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坐下,阿東給我和老闆做介紹,我才知道他姓於,於文於老闆。

  於老闆說與阿東已經談了好多天了,一直因為資金不到位,所以完不成交易,今天我來了,正好,看一看這個店子,若覺得合適,明天就去工商局辦理轉讓手續。我說好,然後他起身帶我大致走了一圈,談了談餐館的經營狀況,又將最近的帳目翻給我看。這地方整體還不錯,設施也齊全,我覺得有發展空間。坐下來時,感覺怎麼好象人比較少,問服務員和廚師呢,怎麼就這幾個了?

  於老闆說他家裡有點事情,所以準備把店子盤出去,所以便先把大部分人給遣散了。

  我看向阿東,他點點頭,表明他知道這一個情況。

  之後便是談價格,就這地段和整個餐廳的經營情況而言,我覺得肯定是一個很讓人難以接受的價格,沒成想於老闆報出了一個數字,讓我很吃驚。這數字不是太高了,而是低了,比我預計的心理價位,還低上半成多。阿東得意地看著我,而於老闆則拍著阿東的肩膀對我說,這個小老弟很會做生意,這些天把嘴皮子都說破了,他覺得就阿東最有心,所以才決定如此的。

  事情差不多談妥了,於老闆便提出來,要不然明天早上就把合同給簽了吧?

  阿東看著我,我點點頭,同意了。

  出了店子,阿根邀我去他租的房子先湊合一晚上,明天再找房子,我搖頭,沒同意。我身邊帶著兩個小東西,自然不好跟阿東混在一起。於是在附近找了一個商務酒店。進了酒店房間,我將心中的疑問提起,說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反常必為妖,阿東你是明眼人,老實講。

  阿東告訴我,說那家餐館往日裡的生意很火爆的,於老闆也大賺了一筆。之所以賣掉,一是他父親重病,家中需要人照料,二則是因為最近他的大廚出了一點事情,住了院,廚房的二把手廚藝不精,所以生意才逐漸淡薄,老於本就想回家發展,這兩件事情一起來,索性就把店子盤出去。阿東呢,他在江城有一票人馬,好幾個老兄弟,都可以照料,所以正好。

  我問果真如此?

  他說果真如此!

  我點頭,說可以。然後我們談出資額度,阿東主導整個餐館的經營,傾盡了家產,占65%,而我將手頭結餘的錢也全部投入進來,占35%。如此談妥,我們開始規划起了餐館後面的打算。

  阿根說他想把餐館的名字改了,那餐館原來叫作蜀香樓,主打的是川菜,這東西太普遍了,川菜湘菜,整個洪山遍地都是,沒有一點點特色。他想好了,叫苗疆餐房,主打少數民族風情。菜色除了延續川香辣味之外,還要突出我們那邊的酸香,社飯、桐葉粑粑、啟蒙酸魚、血粑鴨子、蕨菜炒隔年臘肉、酸湯魚、臭豆腐、油茶……這些特色小吃和菜品,都要搞起來,搞出名堂。

  到時候還要弄到網上去,打名氣。

  這裡的裝飾也要變,弄得民族風情一點,服務員全部少數民族裝,女式的要暴露一點,參考春節聯歡晚會的造型,露肚臍……

  還有,打廣告這一塊,要多聯繫學校、工廠、寫字樓裡面去,積極承辦聚餐、生日宴會和喜筵,還要推出經典外賣服務;我們甚至可以在午間和晚間推出流水席的吃飯模式,就是湊齊八個陌生人拼桌吃飯,AA制,這樣既可以吃得到很多菜品,而且花費還少;與此同時,還要推出實惠大眾型的木桶飯形式,積極招攬附近的商戶和行人進來解決中晚餐……

  我跟阿根談了近兩個鐘頭,他對餐飲行業的熟悉遠遠超過我,只是之前的店子太小,很多經營模式受到規模限制,所以沒有發揮出來。他滔滔不絕地講,頭頭是道,讓我覺得很放心。看來他的市場調研工作做得很不錯,認識也深。

  就能力而言,我不認為我會比他做得更出色。

  這樣便好。

  談到人事問題,他說廚房方面,他已經從我們市裡面請了一個很有名氣和口碑的老廚師,過兩天就到。幫廚的小子他在江城有幾個,大旗一招便過來。帳務方面他親自搞,服務員,原店保留一些,現招一些,實在不行回家裡去招兵買馬。他說得興奮,我不得不提醒他,這店子原來的大廚,是個手藝很不錯的師傅,之前的蜀香樓,名氣也是他打出去的,能留下來,最好留下來。

  阿東說他也去醫院看了李師傅,醫生說是消化道感染,腹中鼓脹,兩個多月了,沒見個好,是死是活都不得而知呢,怎麼請?當然,能請來自然是最好的,可以保留了原來的一部分特色。但是,凡事總是要做兩手準備的。

  我說好,等明天簽合同了,我去看看那個李師傅,勸一勸他。

  聊完這些,阿東告辭。

  我在房間裡打了幾通電話,給家裡,給雜毛小道,給阿根,說明了我現在的情況,最後,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給顧老闆掛了一個電話,問詢麒麟胎的情況。顧老闆說他問了好多珠寶商人,都說不知。不過有人說緬甸那邊倒是有這方面的傳言。自93年起,緬甸對玉石的出口就加大了管控,只有在每年的2月、10月有兩次大型的交易會,當然,每個月也會舉辦一次中型的拍賣會,他會托朋友盯著的,如有消息,一定會告知我。說完這些,他又跟我說,有時間務必來一趟香港,給他那遠方親戚看一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