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楊妧見秦老夫人興致頗高,揚聲讓人把針線房的吳管事喚來,又催人去請張夫人,三人挑著喜歡的花色,各自裁了五六身新衣裳。
吃過晚飯沒多久,楚昕披著滿身酒氣回來,先洗了臉換過衣裳,頭髮顧不得擦乾,半濕著散在肩頭,問道:「桐兒歇下了,可尋我不曾?」
楊妧很自然地拿起帕子幫他絞頭髮道:「起先知道你不在家還不樂意,跟阿恪在花園瘋跑了半下午,便將你拋到腦後了,晚飯時候又提起一嘴,可捱不住困,回覽勝閣路上就睡了。」
「小沒良心的,」楚昕低低笑罵一聲,將頭歪了歪,以便楊妧夠得著,又道:「周家對六妹妹很上心,給喜房準備的菜都是六妹妹愛吃的。」
楊妧忍俊不禁,「你怎麼知道,還特地跑到內院打聽了?」
「周延江打發小廝往內宅傳話,含光在旁邊聽到的。那小子平常號稱千杯不醉,兩罈子酒不在話下,今天只喝了七八盅就攆我們走。」
楊妧問道:「是不是你們灌他酒了?」
「沒有,」楚昕笑答,「不看周延江的面子,我也要顧及六妹妹,顧常寶不能拆自家外甥的台,只有秦二和呂文成使壞,硬要周延江喝了幾盅。」
說完,扯掉楊妧手裡帕子搭在椅背上,別有深意地說:「差不多幹了,咱們也早點安置。」
月色正好,柔柔地照在窗紗上,顯出一片瑩白。
楊妧依在楚昕胸前,墨發散亂在枕上,氣息尚未平靜,一呼一吸間帶著滿足的慵懶。
涼風習習,裹挾著松柏的清香從未關嚴實的窗欞間鑽進來,多少散去了那股旖旎的味道。
楊妧下意識地往楚昕身邊靠了靠,楚昕低笑,抻開薄毯將楊妧包裹嚴實,緊緊地摟進懷裡。他身上有股清爽的皂角味兒混雜著一絲絲酒氣,淺淺淡淡的,讓人心裡分外踏實。
楊妧深吸口氣,倦意全無。
今天是周延江迎娶楊嬋的日子。
楊妧作為女方家的親戚,昨天回四條胡同給楊嬋添了妝,三日後再回娘家吃酒,今兒便沒去周家。
楚昕卻架不住周延江再三相親,決定兩邊都站,兩家的喜酒都不落下。
周延江得知那隻淺紫色繡玉簪花的荷包是楊嬋的之後,按捺不住旺盛的好奇心,趁著月黑風高偷偷翻進楊家圍牆,探頭往廂房瞅。
彼時正值六月,楊嬋穿件銀條紗襖子嫩綠色綢面褲子俯在案面上抄經,冷不防瞧見窗口一張大黑臉,驚呼出聲。
周延江狼狽逃竄,隔天就請了媒人前來提親。
關氏自然不肯答應,先不論齊大非偶,楊家不打算攀附宗室,單說周延江這身材,又高又壯,結實得跟熊似的,大手伸出來好像蒲扇,臉盤子黑黢黢的,眼珠鋥亮,看著就不是個好相與的。
倘若以後暴脾氣上來,楊嬋哪還有命在?
尤其楊嬋不能言語,便是想呼喊分辯都不成。
周延江先後請了三茬媒人,關氏拒了三回。後來周延江回宣府,關氏終於鬆了口氣。
豈料隔年夏天,周延江回京之後又請人提親。
這次不但請了忠勤伯夫人,還請了錢老夫人出馬。
當年楊妧成親就是錢老夫人做的媒,而且錢老夫人已經年近八十,頭髮全都白了。關氏抹不開面子,私下問楊嬋的意見,楊嬋用力咬著下唇只是搖頭。
周延江求了兩年親未果,便去逢迎楊懷宣,又顛顛往國公府跑,央求楊妧和楚昕幫他說好話。
楊懷宣禁不住他死纏爛打,也見他真心求娶,出主意讓他往楊家寫信。
周延江得了支招,回宣府後立馬寫信,每天做了哪些事,見了什麼景兒,空閒時洋洋灑灑寫好幾頁,忙碌起來則寥寥數語。
楊嬋先是覺得新奇,後來感覺戍邊不易,不知不覺中開始擔心周延江的安慰。
這期間,關氏沒斷著給楊嬋張羅親事,都沒遇到十分合意的人家。而楊嬋已經十七歲,再拖延就只能養在家裡。
去年周延江回京都,再次到四條胡同提親,楊嬋便點了頭。
顧月娥大喜過望,把府里的庫房翻了個底兒朝天,置辦出一副極其豐厚的聘禮。
周家既然拿出誠意來,關氏也不含糊,聘禮一點沒留,全都陪送回去,又添了六千兩的嫁妝,把親事辦得體面極了。
再過兩個月,天氣越發炎熱,即便是在滿園松柏的覽勝閣也感覺不到一絲涼意。
楚桐臂彎和腿彎長了層細小的紅疙瘩,稍出汗就又疼又癢。
秦老夫人心疼曾孫女,對楊妧道:「不如帶桐姐兒到西郊的別院住一陣子,你也自在兩天,免得在家裡有天天理不完的家務事。」
楊妧去過那處別院,別院占地不大,正房就是個五開間的三進小院子帶兩個跨院,再有四五間下人住的青磚矮房。
可勝在位置好,正建在半山腰上,風吹著非常涼爽。
正房的屋後有窪小水塘,不過兩三尺深,清澈得能看到塘底嬉戲的小魚。
吃過晚飯沒多久,楚昕披著滿身酒氣回來,先洗了臉換過衣裳,頭髮顧不得擦乾,半濕著散在肩頭,問道:「桐兒歇下了,可尋我不曾?」
楊妧很自然地拿起帕子幫他絞頭髮道:「起先知道你不在家還不樂意,跟阿恪在花園瘋跑了半下午,便將你拋到腦後了,晚飯時候又提起一嘴,可捱不住困,回覽勝閣路上就睡了。」
「小沒良心的,」楚昕低低笑罵一聲,將頭歪了歪,以便楊妧夠得著,又道:「周家對六妹妹很上心,給喜房準備的菜都是六妹妹愛吃的。」
楊妧忍俊不禁,「你怎麼知道,還特地跑到內院打聽了?」
「周延江打發小廝往內宅傳話,含光在旁邊聽到的。那小子平常號稱千杯不醉,兩罈子酒不在話下,今天只喝了七八盅就攆我們走。」
楊妧問道:「是不是你們灌他酒了?」
「沒有,」楚昕笑答,「不看周延江的面子,我也要顧及六妹妹,顧常寶不能拆自家外甥的台,只有秦二和呂文成使壞,硬要周延江喝了幾盅。」
說完,扯掉楊妧手裡帕子搭在椅背上,別有深意地說:「差不多幹了,咱們也早點安置。」
月色正好,柔柔地照在窗紗上,顯出一片瑩白。
楊妧依在楚昕胸前,墨發散亂在枕上,氣息尚未平靜,一呼一吸間帶著滿足的慵懶。
涼風習習,裹挾著松柏的清香從未關嚴實的窗欞間鑽進來,多少散去了那股旖旎的味道。
楊妧下意識地往楚昕身邊靠了靠,楚昕低笑,抻開薄毯將楊妧包裹嚴實,緊緊地摟進懷裡。他身上有股清爽的皂角味兒混雜著一絲絲酒氣,淺淺淡淡的,讓人心裡分外踏實。
楊妧深吸口氣,倦意全無。
今天是周延江迎娶楊嬋的日子。
楊妧作為女方家的親戚,昨天回四條胡同給楊嬋添了妝,三日後再回娘家吃酒,今兒便沒去周家。
楚昕卻架不住周延江再三相親,決定兩邊都站,兩家的喜酒都不落下。
周延江得知那隻淺紫色繡玉簪花的荷包是楊嬋的之後,按捺不住旺盛的好奇心,趁著月黑風高偷偷翻進楊家圍牆,探頭往廂房瞅。
彼時正值六月,楊嬋穿件銀條紗襖子嫩綠色綢面褲子俯在案面上抄經,冷不防瞧見窗口一張大黑臉,驚呼出聲。
周延江狼狽逃竄,隔天就請了媒人前來提親。
關氏自然不肯答應,先不論齊大非偶,楊家不打算攀附宗室,單說周延江這身材,又高又壯,結實得跟熊似的,大手伸出來好像蒲扇,臉盤子黑黢黢的,眼珠鋥亮,看著就不是個好相與的。
倘若以後暴脾氣上來,楊嬋哪還有命在?
尤其楊嬋不能言語,便是想呼喊分辯都不成。
周延江先後請了三茬媒人,關氏拒了三回。後來周延江回宣府,關氏終於鬆了口氣。
豈料隔年夏天,周延江回京之後又請人提親。
這次不但請了忠勤伯夫人,還請了錢老夫人出馬。
當年楊妧成親就是錢老夫人做的媒,而且錢老夫人已經年近八十,頭髮全都白了。關氏抹不開面子,私下問楊嬋的意見,楊嬋用力咬著下唇只是搖頭。
周延江求了兩年親未果,便去逢迎楊懷宣,又顛顛往國公府跑,央求楊妧和楚昕幫他說好話。
楊懷宣禁不住他死纏爛打,也見他真心求娶,出主意讓他往楊家寫信。
周延江得了支招,回宣府後立馬寫信,每天做了哪些事,見了什麼景兒,空閒時洋洋灑灑寫好幾頁,忙碌起來則寥寥數語。
楊嬋先是覺得新奇,後來感覺戍邊不易,不知不覺中開始擔心周延江的安慰。
這期間,關氏沒斷著給楊嬋張羅親事,都沒遇到十分合意的人家。而楊嬋已經十七歲,再拖延就只能養在家裡。
去年周延江回京都,再次到四條胡同提親,楊嬋便點了頭。
顧月娥大喜過望,把府里的庫房翻了個底兒朝天,置辦出一副極其豐厚的聘禮。
周家既然拿出誠意來,關氏也不含糊,聘禮一點沒留,全都陪送回去,又添了六千兩的嫁妝,把親事辦得體面極了。
再過兩個月,天氣越發炎熱,即便是在滿園松柏的覽勝閣也感覺不到一絲涼意。
楚桐臂彎和腿彎長了層細小的紅疙瘩,稍出汗就又疼又癢。
秦老夫人心疼曾孫女,對楊妧道:「不如帶桐姐兒到西郊的別院住一陣子,你也自在兩天,免得在家裡有天天理不完的家務事。」
楊妧去過那處別院,別院占地不大,正房就是個五開間的三進小院子帶兩個跨院,再有四五間下人住的青磚矮房。
可勝在位置好,正建在半山腰上,風吹著非常涼爽。
正房的屋後有窪小水塘,不過兩三尺深,清澈得能看到塘底嬉戲的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