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褚靖趕來時,太醫院院首才觀完脈象,兩人去到殿外,院首嘆了口氣,道:「聖上今年已六十有三,身子骨大不如前,加之連日火氣上頭,氣急攻心才吐血暈倒,日後好生調理,還需得少操心些國事,不若……」
「殿下恕微臣說句大不敬的,不若只怕沒幾年活頭了。」
褚靖神色凝重的回身看去,明黃的帳內,薰香裊裊,兩鬢斑白的父親卻是老了。
也是人老了,許多事看不清。
宇文將軍能如此耗費心神的斡旋,只說明那顆心還是向著大晉向著他們褚家的。
可若是再過段時日便不得而知了,人心易變。
如今他截然一身,唯一在意的人也近在身側,江都城無牽無掛的,退路千萬條,憑藉那身武藝和頭腦,在哪處活不下去?
那一瞬,褚靖說不清到底是為了幫良宵一把,還是出於江山社稷的憂慮考究,宇文軍一日無首,這心底就一日不得安定。
當夜裡,褚靖召開舊部,親筆書信一封,加蓋印璽,由之快馬加鞭送往邊關。
待心腹部下離去後,褚靖身側的長隨才進來,低頭交代:「殿下,良側妃已由老嬤嬤遣送到城郊廟觀,良大夫人和玉妃娘娘那邊,您看……」
褚靖疲倦的捏了捏眉心,有些不耐煩的擺手,「本宮記著良大爺已回城,去透個口風,此等瑣屑雜事就此擱下,叫良國公府去善後。」
-
而良國公府這邊早已鬧翻了天,太子殿下行事說一不二,誰都說不動。
胡氏早在得知寶貝女兒被禁足那時就去求了姐姐玉妃,誰知水花都不起,這下子竟直接將人趕去城郊廟觀思過。
她的寶貝女兒有什麼過錯?
胡氏鬧天鬧地,被丈夫一個巴掌打得怔住。
良裘回到江都城,除了四處走動,攀緣關係,便是大力管制胡氏,四年未見的夫妻毫無情分可言,見了面反要冷嘲熱諷幾句。
「美兒就不是你親生的?你反倒去護著那個早該死的野種?當初你給她找婚事費盡心機,如今美兒落難你竟坐視不管?我豁出去了,倘若聖上知曉你將仇人之女養於膝下,不光她,連你都通通沒活路!」
良裘冷眼掃過跌倒地上的婦人,「只怕你不去。」
去了只會讓良美死得更快。
這些年大女兒被教壞了,心思歹毒到謀害皇嗣,還怎麼救?殿下不殺已是格外開恩。
手心手背都是肉,良裘又如何不心痛?
比起還在邊關受苦受累的小女兒,偏心也是人之常情。
自小就屬遙遙最懂事,雖不得母親疼愛,不得母親教導,卻樣樣上進,出落得亭亭玉立,與她母親當年無二,要真說不好的,只有那身脾氣。
偏那脾氣也是被胡氏蓄意養出來的。
良裘無疑是歉疚的。
***
不出一日功夫,於重那裡已被老黑撬開了嘴。
和宇文寂所料如出一轍,說到底,這聖旨是幌子,老皇帝這番想來個過河拆橋,待邊關戰事平定,除掉宇文家族這個隱患。
倒是美夢一樁。
宇文寂冷嗤一聲,仰人鼻息瞧人臉色到底不暢快,他不是個好脾氣的,被磨個三兩回就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戾氣來,積壓著,更徒生出前所未有的野心,且愈演愈烈。
但他到底是穩得住,深知戰事帶來的會是什麼。
成王敗寇。
身無牽掛自當勇往直前,可他最不能出意外,哪怕一丁點兒都不能。
因他有個會說會鬧,能哭能笑的良宵。
光是想到那張笑起來有兩個淺淺酒窩的小臉,宇文寂那身戾氣便無聲無息的消退了去。
他的女人需得是光明正大的,光鮮亮麗的。
但這個女人今早忘記親他了。
定是偷摸著想了一晚上,才故意找個由頭忘的。
總是別彆扭扭的,跟他親近就好似偷.情一般,還怎麼光明正大?
於是回去時,宇文寂特去街上尋了一圈,最後停在一小攤位前。
小攤主忙指著面前花式多樣的同心結,熱情道:「軍爺瞧上哪對了?快來挑挑,好看著吶!」
宇文寂微蹙眉,「這東西戴在何處?」
「那就多了,您瞧這個,」小攤主拿起一對紅絲線編制的手串,「這是戴在手腕的,寓意夫妻同心,永不分離,還有這個……」
「就要這個。」
「哎好!」小攤主將那手串拿出來,一面低頭翻翻找找,取來一盒子的小金鈴,「敢問軍爺與貴夫人貴姓?」
聽這話,宇文寂不由皺眉皺得更深,小攤主一瞧不妙,忙解釋:「這是外地方傳來的風俗,說是夫婦姓氏結合吊墜在手串下才有靈,聽您口音是江都城那邊,該是不知曉。」
「給我。」
「這……給您!」
宇文寂便從裡面翻找一輪,找出了良,卻是怎麼也找不到宇文二字,頓時面色陰沉沉的,不甘心的又翻找一遍,還是沒有。
那股子暴躁便沉不住了。
只哐當一聲撂下盒子,不由分說的拿過那同心結,攥在掌心裡,又動作極快的從兜里掏了銀兩丟下。
小攤主納了個大悶,也不敢說什麼,這位軍爺身上的凜然霸道著實少見,不是尋常人身上該有的東西。
也不知那同心結要戴到哪個女子手上,會不會被嚇到?
「殿下恕微臣說句大不敬的,不若只怕沒幾年活頭了。」
褚靖神色凝重的回身看去,明黃的帳內,薰香裊裊,兩鬢斑白的父親卻是老了。
也是人老了,許多事看不清。
宇文將軍能如此耗費心神的斡旋,只說明那顆心還是向著大晉向著他們褚家的。
可若是再過段時日便不得而知了,人心易變。
如今他截然一身,唯一在意的人也近在身側,江都城無牽無掛的,退路千萬條,憑藉那身武藝和頭腦,在哪處活不下去?
那一瞬,褚靖說不清到底是為了幫良宵一把,還是出於江山社稷的憂慮考究,宇文軍一日無首,這心底就一日不得安定。
當夜裡,褚靖召開舊部,親筆書信一封,加蓋印璽,由之快馬加鞭送往邊關。
待心腹部下離去後,褚靖身側的長隨才進來,低頭交代:「殿下,良側妃已由老嬤嬤遣送到城郊廟觀,良大夫人和玉妃娘娘那邊,您看……」
褚靖疲倦的捏了捏眉心,有些不耐煩的擺手,「本宮記著良大爺已回城,去透個口風,此等瑣屑雜事就此擱下,叫良國公府去善後。」
-
而良國公府這邊早已鬧翻了天,太子殿下行事說一不二,誰都說不動。
胡氏早在得知寶貝女兒被禁足那時就去求了姐姐玉妃,誰知水花都不起,這下子竟直接將人趕去城郊廟觀思過。
她的寶貝女兒有什麼過錯?
胡氏鬧天鬧地,被丈夫一個巴掌打得怔住。
良裘回到江都城,除了四處走動,攀緣關係,便是大力管制胡氏,四年未見的夫妻毫無情分可言,見了面反要冷嘲熱諷幾句。
「美兒就不是你親生的?你反倒去護著那個早該死的野種?當初你給她找婚事費盡心機,如今美兒落難你竟坐視不管?我豁出去了,倘若聖上知曉你將仇人之女養於膝下,不光她,連你都通通沒活路!」
良裘冷眼掃過跌倒地上的婦人,「只怕你不去。」
去了只會讓良美死得更快。
這些年大女兒被教壞了,心思歹毒到謀害皇嗣,還怎麼救?殿下不殺已是格外開恩。
手心手背都是肉,良裘又如何不心痛?
比起還在邊關受苦受累的小女兒,偏心也是人之常情。
自小就屬遙遙最懂事,雖不得母親疼愛,不得母親教導,卻樣樣上進,出落得亭亭玉立,與她母親當年無二,要真說不好的,只有那身脾氣。
偏那脾氣也是被胡氏蓄意養出來的。
良裘無疑是歉疚的。
***
不出一日功夫,於重那裡已被老黑撬開了嘴。
和宇文寂所料如出一轍,說到底,這聖旨是幌子,老皇帝這番想來個過河拆橋,待邊關戰事平定,除掉宇文家族這個隱患。
倒是美夢一樁。
宇文寂冷嗤一聲,仰人鼻息瞧人臉色到底不暢快,他不是個好脾氣的,被磨個三兩回就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戾氣來,積壓著,更徒生出前所未有的野心,且愈演愈烈。
但他到底是穩得住,深知戰事帶來的會是什麼。
成王敗寇。
身無牽掛自當勇往直前,可他最不能出意外,哪怕一丁點兒都不能。
因他有個會說會鬧,能哭能笑的良宵。
光是想到那張笑起來有兩個淺淺酒窩的小臉,宇文寂那身戾氣便無聲無息的消退了去。
他的女人需得是光明正大的,光鮮亮麗的。
但這個女人今早忘記親他了。
定是偷摸著想了一晚上,才故意找個由頭忘的。
總是別彆扭扭的,跟他親近就好似偷.情一般,還怎麼光明正大?
於是回去時,宇文寂特去街上尋了一圈,最後停在一小攤位前。
小攤主忙指著面前花式多樣的同心結,熱情道:「軍爺瞧上哪對了?快來挑挑,好看著吶!」
宇文寂微蹙眉,「這東西戴在何處?」
「那就多了,您瞧這個,」小攤主拿起一對紅絲線編制的手串,「這是戴在手腕的,寓意夫妻同心,永不分離,還有這個……」
「就要這個。」
「哎好!」小攤主將那手串拿出來,一面低頭翻翻找找,取來一盒子的小金鈴,「敢問軍爺與貴夫人貴姓?」
聽這話,宇文寂不由皺眉皺得更深,小攤主一瞧不妙,忙解釋:「這是外地方傳來的風俗,說是夫婦姓氏結合吊墜在手串下才有靈,聽您口音是江都城那邊,該是不知曉。」
「給我。」
「這……給您!」
宇文寂便從裡面翻找一輪,找出了良,卻是怎麼也找不到宇文二字,頓時面色陰沉沉的,不甘心的又翻找一遍,還是沒有。
那股子暴躁便沉不住了。
只哐當一聲撂下盒子,不由分說的拿過那同心結,攥在掌心裡,又動作極快的從兜里掏了銀兩丟下。
小攤主納了個大悶,也不敢說什麼,這位軍爺身上的凜然霸道著實少見,不是尋常人身上該有的東西。
也不知那同心結要戴到哪個女子手上,會不會被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