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與大自然有著最親近關係的崗格羅氏,他凝重地告訴我們,在山谷裡面,極度危險。

  如果說去與邪靈教在外面的高手拼命,是九死一生的話,往山谷深處前進,就是有去無回。

  不過我們認為他的話似乎有些大題小作了,這山谷深處的危險來源很多,但是主要就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荒蠻山野中最尋常可見的瘴氣,這種由動植物腐爛的屍體匯集而成的毒氣能夠讓人陽氣外浮、腑臟虛損,輕則痢疾,重則傷寒,蘊熱沉沉,晝夜如臥灰火中;其二則是毒蛇猛獸,異蟲鬼物。

  這第二因素並不足慮,一則我們這裡人手充足,高手輩出,既有精通叢林生存的特種軍人,又有煉毒驅蟲的養蠱人,余者皆都不是體弱之輩,唯有第一種,倒是有些讓人發愁;不過也真是巧了,朱晨晨來自道門醫學世家,又生於古時瘴氣橫行的嶺南,自然精通於驅瘴之術,遑論是草藥還是術法,都有其玄妙之處。

  如此看來,其實往谷中行去,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威爾總是說這山谷之中,有大恐怖,然而具體所指,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不過他表示,倘若真的要往谷中行去,他寧願靜待於此,找一個陰氣旺盛、沒有蟲蛀的地方安歇,等數月之後,風雲停歇,再做打算。

  當然,作為朋友,他即使被愛德華這些傢伙發現,也不會將我們的行蹤透露出。

  這山谷地勢奇特,雲霧下沉,將頭頂的天空籠罩得霧氣蒙蒙,太陽很難照射進來,使得此處空氣格外的潮濕溫潤,林子低矮,最高不過七八米,遍地的苔癬和蕨草,綠得似玉,紅的如火。

  當聽到威爾說出這一番話來的時候,我心中不由得一陣跳動,感覺到威爾所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思和決心。

  見大家一直為此爭論不休,在一旁不說話的王小加突然抬起了頭來,環顧四周,說為什麼我們不在這裡預設伏擊圈,將我們身後的追兵給一舉消滅呢?

  這個性格倔強的女孩所說的話語,讓一直在猶豫怎麼逃離的我們,都不由得一愣。

  是啊,既然我們是如此地憎恨圍剿我們的邪靈教,而且目前的人員也還算是齊整,為何不如同在登仙嶺一般,主動設下伏擊圈,將欲圖收割我們性命的那些獵人,通通轉化為獵物,將他們給反殺呢?若如此,一是為了死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雪恨,二是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一消我們心頭的惡氣。

  然而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我們卻發現需要面臨的問題卻是很多。

  首先追擊者的主事人不可能像鬼面袍哥會的大供奉劉羅鍋一樣,如此大意,其次對手實在太過強橫,已知的敵手就有傳奇男爵愛德華、神秘的趕屍匠人、數名南洋黑巫僧、指使藏獒的馴獸師以及諸多未曾露面的神秘人物,後面還有匆匆趕來的鬼面袍哥會大拿,說不定就有其白紙扇或者坐館大哥級別的人物……這些傢伙稱得上是群英薈萃,英雄雲集,多方高手組成的國際化團伙。

  而看看我們,七個集訓營學員、一個22歲的女教官,一個叛出家族的吸血鬼還有三個身上有傷的特種兵。

  敵人是殘忍而狡詐的,僅僅一個回合,些許功夫,我方就有三名人員跌落懸崖,失去性命,我若不是小妖朵朵拼死相救,說不定也得化作一攤肉泥,護了來年那燦爛的春花。

  然而即便如此,我卻從大部分人的眼中,看到了熊熊燃燒的鬥志。

  這鬥志是怒火所轉化而成。

  特別是老光他們來自紅龍特種部隊的三個男人——他們的部隊,是全國排行前十的戰略型特種部隊,接受著最殘酷的訓練和最全面的戰鬥體系培養,隨時奔赴戰場,即使在和平時期,也常年遊走於死亡的邊緣,自然有著獨有的驕傲和自豪。然而他們這一趟任務,卻已經有四個兄弟,永遠地躺在了枝葉腐爛的叢林中。

  特別是劉明的死去,讓老光等人更加接受不了,導致了他們一直都在沉默。

  這沉默並不是怯弱,而是不斷發酵的怒火。

  老祖宗教導我們,當自身實力不如敵人的時候,我們可以依託較大的作戰空間來換取時間,移動兵力包圍敵方,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對手的強大並不是我們逃避的理由,是人,總會有弱點的。在經過了又一場激烈的言語討論和交鋒之後,王小加的提議居然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驕傲的學員和軍人們不願意像老鼠一樣逃來逃去,我們更樂意讓敵人自食惡果,哪怕我們自身也會死亡。

  每一個人胸中都有熱血,而作為新生代的我們,更是有這種積極應對的鬥志。

  我問威爾的打算,因為對於他來說,這畢竟是我們的戰爭,而不是他的。在經過一番沉默之後,威爾告訴我,他可以留下來,幫助我們戰鬥,但是如果局勢不對的話,他可以選擇逃跑。他說得很坦誠,眼睛裡一片清亮,我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問題。

  計劃就這樣決定了,我們首先要做的和上次一樣,需要先選定一個主要的伏擊圈。

  然而因為對這谷中並不熟悉,我們還是需要對自己所處的方位,作一個詳細的搜索,以便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占有地利的優勢。

  整整一上午的時間裡,我們都在這山谷中搜尋,兩人一組,每組相隔不超過兩百米,分批搜索,仔細巡查,務必將這裡的地形記得清楚。因為威爾獨特的身份,我和他分在了一組,實力強勁的我倆,比尋常小組要離得更遠一些,很快就來到了離落腳處五里遠的一個溪流小潭處附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