,付出別人沒有經歷過的一切,只是這些代價都壓在曹小瞞一個人身上。
郭嘉想陪她君臨天下,卻不曾知道他所想的這些,後果都給予在曹小瞞一人身上。
而曹小瞞所要改變歷史,是在完成夙願,而這份夙願所要殺的人,絕大部分是荀彧所不願看到的,所以荀彧則有了一個決定,歷史的代價他來付,既不願日後冷眼相對,他便陪著漢室一起死,沒有人再會去擋她的路。
曹小瞞能換命救人,而救的那些都是能輔佐她得到天下,但現在代價是救不回自己的父親,以後將是救不回自己。 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應該都明白,下一個會是郭嘉,左慈告訴他這些,是
希望能以此告誡他,救人得用自己的命換,但一個人的命,哪有那麼多。
荀彧不清楚曹小瞞還剩下多少的時間,他阻止不了曹小瞞救郭嘉,但至少她不用承擔改變歷史而留下的後果,不用拿命來救他。
在衣帶詔上簽字,他不過是想找到在最後離開時,明白左慈的目的,曹小瞞防範的到底是誰,他不幫任何人,只是在曹小瞞覆滅這個漢室前,盡的最後一點‘忠’,他是異數,若荀彧都能肯定漢室,一定程度上,是在前期漢室正統依舊時,肯定天道,減輕曹小瞞所帶來的改變,雖然結局不變,減輕過程中的代價。
只是荀彧的忠,雖然只是一個名字,但無異於在任何人眼中的默認。
兩人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為對方好,但多少苦衷現在都是傷害罷了。
曹昂在司空府中,並沒有呆太久就回了軍營,只是在見到被送來的曹丕時,那一刻都沒有想過太多,想過這些後面的目地,會是什麼。
兄弟中,曹昂只和曹丕格外親近,在曹丕被冷落,不被人接受時,都曾是曹昂在鼓勵曹丕。
最近,軍營中卻有不少閒言碎語,曹昂完成曹洪布置任務後,就去找了曹丕。
“那個是二公子吧!”
郭嘉的告誡, 讓荀攸發現了一些事情,曹昂繼承,是不可爭論的事實,卻還非要多加了一個曹丕,曹小瞞的目的呢?
僅此只是消滅漢室嗎?
未雨綢繆,曹小瞞在防範誰?
東西越擺在明面上, 才發現更加看不明白曹小瞞的意思, 很多在現在看來,都是些沒有必要的東西, 曹小瞞卻都要將其搞定,就不僅僅只是未雨綢繆了。
奪嫡, 他們這些臣子插手立儲之事,就是在不將曹小瞞放在眼裡。
荀攸依舊記得他和郭嘉幾人之前的談話,也答應過他們會好好和荀彧去談談,但現在……
此時在荀彧府邸的書房中,荀彧沒有回應之前,荀攸所說關於曹昂和曹丕的事情,而是提了一句看似沒關緊要的人物,“我已經見過左慈了,而且還曾收到過一份盟書。”
“盟書,什麼盟書?”荀攸隱隱有了格外不好的預感。
“陛下,邀各位漢室之人共盟,除掉司空。”
荀攸臉色瞬間就難看了,按荀彧剛才的說法,這麼大的事情,荀彧既然如此風輕雲淡,“叔叔,可曾簽字?”
“簽了!”
“什麼!”
荀攸從一開始的震驚,到最後反而有些平靜下來,荀彧下好了決定,就算再去勸,也是無濟於事,“陛下雖然勢弱,但叔叔是已經決定,非要用這種方式不可嗎?”
“公達不會明白,左慈和我說了什麼。”按荀彧的家學,荀子的思想是根本不會相信這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但又怎麼解釋他自己,怎麼解釋曹小瞞。
“怎麼又是左慈。”在徐州時,之前郭嘉和戲志才去找左慈,曹小瞞就急急忙忙趕了過去,甚至一再看其不太順眼,甚至都曾警告過兩人,不要和他走的太近,只是沒想到荀彧也會受其影響。
“公達請回吧!之前所提的問題,恕我不能給出答覆。”
連荀攸都沒想到,荀彧會趕他走,甚至是他再說下去,荀彧或許就不能堅持不下自己的決定了。
荀攸在起身時,特意回頭看了眼荀彧,真心希望荀彧明明心裡有事,能說出來。
“叔叔。”
然而終究是荀攸白等了,“公達回去吧!”
看這荀彧固執的樣子,到真是和曹小瞞一模一樣,將所有東西都自己承受,好意都留給別人,“哎!”
從之前很多的一些事情來看,一步一步猜測,他只要和左慈見上一面,一切就會有一個真相。
但他所知的真相沒想到卻是,一個時代有自己的歷史,他們只是其中,很微不足道的塵埃,而他為什麼會再來一世,就是因為曹小瞞要還人情,但怎麼來說都不應該是她來還,從他一開始懷疑兩人的差異時,就已經明白,那是曹小瞞自認為還的是人情,但在他心裡,便就是好意,不帶任何目的,不曾存在郭嘉的影子。
既然已經有了兩個異數,歷史就會被改變,他更明白改變就會有代價,一個人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都要承受一些本不該承受的東西,付出別人沒有經歷過的一切,只是這些代價都壓在曹小瞞一個人身上。
郭嘉想陪她君臨天下,卻不曾知道他所想的這些,後果都給予在曹小瞞一人身上。
而曹小瞞所要改變歷史,是在完成夙願,而這份夙願所要殺的人,絕大部分是荀彧所不願看到的,所以荀彧則有了一個決定,歷史的代價他來付,既不願日後冷眼相對,他便陪著漢室一起死,沒有人再會去擋她的路。
曹小瞞能換命救人,而救的那些都是能輔佐她得到天下,但現在代價是救不回自己的父親,以後將是救不回自己。 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應該都明白,下一個會是郭嘉,左慈告訴他這些,是
希望能以此告誡他,救人得用自己的命換,但一個人的命,哪有那麼多。
荀彧不清楚曹小瞞還剩下多少的時間,他阻止不了曹小瞞救郭嘉,但至少她不用承擔改變歷史而留下的後果,不用拿命來救他。
在衣帶詔上簽字,他不過是想找到在最後離開時,明白左慈的目的,曹小瞞防範的到底是誰,他不幫任何人,只是在曹小瞞覆滅這個漢室前,盡的最後一點‘忠’,他是異數,若荀彧都能肯定漢室,一定程度上,是在前期漢室正統依舊時,肯定天道,減輕曹小瞞所帶來的改變,雖然結局不變,減輕過程中的代價。
只是荀彧的忠,雖然只是一個名字,但無異於在任何人眼中的默認。
兩人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為對方好,但多少苦衷現在都是傷害罷了。
曹昂在司空府中,並沒有呆太久就回了軍營,只是在見到被送來的曹丕時,那一刻都沒有想過太多,想過這些後面的目地,會是什麼。
兄弟中,曹昂只和曹丕格外親近,在曹丕被冷落,不被人接受時,都曾是曹昂在鼓勵曹丕。
最近,軍營中卻有不少閒言碎語,曹昂完成曹洪布置任務後,就去找了曹丕。
“那個是二公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