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剛上去與她們交涉了一翻,我和雜毛小道跟在旁邊,她們看著我,吳剛也朝我擠眉弄眼,我立刻反應過來,拿出小廖幫我們準備好的禮物(一大口袋的精裝鹽以及調味品、洗髮水和肥皂),遞到女人們面前。她們很驚喜,有一個最高的女人立刻放下頭頂的罐子,將這十幾包鹽翻來看了一下,雙手合十,朝我噼里啪啦說了一堆。

  吳剛說她們很高興,請你們去做客呢。

  人不可一日無鹽,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鹽的地位不可取代。然而由於山路的問題,這一支住在深山中的山民卻並沒有常常下山的機會,總是在山裡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衣食住行皆可保證——除了鹽。所以,上門帶上鹽作為禮物,是最受歡迎的。

  除此之外,其他東西也是很受歡迎的。

  我們跟著這三個女人走進了村子,最高的女人帶著我們來到了村頭的一家。我們帶進了茅棚里,黑乎乎,誇張點說伸手都不見五指。我們讓吳剛幫忙問起姚遠的消息。那個女人聽後,沉默了一會兒,說那個白鬍子老頭在村子深處的格朗廟裡,是善藏法師的客人。

  第二十章 克揚族人,跳牆掉坑

  我們打聽了一番,姚遠並沒有離開,天已然黑,也不著急立刻前去找尋,而是留下來打聽情況。

  這個克揚族的女人名字很複雜,吳剛給我們翻譯叫做杜若噶。這個窩棚里除了她之外,還有她的丈夫和三個小孩(兩男一女)。之前提過,克揚族是個母系氏族的社會結構,在家裡面的主事人是女人,反而這個男人比較沒有存在感。克揚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山外面的同族們,大部分都生活在難民營或者旅遊景點,如同動物,供人參觀。而在深山中生活的克揚族人們還比較好一點,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延續著自己的種族。

  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中生存著,不但會面臨物資匱乏的境況,而且還會遭到猛獸毒蛇、惡劣天氣以及周遭少數民族山民的襲擊。

  不過「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存在即真理,這裡的克揚族自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我看到在窩棚的角落裡,似乎還有著老式步槍的身影(多虧了朵朵給我提供的夜視),而吳剛跟我介紹,克揚族的長者能夠訓蛇,用群蛇來維護村莊的安全。說到這裡,杜若噶弄了一些黑紫色的植物汁水灑在我們幾個的身上,說沾上了,蛇就認為我們是自己人了,沒有命令,不會貿然攻擊的。

  另外兩個女人拿著東西離開了,而杜若噶則給我們和家人忙碌起了晚餐。

  杜若噶有一個女兒,叫做莫丹,只有六歲大,和朵朵一般的年紀,雖然在這貧困的窩棚里長大,然而卻美麗的像一個小公主一樣,愛笑,咯咯的笑聲就像清澈的山泉水,洗滌著我們的心靈。可惜的是,她的脖子上也套著了銅圈,雖然沒有她母親那般誇張,然而看得我們仍舊是心中難受。

  有人說克揚族是崇拜遠古生物長頸龍,用來威嚇叢林中的老虎而束的脖頸,然而年代久遠已不可考,現在已經演化為一種民族的習慣。

  作為接受現代教育的我們,並不能夠理解這種如同裹足一般的畸形習俗。

  晚餐並不好吃,這種又黑又怪的米飯是我吃過的最差勁的大米,然而主人小口小口地嚼著,仿佛很享受。除了米飯之外,還有一種黑黃的醬,她們裹著吃,很香的樣子,然而我吃了一點,感覺是用不知名的蟲子做成,有一股莫名的膻腥味,一嚼,有一根昆蟲腿在。包括吳剛在內,我們吃得都不多,飯後,我從背包里找出了巧克力、99能量棒和壓縮餅乾,還有火腿腸、方便麵和小麵包,分給三個小孩子。

  我至今猶記得那三個小孩子小心翼翼地吃著一塊黑色巧克力時,露出的欣喜笑容。

  他們的眼睛在那一刻,如同繁星一般閃亮。

  不過這些東西很快就被杜若噶給收起來了,吳剛給我解釋,說杜若噶不讓小孩子吃太多,要留著做獎勵。

  作為唯一的女孩,莫丹被獎勵了一整塊巧克力糖,幸福地含著,旁邊站著她兩個可憐巴巴流口水的哥哥。

  飯後半個小時,一個之前離去的女人領著兩個穿著白色衣服的老女人,來到了這裡,跟我們介紹這是村中的長者。我們站起來行禮,因為禮物都送光了,所以只有奉上了緬幣。她們也收,然後笑吟吟地問詢我們一些事情。吳剛作為一個翻譯還算稱職,我們聊了一會兒天,她們離去,但是告誡我們,不要靠近格朗佛廟,那裡面的法師並不是她們本族的人,脾氣暴躁得很。

  我們雖然驚奇,但是頷首稱是。

  村子裡沒有電,到了晚上八點,除了灶房未熄的柴火,基本就四下無光了。這個叫做莫丹的小女孩特別可愛,她頭上戴著花,穿著節日的盛裝,不停地哼著小調,跟我們跳著民族的舞蹈,像一個快樂的小鹿。我和雜毛小道總是逗她玩,她更加開心,笨拙地將自己的所學都表現出來。雜毛小道偷偷告訴我,說如果他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兒就好了。當天色全部都黑下來,杜若噶和她男人搬來一大把曬得乾燥、有著太陽香味的稻草,給我們均勻地鋪在地板上,讓我們準備休息。

  夜色漸深,雨林中潮濕悶熱,不過村子正處於兩山間的風口,臨靠溪流之畔,涼風習習,透著並不嚴實的木板縫中而進,倒也不是很難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