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許三郎直接道,「既然知道這是搞錯了,還是叫回原來的名字比較好,咱們不能連祖宗給的姓,阿爹起的名字都給忘記了。」。
許三郎看了一眼許四郎,再對阿慧娘子他們說道。
阿慧娘子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只是,「我們都稱呼了那麼多年了,估計需要一點時間來改變,希望阿兄不要介意。」。上面那麼多年都沒有長輩,現在突然蹦出三個阿兄阿嫂的。阿慧娘子表示她真的不適應。
之後無論許三郎怎麼哄,許四郎都不肯喊他一聲三兄。阿慧娘子和陳敬濟他們都尷尬的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兩兄弟在耍猴一樣的你追我趕的。
許四郎見許三郎逼得緊了,乾脆跑到阿慧娘子身後,「阿慧,這個人好討厭……」。
阿慧娘子不知道該說甚麼,就朝許三郎呵呵的笑了兩聲。
許三郎擺擺手,道,「你們別覺得不好意思,我家這個四弟人都變成現在這樣了,內里的性子還是沒改變多少。以前因為我個子沒他高,他懂事之後就再也沒叫過我一聲三兄,現在還是不肯叫。」。
阿慧娘子娘三個只能繼續的呵呵了,這讓他們該怎麼接話。
許三郎想到了一件事,「剛剛倒是把我們特意給外甥準備的見面禮給忘了,現在雖然不是外甥是侄兒了,也不能漏掉的。」。
小二趕緊把帶過來的見面禮給送上,給陳敬濟的其實就是一套筆墨紙硯,給月娘的是一本針法的簡筆書。這簡筆書還是大晉朝的新鮮事物,以前有沒有不知道,反正沒有流傳出來。還是大王說很多東西如果不用紙筆記錄下來,那麼將來很可能會流失在這個世界上,那樣太可惜了。市面上才慢慢的多了這些東西。
陳敬濟和月娘趕緊起立接過小二遞過去的東西,彎腰向許三郎和小二行禮致謝。
阿慧娘子趕緊回屋翻箱倒櫃的把當年收留許四郎時留下的那一荷包裡面的寶石拿出來,分別送給小二和小七一顆。
小七倒好,還是孩子心性。長輩給的,他就一邊道謝一邊接了過去。而小二就有點尷尬了,畢竟他都快要做阿爹了,他致目示意許三郎。
許三郎沒有想到阿慧娘子手中居然有這樣的好貨色,就許三郎多年做掮客的經驗見過的東西,都覺得那個成色是很不錯的了,「弟妹,這?」。
阿慧娘子道,「阿兄,別介意,這個是四郎的東西。當初我們一家遇到他的時候,他身上就帶著這些了。就當做是他給自家侄子的見面禮。」。
許三郎想了想,讓小二收下,「我們過來之前,聽小二說四郎做了你家贅婿?」。
阿慧娘子有點尷尬,但是還是得表明立場的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許三郎說一邊,免得以後難以相處,「事情就是這樣的了,因為我家姓陳,所以濟兒和月娘都是跟著我姓陳的。」。
如果許四郎是在清醒的情況下做了人家贅婿,許三郎那就不是一頓打好說的事了。想想許二郎只是認了那個掌事做契爹,許大郎都去信訓斥了,更加別說這做贅婿的事了。所生的孩子都是跟別人姓的,那就是說在你這一支的族譜上都是斷了根的了。
可是許四郎變成這樣,如果不是有阿慧娘子一家的收留,他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了。所以許三郎也說不出責怪的話,想了想對阿慧娘子說,「事情已經這樣了,當初你們招四郎入贅也是有為了傳承家族血脈的原因。按理說,我也不應該對你一個婦子說這樣的話,但是我現在還是想問問,你們能否再生一個小兒,讓他跟我們姓許。這樣,我們也算得上對得起死去的阿爹阿娘。」。
阿慧娘子有點尷尬的說,「生了濟兒和月娘之後,我就一直沒懷上。所以……」。
能問出剛才的話,許三郎就已經覺得該臉紅了,哪有一個大伯這樣問弟妹的。只是關乎祖宗傳承的大事,馬虎不得的,「那能否在濟兒成親後所生的兒子中挑一個姓許呢?你們能收養四郎,讓他活下來,我們全家都感激你們,只是招婿那你們也沒有經過他本人的同意吧?」,不得不說,許三郎後面的那句話就帶有威脅的意思在裡面了。
陳敬濟站出來維護自家阿娘,道,「三伯,這件事我可以做主答應下來。我的第二個兒子,讓他姓許罷了。只是希望我阿爹和阿娘的生活不被打擾,本來是怎樣的,那現在依然也是怎樣的。雖然認親了,但是也不希望有過多的改變,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狀態。雖然說我阿爹是贅婿子,可是我們全家都沒有看不起他,對他不好的,反而因為他的特殊,處處都照顧著他來。這一點三伯你儘管放心,不管你們有沒有出現,都是不會改變的。」。
阿慧娘子聽得熱淚盈眶,當初阿娘不在了,她是硬撐著照顧好家裡的內務的。現在兒子長大了,能護著她了,這就夠了。
對於陳敬濟能站出來維護自家阿娘,許三郎是非常的讚賞的,至少將來他能扛起一頭家來,「既然如此,我也就暫時放心了。這親認了,那就該多走動走動才行,否則只會越來越疏。常言道,『一代親,二代了,三代了了』,如果不多走動,就完了。濟兒你是秀才,你這二兄是舉人,還有幾個阿兄也是秀才舉人的。你們都是讀書人,倒是可以多通通書信,以後做官了,在官場上也好有個照應的。」。
聽說三伯家的幾個兒子不是秀才就是舉人,陳敬濟肅然起敬,朝小二拱手做禮。他真的一點兒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商人打扮的阿兄居然也是個舉人,這實在是人不可貌相啊!
許三郎看了一眼許四郎,再對阿慧娘子他們說道。
阿慧娘子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只是,「我們都稱呼了那麼多年了,估計需要一點時間來改變,希望阿兄不要介意。」。上面那麼多年都沒有長輩,現在突然蹦出三個阿兄阿嫂的。阿慧娘子表示她真的不適應。
之後無論許三郎怎麼哄,許四郎都不肯喊他一聲三兄。阿慧娘子和陳敬濟他們都尷尬的坐在一旁,看著他們兩兄弟在耍猴一樣的你追我趕的。
許四郎見許三郎逼得緊了,乾脆跑到阿慧娘子身後,「阿慧,這個人好討厭……」。
阿慧娘子不知道該說甚麼,就朝許三郎呵呵的笑了兩聲。
許三郎擺擺手,道,「你們別覺得不好意思,我家這個四弟人都變成現在這樣了,內里的性子還是沒改變多少。以前因為我個子沒他高,他懂事之後就再也沒叫過我一聲三兄,現在還是不肯叫。」。
阿慧娘子娘三個只能繼續的呵呵了,這讓他們該怎麼接話。
許三郎想到了一件事,「剛剛倒是把我們特意給外甥準備的見面禮給忘了,現在雖然不是外甥是侄兒了,也不能漏掉的。」。
小二趕緊把帶過來的見面禮給送上,給陳敬濟的其實就是一套筆墨紙硯,給月娘的是一本針法的簡筆書。這簡筆書還是大晉朝的新鮮事物,以前有沒有不知道,反正沒有流傳出來。還是大王說很多東西如果不用紙筆記錄下來,那麼將來很可能會流失在這個世界上,那樣太可惜了。市面上才慢慢的多了這些東西。
陳敬濟和月娘趕緊起立接過小二遞過去的東西,彎腰向許三郎和小二行禮致謝。
阿慧娘子趕緊回屋翻箱倒櫃的把當年收留許四郎時留下的那一荷包裡面的寶石拿出來,分別送給小二和小七一顆。
小七倒好,還是孩子心性。長輩給的,他就一邊道謝一邊接了過去。而小二就有點尷尬了,畢竟他都快要做阿爹了,他致目示意許三郎。
許三郎沒有想到阿慧娘子手中居然有這樣的好貨色,就許三郎多年做掮客的經驗見過的東西,都覺得那個成色是很不錯的了,「弟妹,這?」。
阿慧娘子道,「阿兄,別介意,這個是四郎的東西。當初我們一家遇到他的時候,他身上就帶著這些了。就當做是他給自家侄子的見面禮。」。
許三郎想了想,讓小二收下,「我們過來之前,聽小二說四郎做了你家贅婿?」。
阿慧娘子有點尷尬,但是還是得表明立場的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許三郎說一邊,免得以後難以相處,「事情就是這樣的了,因為我家姓陳,所以濟兒和月娘都是跟著我姓陳的。」。
如果許四郎是在清醒的情況下做了人家贅婿,許三郎那就不是一頓打好說的事了。想想許二郎只是認了那個掌事做契爹,許大郎都去信訓斥了,更加別說這做贅婿的事了。所生的孩子都是跟別人姓的,那就是說在你這一支的族譜上都是斷了根的了。
可是許四郎變成這樣,如果不是有阿慧娘子一家的收留,他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了。所以許三郎也說不出責怪的話,想了想對阿慧娘子說,「事情已經這樣了,當初你們招四郎入贅也是有為了傳承家族血脈的原因。按理說,我也不應該對你一個婦子說這樣的話,但是我現在還是想問問,你們能否再生一個小兒,讓他跟我們姓許。這樣,我們也算得上對得起死去的阿爹阿娘。」。
阿慧娘子有點尷尬的說,「生了濟兒和月娘之後,我就一直沒懷上。所以……」。
能問出剛才的話,許三郎就已經覺得該臉紅了,哪有一個大伯這樣問弟妹的。只是關乎祖宗傳承的大事,馬虎不得的,「那能否在濟兒成親後所生的兒子中挑一個姓許呢?你們能收養四郎,讓他活下來,我們全家都感激你們,只是招婿那你們也沒有經過他本人的同意吧?」,不得不說,許三郎後面的那句話就帶有威脅的意思在裡面了。
陳敬濟站出來維護自家阿娘,道,「三伯,這件事我可以做主答應下來。我的第二個兒子,讓他姓許罷了。只是希望我阿爹和阿娘的生活不被打擾,本來是怎樣的,那現在依然也是怎樣的。雖然認親了,但是也不希望有過多的改變,畢竟他們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狀態。雖然說我阿爹是贅婿子,可是我們全家都沒有看不起他,對他不好的,反而因為他的特殊,處處都照顧著他來。這一點三伯你儘管放心,不管你們有沒有出現,都是不會改變的。」。
阿慧娘子聽得熱淚盈眶,當初阿娘不在了,她是硬撐著照顧好家裡的內務的。現在兒子長大了,能護著她了,這就夠了。
對於陳敬濟能站出來維護自家阿娘,許三郎是非常的讚賞的,至少將來他能扛起一頭家來,「既然如此,我也就暫時放心了。這親認了,那就該多走動走動才行,否則只會越來越疏。常言道,『一代親,二代了,三代了了』,如果不多走動,就完了。濟兒你是秀才,你這二兄是舉人,還有幾個阿兄也是秀才舉人的。你們都是讀書人,倒是可以多通通書信,以後做官了,在官場上也好有個照應的。」。
聽說三伯家的幾個兒子不是秀才就是舉人,陳敬濟肅然起敬,朝小二拱手做禮。他真的一點兒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商人打扮的阿兄居然也是個舉人,這實在是人不可貌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