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他看見腈安帝走到面前,紆尊降貴地蹲下,對他說:「你叫望北是吧?你母后的後事寡人已經命禮部在處理了,你就跟寡人回去吧。」
上官景辭沒有推辭。他在堂前整整跪了七天,等到楚皇后的頭七過了,才去找了腈安帝。
他離開之後這座宮殿便被封了起來,他每日都在刻苦鑽研《帝王術》,極少回來。唯有每年楚皇后的忌日之時,他才會回來待上幾個時辰,然後再離開。
上官景辭當上太子之後,便雷厲風行地將當年鳩占鵲巢的貴人處理掉了。也正是因為她的吩咐,太醫院才不肯去診治他與楚皇后。
這件事情他沒有跟腈安帝提,腈安帝也就當不知道。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嬌艷美麗的貴人早已色衰愛弛。
若是為了一個已經死了的黃臉婆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交惡實在是不划算。
何況這還是他最出色、也最像他的兒子。
腈安帝每每看見上官景辭沉著冷靜的樣子,就會想起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以及為了他的大業而輾轉奔波的楚皇后。
雖然上官景辭沒有說,他也知道,他這個兒子,終究是怨他的。怨他冷落他母后,怨他沒有去看她,更怨他沒有盡到半分父親應盡的責任。
所以在他母后逝世之後,每次向不認識他的人介紹自己,上官景辭都說他叫望北。不是上官望北,而是楚望北。
……
……
這些都是舒嫿跟著上官景辭去了腈國之後,聽他身邊親衛所說的。當時除了上官景辭,誰都以為她會是他喜歡的女子,包括她自己。所以才會不遠萬里跑去昱國,將她這個商戶之女帶回來。
因此她剛到腈國之時,所有人都對她毫無保留。可直到她離開腈國,上官景辭也沒給她一個名分,側妃倒是納了兩個。
似乎就是將她帶回去當個擺設。
上官景辭回腈國之後就開始著手政事,後院的事他一概不管。側妃都是朝中權臣之釹,見她沒名沒分,又是他國來的,便變著法兒地欺負到她頭上。
舒嫿在腈國確實沒有家世可言。倒不是說舒記沒有鋪子在腈國,只是有也沒用。她似乎有的,只是錢。
不過她從牙還沒長出來就跟著舒展混,將他的痞性學了個十成十。她們怎麼欺負她,她就怎麼還給她們。
反正無論她們鬧得怎麼不可開交,上官景辭也不會管。而且這事兒那兩個側妃本來就是不占理的,也不會主動去告訴上官景辭,所以她根本不畏懼。
只是每每不經意聽到側妃房中傳來上官景辭那清澈爽朗的笑時,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她不怕離家遠,也不怕受委屈。她只怕他對她無意,卻還是要帶她回來,當所有人都以為她是他的人的時候,再殘忍地告訴她,他從來都沒有喜歡過她。
不得不說,上官景辭很會洞察人心。舒嫿對他的了解僅限於他願意讓她知道的,可他對她的了解,卻是比她以為的還要多。
尤其是如何傷她,他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日隔壁的歡聲笑語依舊與從前一樣多,舒嫿卻已經聽習慣了。可聲音由遠及近,竟然來到了她的院子裡。
看著已經許久未見的上官景辭就這麼站在眼前,舒嫿有些愣怔。她不知所措地站起身來,想要叫婢女沏茶。
可沒等她開口,就見兩個側妃也來了。
她們輕蔑又嫌棄地笑著,對她說:「舒姑娘,你知道的,殿下一向是任人唯賢,絕不養半個閒人。你在這太子府也住了這麼久了,也沒出個什麼力,所以殿下決定讓你搬出去。」
「你看看……」她們對視了一眼,笑得更開心了,「準備什麼時候走啊?用不用殿下派馬車送你一程啊?」
舒嫿未出口的話就這麼卡在了喉嚨里。她莫名覺得嗓子有些堵,眨了眨酸澀的眼,看向上官景辭:「這是……你的決定嗎?」
在側妃們毫不掩飾的譏笑聲中,她聽見他極其殘忍地開口,對她說:「是。」
舒嫿驀地有些腿軟,還好她扶著身前的桌子,才不至於丟失這最後一點尊嚴。可無論如何,她在他眼裡早已狼狽至極。
她第二日便離開腈國,坐在馬車裡兩日沒有合眼,回了京。
……
舒嫿拉回思緒,將桌上放著的休書拿到眼前,又仔仔細細端詳一番,終於沒忍住扯了扯嘴角。
信上說,是他對不起她,這七州令可以號令他割讓給昱國的七座城池,哪怕她是個乞丐,這七州令也能將她養活了。
算是他給她的補償吧。
興許在他心裡,她與那街邊的乞丐也相差無幾,都是搖尾乞憐,渴望他慷慨地施捨一番。
舒嫿輕笑一聲,上官景辭這個人啊,就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就好像她失身於他,他就非要帶她回腈國一樣。
別誤會,這與負責不是一個道理。
當初她因為他被人詬病,特地在鼎泰酒樓設宴,想要將舒記的生意重新招攬回來。
上官景辭是主要人物,必須得邀請他。而大皇子又是當時的接待使,所以也受邀一起來了。
兩人畢竟不是一國之臣,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其實暗潮湧動。
大皇子受昱明帝指使,在上官景辭的酒里下了藥,然而那杯酒是舒嫿遞給他的,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將這件事算到了舒嫿的頭上。
上官景辭沒有推辭。他在堂前整整跪了七天,等到楚皇后的頭七過了,才去找了腈安帝。
他離開之後這座宮殿便被封了起來,他每日都在刻苦鑽研《帝王術》,極少回來。唯有每年楚皇后的忌日之時,他才會回來待上幾個時辰,然後再離開。
上官景辭當上太子之後,便雷厲風行地將當年鳩占鵲巢的貴人處理掉了。也正是因為她的吩咐,太醫院才不肯去診治他與楚皇后。
這件事情他沒有跟腈安帝提,腈安帝也就當不知道。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嬌艷美麗的貴人早已色衰愛弛。
若是為了一個已經死了的黃臉婆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交惡實在是不划算。
何況這還是他最出色、也最像他的兒子。
腈安帝每每看見上官景辭沉著冷靜的樣子,就會想起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以及為了他的大業而輾轉奔波的楚皇后。
雖然上官景辭沒有說,他也知道,他這個兒子,終究是怨他的。怨他冷落他母后,怨他沒有去看她,更怨他沒有盡到半分父親應盡的責任。
所以在他母后逝世之後,每次向不認識他的人介紹自己,上官景辭都說他叫望北。不是上官望北,而是楚望北。
……
……
這些都是舒嫿跟著上官景辭去了腈國之後,聽他身邊親衛所說的。當時除了上官景辭,誰都以為她會是他喜歡的女子,包括她自己。所以才會不遠萬里跑去昱國,將她這個商戶之女帶回來。
因此她剛到腈國之時,所有人都對她毫無保留。可直到她離開腈國,上官景辭也沒給她一個名分,側妃倒是納了兩個。
似乎就是將她帶回去當個擺設。
上官景辭回腈國之後就開始著手政事,後院的事他一概不管。側妃都是朝中權臣之釹,見她沒名沒分,又是他國來的,便變著法兒地欺負到她頭上。
舒嫿在腈國確實沒有家世可言。倒不是說舒記沒有鋪子在腈國,只是有也沒用。她似乎有的,只是錢。
不過她從牙還沒長出來就跟著舒展混,將他的痞性學了個十成十。她們怎麼欺負她,她就怎麼還給她們。
反正無論她們鬧得怎麼不可開交,上官景辭也不會管。而且這事兒那兩個側妃本來就是不占理的,也不會主動去告訴上官景辭,所以她根本不畏懼。
只是每每不經意聽到側妃房中傳來上官景辭那清澈爽朗的笑時,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她不怕離家遠,也不怕受委屈。她只怕他對她無意,卻還是要帶她回來,當所有人都以為她是他的人的時候,再殘忍地告訴她,他從來都沒有喜歡過她。
不得不說,上官景辭很會洞察人心。舒嫿對他的了解僅限於他願意讓她知道的,可他對她的了解,卻是比她以為的還要多。
尤其是如何傷她,他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日隔壁的歡聲笑語依舊與從前一樣多,舒嫿卻已經聽習慣了。可聲音由遠及近,竟然來到了她的院子裡。
看著已經許久未見的上官景辭就這麼站在眼前,舒嫿有些愣怔。她不知所措地站起身來,想要叫婢女沏茶。
可沒等她開口,就見兩個側妃也來了。
她們輕蔑又嫌棄地笑著,對她說:「舒姑娘,你知道的,殿下一向是任人唯賢,絕不養半個閒人。你在這太子府也住了這麼久了,也沒出個什麼力,所以殿下決定讓你搬出去。」
「你看看……」她們對視了一眼,笑得更開心了,「準備什麼時候走啊?用不用殿下派馬車送你一程啊?」
舒嫿未出口的話就這麼卡在了喉嚨里。她莫名覺得嗓子有些堵,眨了眨酸澀的眼,看向上官景辭:「這是……你的決定嗎?」
在側妃們毫不掩飾的譏笑聲中,她聽見他極其殘忍地開口,對她說:「是。」
舒嫿驀地有些腿軟,還好她扶著身前的桌子,才不至於丟失這最後一點尊嚴。可無論如何,她在他眼裡早已狼狽至極。
她第二日便離開腈國,坐在馬車裡兩日沒有合眼,回了京。
……
舒嫿拉回思緒,將桌上放著的休書拿到眼前,又仔仔細細端詳一番,終於沒忍住扯了扯嘴角。
信上說,是他對不起她,這七州令可以號令他割讓給昱國的七座城池,哪怕她是個乞丐,這七州令也能將她養活了。
算是他給她的補償吧。
興許在他心裡,她與那街邊的乞丐也相差無幾,都是搖尾乞憐,渴望他慷慨地施捨一番。
舒嫿輕笑一聲,上官景辭這個人啊,就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就好像她失身於他,他就非要帶她回腈國一樣。
別誤會,這與負責不是一個道理。
當初她因為他被人詬病,特地在鼎泰酒樓設宴,想要將舒記的生意重新招攬回來。
上官景辭是主要人物,必須得邀請他。而大皇子又是當時的接待使,所以也受邀一起來了。
兩人畢竟不是一國之臣,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其實暗潮湧動。
大皇子受昱明帝指使,在上官景辭的酒里下了藥,然而那杯酒是舒嫿遞給他的,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將這件事算到了舒嫿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