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雜毛小道也從旁邊走了過來,拍著我肩膀,後面還跟著一人,卻是好久沒有見面的小叔蕭應武。小叔見到我十分高興,過來幫我拎行李,說陸左,等你一會兒了,來,先把東西放好,然後我們去吃早餐。

  我瞧見小叔伸手過來拿行李,左手靈活,不由得驚訝地說:「呀,小叔,你的手……」

  聽到我的話,小叔將左手伸到我的面前來,捏了捏拳頭,發出一陣爆響,拉著我說道:「這義肢真的很不錯,經過移植和適應性訓練之後,跟真手幾乎沒有什麼區別。聽小明說這手還是你託了關係,找你在總局的那個師叔祖要的名額,小叔還真的得好好謝你呢……」

  我擺擺手,說小叔你說哪門子見外的話,我也就使順嘴一提,真正出力的還是大師兄,看的也是老蕭的面子,跟我倒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我們在門前這一番客氣,雜毛小道倒是耐不住性子,拉著我們上了樓。

  在旅館房間裡放下行李,我瞧著這簡陋的環境,疑惑地問雜毛小道,說老蕭,不是剛剛發了年底分紅麼,不至於住這麼差的地方吧?雜毛小道沒說話,小叔倒是開了口,說我們這次來呢,是非官方的,住大酒店呢條件好是好,但容易遇到熟人,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過來的,你有我沒有,到時候肯定又是一番龍爭虎鬥,還不如低調一些,也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你說是不是?

  我舉起大拇哥兒,說小叔考慮事情就是周全,這龍涎水可是連大內都眼巴巴瞅著的,倘若這回真的讓俺們得了手,眾所周知,說不定連洞庭湖都出不去。

  如此商量一番,我問起說接下來我們該幹嘛去,雜毛小道說我們什麼也幹不了,據說那個慈元閣的坐閣道人掌握了一些關於真龍的線索,估計要等他們大隊人馬趕到,我們跟在後面,或許還得趁亂,方能摸到些甜頭吃。

  雜毛小道想了一下,說今天下午在岳陽樓附近,聽說有一場講數,關於嶗山和龍虎山天師道的衝突,我們不妨去看一看。

  我點頭,說好,看看熱鬧也是應當的。

  放好了東西,我們下樓吃早餐,雜毛小道吃不得辣,被那紅油油的湯粉辣得直流淚水,完了之後我們前往湖區,租了一條船,準備在這片湖域熟悉水情。

  在沒有來到洞庭湖之前,我聽說那八百里洞庭,只以為誇張,然而這臨湖一觀,方才覺得當真是不虛,遙目遠望,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竟然有那大海一般的壯闊波瀾,聽開船的那漁家說早些年的湖面更加寬廣,鄂北湘南,兩省以此湖隔界,著實寬廣。

  逛了一陣天,接著雜毛小道掏出三張人皮面具來,說是大師兄給的,給我們三人換了面目之後,前往岳陽樓。

  第四章 奇人薈萃

  當今廟堂之上,修行者的勢力相互牽扯掣肘,實力最大的自然是建國初年8341部隊留下來的老臣,以及其後輩子孫,這部分人是大內侍衛出身,有著最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和理念,維持有關部門最基本的格調和規則,這裡面的代表人物有許映愚,以及其他我不知曉的人物。

  而其餘的,則是後來陸續出仕的各路門派、宗族的代言人,例如大師兄之於茅山、趙承風至於天師道,以及其他文中未有提及之人,這裡面的派別林立,千奇百怪,我知道的也不多,唯恐懂行的人出來斧正,平添許多笑話,便不贅敘。

  不過據我所知,天師道自古以來都是敬奉正統的,雖然在建國前有分支隨著國民黨遷移台灣,或者如同北宗羅恩平去了海外,但一向作為中流砥柱的龍虎山,卻總是能夠緊跟著中央的腳步,保持一致,故而在廟堂中的勢力也頗大,與茅山是旗鼓相當,部分伯仲,但是至於嶗山,雖然在位於白雲觀的全國道教理事協會中也有那麼一席之地,但是除了魯東等地,影響力倒也不算大。

  終上所述,這兩者爭執起來,明面上看,嶗山倒是略處於下風。

  關於兩者的爭執,我聽雜毛小道剛才跟我講聞,其實也只是小事,不過就是些口舌之爭,然後雙方最後還是忍耐不住動了手,結果都傷了人,於是就把事情給鬧大了。

  不過其實說句實話,這龍虎山與嶗山雖然同為道門,但卻早有宿怨,遠些時候也不提,單說當年單單為那十大高手的名次高低,門下弟子便鬧過幾次。這修得道、養得真的高明之輩,自然不會為些許名利去撕破臉皮,但是許多剛剛入得門道,心浮氣躁的子弟卻不再少數,如此拌嘴磨皮,事兒說多了便有了火氣,故而爭論不休,紛爭也從來沒有斷絕。

  此為本次講數的情況,我、雜毛小道和三叔也都換了面目,裝作三個路人甲乙丙,靠著湖畔下了船,然後故作悠閒地朝著岳陽樓景區走去。

  說到岳陽樓,許多朋友可能猶記得讀書時,曾經背誦過范仲淹老先生那篇膾炙人口的《登岳陽樓記》,或許全文已忘,至少還記得那位北宋名臣振聾發聵的吶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非聖賢,這種精神擱現代社會是很少見的,至少我是做不到。

  不過倘若哪位朋友有幸回顧全文,卻也能夠從裡面找到關於此間美景的描述。我們三人便來到了兩派約定講數的酒樓,此處仿那岳陽樓般建於湖畔,木樓雕琢,古色古香,看上去倒也十分富麗堂皇,氣度儼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