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知道嗎?」她語氣一沉,驟然綻出笑容:「我最討厭威脅。」

  這是江半夏發怒的前兆,語氣越是柔和就代表著她的耐心將要耗盡。

  「我們合作吧。」孟竹舟突然輕嘆一聲:「你和他還真像。」

  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徹底讓江半夏炸毛。

  「你說的是誰?」

  「還記得上次在下同你說的話,江廣平和他的兒子死在了遼東,廠衛中抽調各地武藝高強的錦衣衛組成密探前去遼東犯訪,可你『父兄』並不突出。」

  明顯是有人故意為之,當時遼東局勢混亂,去遼東暗訪的錦衣衛沒有點真本事根本活不下來,註定死亡的結局意味著這當中有人為操作的可能。

  「想知道這是誰下的命令。」孟竹舟循循善誘。

  可惜江半夏不吃他這一套,因為答案已經擺在了她的眼前,能指使廠衛又對舊事忌憚之人,只可能是慶文帝也只能是慶文帝。

  最初的一切都是偶然嗎?當然不是,從慶文帝得知當年的餘孽逃亡後,私底下秘密尋找這些人並再次趕盡殺絕,那麼她的養父『江廣平』和她的兄長就被當成了餘孽清除掉了。

  這個消息除了慶文帝,最先知道的只有曹博一人,為報當年龐中的提拔之恩,他冒著危險派他最信任的乾兒曹醇第一時間趕到江家村救人,這才有了『無緣無故』的好。

  慶文帝千算萬算還是錯算了人心,他的趕盡殺絕只會使苟活的人更加仇恨。

  「我和你一樣,都是那場慘案的余孤,但我們又不同。」孟竹舟的視線落在江半夏那雙琥珀色的眼睛上:「你和我的母親真像。」

  江半夏一怔,他的母親?龐中的妻子是個帶孩子的寡婦,那麼...

  「是不是很驚喜?」孟竹舟自唇角勾起抹勢在必得的笑容:「你和我本就是親人,我們強強合作豈不更好?」

  江半夏從震驚中緩過神來,親人又如何?親人也可能臨陣倒戈,更何況她從孟竹舟的眼中沒有看到任何情緒,哪怕是譏笑。

  「合作可以,認親就不必了。」

  孟竹舟眯起眼睛慢慢道:「這樣也好,我的妹妹。」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結局

  最終為保曹丙燁,孟竹舟與江半夏達成臨時合作,矛盾直接劍指李三順,將監督不力的名頭按在李三順的頭上,他是司禮監掌印,當初甄選道人進宮時沒有他的同意曹醇如何能一人做主。

  這頂帽子扣下,李三順百口莫辯,又加之他掌印後張狂至及,得罪朝廷內外之人數不勝數,牆倒眾人推,盼著他死的人多如過江之鯉,最後被判去為先帝守陵。

  弄潮半生,結局潦草又可悲。

  在這期間,閹黨元氣大傷,東林黨、浙黨等人紛紛將矛頭對準出盡風頭的江半夏,他們接連上疏,彈劾江半夏以權謀私、意圖霍亂超綱,又指摘她是女子有違德行,條條罪證,件件有據。

  清流們更是寫出諷刺江半夏的詩作文章,從馬廷鸞的《歷代女禍論》到歐陽修的宦禍深於女禍,借古諷今,更有好事者傳言『女人當官禍國惑主以亡國,不是祥兆。』以圖從輿論上抹黑於她。

  江半夏聽後不以為意,只說『滿朝堂針對一個女人,只能讓他們更顯無能罷了。』

  嫉妒和仇恨的目光不能使她退卻,反而會讓她更加的耀眼奪目。

  就在這樣一種緊張的氛圍下,江半夏發起反攻,她先拋出一批行賄受賄的證據,後又當廷聲淚俱下的控訴,將那一樁樁一條條罪證全部拆開了說,拉出已死的慶文帝,表明自己只是為皇帝做事,你們這些竟敢質疑先皇的決定,壞祖宗的規矩,根本就是居心不軌!

  隨後轉頭又抓了這些人的家眷亦或者是把柄。

  她的手段十分高明,搞不定你們,搞定你們的家人也可以,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東林黨人被氣的七竅生煙。

  朝中盡傳『江夏盡竊大權,生殺予奪,使朝廷內外只知有江夏不知有殿下,實乃禍害!』

  可這些話根本傳不到小太子耳朵里,後面更令他們絕望的是,戶部空降了一位姓孟的侍郎,此人乃是未來天子欽點,一進來就開始到處搞事情,豬準備太子登基大典的月余時間,戶部被掀了個底朝天。

  戶部尚書殷知曾自嘆不如,當即遞了摺子要乞老還鄉。

  「老了,這是年輕人的時代,與我們無關。」殷知曾攙扶著龔綏行走在金水橋前,眼前重新粉刷的紅牆碧瓦在春日澄明的陽光下熠熠生輝,一切粉刷過後又都是嶄新的。

  「啊?」龔綏佝僂著身子豎起耳朵大聲問:「你說什麼,明濟?」

  「我說,我們老了!」殷知曾在龔綏耳邊大喊。

  「是啊,是老了。」龔綏聽了後指著自己的耳朵感慨:「老夫八十多歲了,耳朵聽不見,眼睛也看不清楚。」

  「明濟啊,你和老夫說說今天皇上穿了什麼?」

  「自然是袞服,您忘了,今個殿下登基。」殷知曾扶著龔綏一步一步的走向奉天殿。

  過了良久龔綏才緩道:「穿的還是皇爺那身啊。」

  小太子登基,一切暫時塵埃落定,鮮血陰謀造就的王座讓他如坐針氈,不過這又如何,他現在是皇帝,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他絕不會像他父皇一樣窩囊至死,他要重振大銘!他要守住這大銘江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