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說你這意思是我們今天要去廣場那邊找原因咯?

  他點頭,說是,去不去?

  我說這不是廢話麼?要不去,我能接到電話,火急火燎地跑到這邊來麼?

  正說著話,房門那邊傳來了開門聲,我望過去,看見有兩個男人走了進來,一個長得跟阿根很像,但是年紀要大上一大截,上唇留著鬍子,濃黑,眼角處有皺紋,臉粗糙,我鼻子靈,能聞到一股子水草魚腥味,阿根老家是江門的,他父親在家裡面養魚,想來這就是他父親了;另外一個人穿著灰色的褂子,踩著千層鞋,背著一個老式的布袋包,約摸六十歲的年紀,一把飄逸的山羊鬍,長得仙風道骨,眼神睿智,顯得十分的有精神。

  阿根的父親進來看見我們,一愣,然後問他母親,說有客人啊?

  阿根母親給我們作介紹,他父親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說陸左,老聽我家阿根提起你,他說他最信服的弟兄,就是你了,去年就想叫你去家裡面釣魚玩,一直都沒時間。倒不成想今天出了這件事情,才見著。你一聽到就從洪山趕過來,真的是有心了。

  我連忙客氣,問叔叔你這是幹什麼呢,這位先生是?

  阿根父親連忙給我們作介紹,說這是歐陽指間歐陽老先生,是他們那一帶附近最有名的算命師傅。阿根這次出事,他感覺不對勁,總是認為撞了邪。所以好說歹說,終於請來了歐陽老先生,親自出馬過來給阿根看一看。你們莫笑話啊,你們年輕人可能不信這一套,認為是迷信,但是我跟你們講,歐陽老先生可是厲害得緊的周易玄學大師,可是我們那裡好多領導的座上客,一般人,請都請不到呢。

  我們紛紛朝歐陽治指間老先生問好,老先生點點頭,說老陳你別說了,老朽經常吃你家的魚,跑這一趟也是順道而為,不用太過客氣,反倒不美。這位小友,看你這打扮,莫不是同道中人?

  雜毛小道上前唱一肥諾,說然也,在下是上清派茅山宗第七十八代掌門陶晉鴻的親傳弟子,蕭克明。

  歐陽老先生眉頭跳了一下,看了他一眼,卻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認為這道士打扮的青年是個裝波伊的傢伙,微微回一禮,算是知道,也沒有再繼續答茬。轉過頭來看阿根的父親,說老陳,你兒子在哪裡,讓老朽看上一看吧。兒子事關重大,阿根父親也沒有再招呼我們,伸手一擺,說在這裡,先生請。

  我們也有些好奇,這算命先生,到底是真有本事,還是假把式呢?

  第七章 杯米喊魂

  歐陽老先生走進臥室內,看到床上仰躺著沉睡的阿根,眉頭一皺,回過頭來問阿根的父親,說怎麼情況跟你說的不一樣?這不是睡得好好的麼?阿根父親也奇怪,說是啊,怎麼睡了呢,前兩天過來,一宿一宿的,眼睛都不閉一下,嚇人得緊呢。

  說著他問自家的老婆,怎麼回事?

  阿根的母親說是陸左他們一來,阿根就睡著了,這孩子太累,抗不住了,你看他現在睡得多香。

  歐陽老先生看了我一眼,也沒有說話,而是坐在了床頭的椅子上面,把阿根的左手從被子裡面拉出來,平放著,然後又從隨身的包中拿出一個問診的墊子,灰白色,墊在了阿根的手下面。他閉目,手用三指搭脈的方法,放在了阿根的手上,一點一搭,蜻蜓點水一般。

  雜毛小道與我對視一眼,這人說是個算命的,然而一上手卻用的是「望聞問切」中醫家的手法,而他這手法,看上去卻有模有樣,倒是有些意思。他切脈了一分鐘,然後又將雙手交替搓熱,放在阿根的後頸脖子處,輕輕地捏弄,小心地摸骨,動作輕緩,自然,讓我想起了高檔茶苑裡面表演功夫茶的美女。

  一樣的優雅,不一樣的感觸。

  做完這些,他把墊子收回包中,又從裡面拿出一張毛巾,將雙手小心地擦乾淨。他站起來,阿根的父親立刻迎了上去,說歐陽老先生,我兒子怎麼樣了?歐陽指間說貴子脈象呈遲緩微弱、澀滯,陽氣虛衰,無力助心行血,看來是受了驚嚇,遭了陰物。阿根的父親焦急,說那該怎麼辦呢?

  歐陽指間搖搖頭,說先不急。他指著我和雜毛小道,說要和這兩位小友談一談,你們先出去,過一會兒我叫你們再進來。阿根父親顯示愣了一下,沒有反應過來,不過他看樣子還是很尊敬歐陽指間的,也聽話,點了點頭,把房間裡的兩個女人和老萬,一起都攆出門外去,並且把門關上。

  清完場,歐陽指間則正式跟我們打招呼,說剛才直以為兩位是大街上浪跡江湖的神棍騙子,沒成想,你們倒是個真有本事的人。這位小道長,你果真是陶晉鴻陶真人的高足?

  雜毛小道只是一個被革除牆外去的棄徒,然而心理素質卻是極好的,面不紅耳不赤,說然也,貧道我五歲便入得師傅的門牆中,在句容茅山後谷中修行。歐陽老先生點點頭,說陳志程此人,小道長可是認得?

  雜毛小道斂容,眼睛睜開,看著這老頭子一眼,然後低低地說,認得,他是貧道的大師兄。

  歐陽老先生拍手笑了,說果然,認得「黑手雙城」的人大把,知道陳志程是陶真人外門大弟子的,倒還真的少見。小道長果真是陶真人的高足,唉呀,險些錯過了,險些錯過了啊!

  他邀我們坐在床邊,然後自我介紹,說他早年家傳得有一些東西,說起來,算得上道門五術的醫字門,不過家傳的比較粗淺,得不到精髓,只能做個赤腳郎中,後來近代炁易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張延生老先生,於1988年開辦「易經函授班」,他便是其中的一位,一直跟隨老師學習了三年,終於摸到了相門的門檻邊緣,跨進門來。而後先生歸帝都服務大內,他則返回家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