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瞧見這老頭,一直咬著牙操縱那些蛟龍陣靈的包子嘴一撇,清亮的眼淚滾滾地流了出來,朝著那個老頭兒無限委屈地大喊道:「師父,他們欺負我,嗚嗚……」

  聽到包子的叫聲,我的心頭一震,朝著那老頭兒看去,有些難以置信——這個邋裡邋遢、看著蔫不啦嘰的老頭兒,竟然是茅山宗里有數的幾名頂尖高手之一,傳功長老、塵清真人鄧震東?

  我在打量這老頭,老頭兒也在看我,眼睛裡似乎還冒著精光,刺人眼痛,僅僅是一瞥,仿佛就看到了我的靈魂中去。

  塵清真人拄著拐杖從黑暗中走出來,並沒有與自己的寶貝女徒弟敘話,而是平靜地看著面前的這六個做出防禦姿勢的惡鬼修羅,以及隱藏在人群中的岷山老母,輕輕嘆了一聲:「同真啊同真,你到底是一個不諳世事的人,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果子吃?幼稚啊!你前半輩子是個武痴,在你們這輩師兄弟里和我最像,倘若能守這一輩子的山,說不定得窺大道,可惜最終還是不甘寂寞啊,被人指使做了這等事情,反而被無情拋棄,最後還被弄成這修羅傀儡,惜哉惜哉!」

  他說得痛心疾首,然而被傀儡化的茅同真卻面無表情,根本就不知道面前這個邋遢道人說的便是他,而躲在人群後面的岷山老母則厲聲說道:「萬震東你這個老不死的,你不是中了蠱毒麼,不好生修養,跑出來這裡幹嘛呢?」

  塵清真人下頷輕輕抬起,目光越過眾人,盯在了岷山老母的身上,語氣十分低沉:「修養?呵呵,這茅山都要被你們給拆了,我這把老骨頭還留著作甚?」

  岷山老母臉色一變,又好生規勸道:「萬震東,不管這茅山宗如何變化,終究少不得你這傳功長老的地位,你既然已經中了小佛爺那蠱毒,明哲保身便是,何必要與陶晉鴻陪葬呢?不值當,不值當的!」

  「勿寧死,不可退!」

  塵清真人語氣輕輕,然而卻無比堅定地說著,凝神盯著岷山老母,臉色開始沉重起來:「楊小懶,你弟弟就是這茅山話事人,你這行為,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問題是最讓人疑惑的,不但是我,就連塵清真人也覺得奇怪,岷山老母卻懶得再費唇舌,獰笑道:「你這個老頑固,果然是這樣,我好言相勸,最終換得你一番明志之言。你若問我為何要殺陶晉鴻,為何要與厄德勒勾結,這需得問問你們自己,知修在茅山話事這麼多年,可曾真正的輕鬆快活過?八年前,倘若不是你們這些糾纏不清的老不死在,我又何必變成此刻的這般模樣呢?」

  塵清真人搖頭嘆氣,說唉,即使當年我們插手阻止了你的做法,不過你最終還是煉成了現在這般的鬼妖之體,成就如此厲害的法身,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又還有什麼好怨恨的呢?

  什麼,鬼妖之體?

  我瞧著躲在茅同真等人後面的岷山老母,沒想到她居然也不是人,而且與朵朵居然一樣,是一個隱藏極深的鬼妖之體——如此說來,難道岷山老母已經死了咯?

  我這邊滿腦子迷惑,而聽到塵清真人這般說著,岷山老母的臉上頓時就是一陣扭曲,頭髮倏然掙脫了頭巾束縛,朝上飛揚起來。她指著前面的這個老人厲聲罵道:「你他媽的還好意思說這事?八年前,就是因為你們的否決,使得知修對我的事情無能為力,而為了鑄就這鬼妖之體,我丈夫最後死於非命;一年前,我在這世上唯一的牽掛,我那可憐的兒子被人殺了,而兇手卻逍遙法外,竟然跟你站在了一邊,你叫我如何不恨……」

  直到此刻,我終於能夠明白岷山老母為何會如此偏激了——這人一旦成了鬼,必然會受到那陰風洗滌,倘若不得法,必然扭曲心志,而此時的她又是夫死子亡,這惡向膽邊生的事情,並不是做不出來的。

  這話也說了好一會兒,時間一久,塵清真人就咳嗽,而他這一咳,原本有些畏懼的岷山老母也反應過來了,嘿嘿地笑了,說差點忘記了,你的身上可是被下了蠱毒,實力大不如從前,我何必懼你呢?

  我也奇怪,瞧著塵清真人——一定級別的修道之人自然都有防蠱驅毒的手段,他為何還會中招呢?

  他身上到底是中了什麼蠱,而我是否能夠幫上忙呢?

  我滿腹疑問,又有心想幫,而那時間卻也來不及,見我張口說話,岷山老母突然想起了我的身分,也不再等待,對著左右鬼物大聲說道:「上,先把那個老頭給我宰了!」

  茅同真等人原本護衛著岷山老母,小心翼翼,此刻得了吩咐,便朝著離我們不遠的塵清真人走去。

  塵清真人一連串的咳嗽,手一捂,儘是血,見這些面無表情的惡鬼修羅圍了上來,嘿嘿慘笑,說病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樣的小玩意,當真以為我會怕?大不了同歸於盡,和你們這些傢伙,一起埋葬了吧……

  他將手中的拐杖往前一扔,這黑黃色的雕花木棍在空中抖動了一下,上面的紋路一陣流動,最後竟然化成了片片鱗甲,這頭也出來了,角也出來了,虎鬚鬣尾,身長若蛇,有鱗若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龍鷹,陡然間,一條兩丈半的蟠龍竟然橫空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這蟠龍與護衛在我們身前的蛟龍陣靈不同,腰粗如桶,氣勢強盛好幾倍。我心中震撼,果然不愧是茅山宗實力排名前幾的高人,竟然將一條龍魂,給封印進了拐杖當中——須知龍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溝通鬼神,龍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裡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能夠幫助道士實現自己心中的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