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小不點兒的包子倒也是一個極為聰穎的人兒,一下子就講這裡面的門道分析清楚,說得那瘸腿老婦人沒有半句話說,愣了半天,嚎啕大哭道:「都欺負我是個半調子修行,這偌大一個茅山,竟然沒有一個可以讓我伸屈的地方,你們等著,等我兒子回來,我要告訴他去……」

  包子年紀雖小,不過也知道安慰人,拉著這瘸腿老婆婆好是一番安慰,終於將她給哄下了山,回過頭來長噓了一口氣,鼓著包子一樣的臉龐叫嚷道:「好費力啊,你們下一次回來的時候,一定要給我帶兩箱那個能量棒——昨天剩下的,我半夜忍不住偷偷吃了,嗚嗚。」

  我笑著直點頭,說你若能夠叫得動阿福出來接我們,別說兩箱,便是四箱也不在話下。

  「是麼、是麼?」包子一臉興奮地伸出雙手,開始數這四箱到底有多少,數著數著,自己都快要幸福死了。這麼鬧,雜毛小道也待不下去了,站起身來,說我們回去吧。我枯坐在這墳前一早上,早就餓得肚子咕咕叫了,於是說好,帶著包子往下走,而雜毛小道則停留了一會兒,從衣服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朵有些變形的小花兒,白色、鮮嫩,將它輕輕放在那墓碑上面,輕輕嗅了一下,閉上眼睛,仰起頭來深呼吸一下,然後輕輕說道:「陶陶,我走了……」

  他站起來,挺起腰,從遠山有風呼的一下吹過來,將周圍的綠樹吹得一陣搖曳,發出了嗚嗚的響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讓人心中忍不住就有傷感之情,油然而生。

  雜毛小道走了,頭也沒有回,在他後面的那座孤冢被陽光照耀著,竟然有一種別樣的溫暖。

  從後山墓地回到震靈殿,路途倒也有些遙遠,不過一路上我們再也沒有遇到類似上次的伏擊,顯然陳兆宏和孫小勤之前的行為只是楊知修默許之下的試探,並不能夠上升到檯面上來,而當符鈞出言警告了孫小勤之後,楊知修便停止了所有的試探行為,而是決定在明日的大典之上,分出勝負。

  倘若大師兄既能夠將我的清白恢復,又能夠將雜毛小道重入茅山門牆,這必然能夠打擊到楊知修的威信,從而為介入調查之事作為鋪墊,能夠名正言順地進行下去。

  到了震靈殿,正是用餐時間,我見到飯舍里,大師兄竟然也在用餐,旁邊陪著的是李澤豐,至於符鈞,聽人說去了別處,我們也不敢問太多,於是在大師兄的旁邊落座。大師兄面前三碟小菜,一碗酸蘿蔔,一碟腐乳,還有一碟青翠的空心菜,比旁人還少一些。他吃得慢條斯理,見到我們落座,自然問我們早上去了哪裡,當得我們去了後山墳冢,他的表情頗為怪異,像吃到了蟲子。

  回來之後的雜毛小道神情懨懨,也沒有吃多少,倒是我陪著包子吃了三碗。

  這個小丫頭一邊吃著震靈殿的粗茶淡飯,一邊抱怨這兒的伙食不行,好不容易來一趟,連籠包子都不蒸,天天吃這個,一點力氣也不長,淡得出鳥兒來。她便經常看到震靈殿的弟子在後山處打獵,弄些野雞野兔子燒烤,見到肉,眼睛都發綠,連她這師祖奶奶都不肯分一點兒。

  飯後,我陪著包子玩了好一會兒,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卻也沒有陪著她去將整個茅山遊玩一趟,到了午後兩點,那隻叫做祺祺的松鼠過來找她,唧唧咕咕好一會兒,她才不情不願地離開。

  包子是個逆天小魔王,陪這個年紀的小朋友玩還真的是一件體力活,比應付一場大戰還要疲憊,我想休息一會兒,結果雜毛小道又招呼我到一處空中樓閣的走廊處去。

  當我到那處青松掩映的木質長廊上時,發現大師兄正在樹蔭下面站著明媚的陽光透過間隙灑落在他的臉上,游離不定。我朝他們兩個招呼,說啥子事,還跑這兒來說?

  雜毛小道錯過我一個身位,將我給拉到那樹蔭之下,說隔牆有耳,凡事還是小心一點才好。

  他說這話的時候,我的心咯噔一下響。道法神奇,但是各人自有應對之法,我們在這震靈殿中,外面的人,哪怕是楊知修,能夠監聽到我們談話的也很少,但是震靈殿中的人卻不一樣,因為對著裡面的陣法熟絡,並且掌握其間,倘若刻意想要知曉,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而已,而我們現在身處的地方,震坤即望,正好是死角,根本沒有被聽到的可能。

  只是在這裡,我們需要防備的是誰呢?

  符鈞?幾乎在一瞬間,我就想到了這個名字,抬起頭來,正好聽到大師兄伸出手來,手腕處有一根編織得法的紅色中國結,上面有隱隱的光澤傳出,似乎有著屏蔽的作用。他咳了咳,說下午我還需要去其他地方走一走,多的也不跟你們多談,明日上了清池宮主殿,一切都依我的指示行事,不過你們需得注意三個人。

  雜毛小道之前已經跟大師兄交流過了,現在是最後的交代,於是點頭,說大師兄請講。

  第一個,是刑堂長老劉學道,陸左這一關能不能過得去,主要就要看他的首肯,如果他那裡過了,楊知修即使心裏面不願意,也不會貿然挑戰刑堂長老的權威;第二便是楊知修,這個人面善心惡,典型的偽君子,無論是問話還是交談,你們都需要小心應答;第三個人便是……

  大師兄故意拉長了聲調,雜毛小道則沉聲說道:「符鈞?」

  我心中一塊石頭跌落,知道身邊都沒有蠢人,雜毛小道混江湖的經驗,遠遠比我厲害。大師兄也點了點頭,說對,就是我這個人畜無害的師弟,他在茅山的這些年,與楊知修相安無事,和和氣氣,這不僅僅是因為他顧全大局,長袖善舞,而且還有這自己的主張——而這主張,則直指這茅山宗的掌門之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