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三:重陽登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可以開始了。」到了後院,慕容旭看著沈碧沁神色淡然的說道。

  「恩。」

  沈碧沁點了點頭,調整姿勢後,抬弓扣弦,弓如滿月,做出了一個標準的開弓姿勢。

  身形穩健,動作果決,行雲流水,完美的無可挑剔。

  「不錯。」

  見著沈碧沁那英姿勃發的模樣,慕容旭眼中閃現一抹驚艷之色,點頭稱讚了一聲。

  「那我是不是可以正式學習箭術了?」手腕旋動,輕緩的鬆開弓弦,沈碧沁一臉期待的看著慕容旭問道。

  「不錯。」

  慕容旭微微頷首,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個東西遞給沈碧沁,「將它戴上。」

  沈碧沁伸手接過,只見手中的東西約拇指大小,為中空筒狀,下部平整,上端呈斜面式,低側面下方有兩個穿孔,孔中穿有兩根紅線,高側面則有一橫向凹槽。

  「這…此物可是骨韘?」沈碧沁看著手中的東西一臉激動的問道。

  韘,韘音同射,是古人開弓時套在右手拇指上,起保護手指作用的一種鉤弦輔助用具。

  前世也有很多,但大多為玉質或者青銅器,骨韘卻是沒有,因為以獸骨製成的骨韘容易腐蝕,且屬於平民用品,想要流傳到後世基本沒有可能。

  如今見到貨真價實的骨韘,如何能不令人感到驚喜。

  「不錯。」慕容旭點了點頭道,「可知曉如何佩戴?」

  「不知。」沈碧沁誠實的搖了搖頭。

  「你學著我做。」

  慕容旭說著解開他拇指骨韘上的紅繩,開始為沈碧沁做示範,「將低側緊貼拇指背,然後用紅繩繫於手腕,此舉是為了防止骨韘脫落。」

  「好的,明白了。」

  佩戴骨韘的方法並不複雜,沈碧沁看了一遍就輕鬆的將骨韘給戴好了,發現這大小居然剛剛好,「慕容哥哥,你怎的知曉我拇指的尺寸的?」

  「之前量過。」慕容旭一邊重新系回自己手腕的繩子一邊說道。

  「原來如此。」

  此時沈碧沁才想起來,之前慕容旭神神秘秘的用紅繩量自己拇指的大小,原來是為了給自己做骨韘啊,想到這裡,沈碧沁心中不由就是一暖,其實這大叔還是很討喜的。

  「既然戴好骨韘,那便開始學習射箭吧。」

  慕容旭從箭筒中抽出一支羽箭遞給沈碧沁,然後走近沈碧沁身邊將弓弦湊近她眼前道,「可有瞧見這骨韘上的凹槽?」

  「恩。」沈碧沁點頭。

  「搭箭之後,用這凹槽扣弦,之後食指壓在拇指上,拇指和食指的根部夾住箭尾,箭放置於弓身右側,待瞄準後右肩繼續加力同時扣弦的右手三指迅速張開,羽箭即可射出。」

  慕容旭聲音輕緩的說道,「開弓方式與你之前練習的不變,你結合指法和箭矢瞄準發射試試。」

  「哦,好的。」沈碧沁點點頭,按照慕容旭的說法搭上了箭矢。

  「試著瞄準這個箭垛。」慕容旭拿了一個箭垛放在大約距離沈碧沁四步開外的地方。

  「就這距離?」沈碧沁疑惑的看著慕容旭,這麼近,也太簡單了吧。

  「你試試便知。」

  慕容旭卻是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雙手環胸靠在柳樹下滿眼深意的看著她。

  「哼,試試就試試!」

  沈碧沁一咬牙,張弓搭箭,瞄準箭垛之後就一箭射了出去。

  沈碧沁信心滿滿,就這距離,不要說射中了,就是正中紅心都沒問題,真是太看不起人了。

  「咻…」

  一陣破空聲響起,羽箭飛射而出,可是接下來所發生的場景卻令沈碧沁看的目瞪口呆。

  只見羽箭在飛出不到兩米的距離後便減緩了飛行速度,之後在重力的作用下呈拋物線朝地面落去,最後輕飄飄落在了箭垛之前。

  目睹此情此景,沈碧沁在短暫的愣神之後小臉便是猛地漲起一陣潮紅,羞愧得恨不能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這…這實在是太丟人了!

  自己剛剛還嫌棄這箭垛子放得太近,現在好了,自己射出的箭居然連箭垛子都沒碰到!

  「你今日若無事便先練習如何射到箭垛吧。」

  見沈碧沁低著頭,滿臉通紅的羞惱模樣,慕容旭眼中划過一道微不可察的笑意,說了聲兒便繞過沈碧沁兀自回竹樓上去了。

  「啊!!!」

  待到慕容旭離開,沈碧沁才恨恨的跺了跺腳,嗚嗚,感覺活了兩輩子都沒這麼丟臉過!

  看了看手中的碧綠弓箭,小手用力一握拳,該死的箭術,我定要將你學會,讓那個臭大叔對我刮目相待!

  於是,這一整個下午沈碧沁都在練習箭術中渡過,慕容旭則是坐在柳樹下看書,除了偶爾抬頭給沈碧沁做出一些點評外,兩人都是各自行事。

  一人看書,一人射箭,雙方雖都靜默不語,氣氛卻顯得頗為溫馨愜意。

  等到兩兄弟下課,兄妹三人方才一起回去。

  「沁兒,可問好了明日要去何處登高?」待眾人一起用夕食時,沈守義先開口問道。

  「馮爺爺說了要去石獅岩山。」沈碧沁說著簡單為眾人介紹了一下石獅岩山。

  「沒成想這石獅岩山竟有如此多的寺岩。」眾人聽完之後也是陣陣驚嘆。

  「恩,所以我就說了,我們先去石獅岩,若是時間充裕再去其他的寺岩。」沈碧沁微笑著說道。

  於閩南地區,民間習慣將山稱之為『岩』,因此『石獅岩』指的是寺廟,『石獅岩山』則指整座山。

  『石獅岩山』既有七首岩山之稱,便說明其中的寺岩就有七座,石獅岩不過是其中一座,在一天之內全部看完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先有目的性的選擇幾處,剩下的再做打算。

  「成,那便先去石獅岩,該準備的你娘也都備好了,就差菊花酒了,等明日路上再買就成。」

  沈守義面露惋惜的說道,「只可惜今年的決定倉促了些,否則這酒就該自己釀才好。」

  「這個爹就不用擔心了,此次先生將一同前往,菊花酒先生已經備好了。」沈致遠開口道。

  「馮老也要同去?」

  聽到沈致遠的話,沈守義立時面露欣喜之色,「這當真是太好了,有馮老與一起,此次秋遊必能增長不少的見識。」

  翌日清晨,眾人帶上東西,趕著馬車便一起前往石獅岩山。

  石獅岩山位於漳州府城南七里,距水頭社也不過十里多路,大約半個時辰眾人就到了山腳下,寄放好馬車,眾人便帶了東西徒步沿著石獅岩與雞子峰之間的小路走入山門。

  站在山門前,馮老捋著鬍子對著眾人笑意盈盈的問道,「你們可知這山為何叫做石獅岩山?」

  「難道不是因為這裡面有隻千年石獅麼?」沈碧沁疑惑的開口。

  「呵呵,便曉得你會如是說。」

  聽得沈碧沁的回答,馮老輕笑著搖了搖道,「石獅岩山乃是因其山體遠望如一頭蹲伏的石獅而得名,亦因地處城南,古稱南岩,至於那石獅,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

  「原來如此。」

  眾人這才瞭然的齊齊點頭,以前他們還真是一直以為是因為有了這石獅才命名為石獅岩的呢。

  沈守義和沈林氏一左一右攙扶著馮老並肩而行走在最前,中間是姐妹三人手挽手親密的湊在一起說話,時不時還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慕容旭和沈致遠兩兄弟則是提著東西走在最後面。

  秋風送爽,山路沿途有不少的涼亭、小庵及神道碑,眾人並不急著趕路,閒庭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或休息或觀摩,輕鬆而愜意,卻是絲毫不覺得疲憊枯燥。

  「終於是到了。」

  眾人走走停停,終於到達了地方,入眼的是一座灰色石坊,石坊旁還樹立這一塊石碑,其上寫著的正是石獅岩。

  「這隻就是那千年石獅吧?」

  眾人踩著蜿蜒石階走了一小段,便在道路左方一空地上看見了一頭昂首闊立的石獅。

  那石獅身披雕琢精美的障泥束帶,張口怒目,威武崢嶸,極為傳神。

  「不錯。」馮老微笑著點了點頭。

  見沈碧沁跑到石獅旁好奇的觀看著,幾人也跟著走了過去。

  「馮爺爺,這石獅子真的有上千年了?」一旁沈碧雪看著馮老確認的問道。

  「恩,這石獅岩寺始建於南北朝,梁大同年間,到現在差不多九百年,千年是民間誇張的說法,不過確實也差不多要千年了。」馮老捋著鬍子緩緩說道。

  聽到馮老這麼說,沈碧沁在心中算了算,在這個時候就差不多九百年了,那到了現代確實就是一千多年了,這倒是沒錯。

  「誒,你們看,這石獅屁股上怎的會有個洞呢?」此時沈其遠蹲下身子好奇的盯著石獅的後面說道。

  「咳!」

  聽到沈其遠的話,除了沈碧沁外,在場所有女眷全都紅了臉,雖然對方只是石獅子,但看人家屁股這行為也太令人難為情了。

  「其遠!」沈林氏有些嗔怪的提醒了沈其遠一聲兒。

  「哈哈哈,小其觀察的倒是仔細。」

  此時一旁的馮老卻突然開懷的大笑起來,看著眾人說道,「那洞口可不是隨意開的,這其中卻是包含了一個傳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