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晚上,霍香梅看過小孫子許文靖之後回到她跟許三郎的屋子,對正在算帳的許三郎道,「三郎,要不就讓阿爹親自去吧,多看顧點就是了。到點了就去住廬舍,去飯肆吃食,不要為了趕路錯過投宿和飯肆就好了。」。

  許三郎抬抬眉頭,「阿爹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犯病了,一不留神不知道衝散了,那就麻煩了。」。

  霍香梅說出自己的法子,「這次去找小弟,我也跟著去方便照顧阿爹……」。

  「你去?你去了兒媳婦能照顧好乖孫嗎?阿靖還那么小,大娃也跟著去了,家中就剩她跟小七兩個,小七還是個孩子呢!」許三郎不同意霍香梅的這個法子。

  本來沒甚麼的,可是許三郎這樣一說,霍香梅就忍不住矯情了。自己今年才三十多,卻是一個做奶奶的了。雖然孫子是很可愛,白白的,胖乎乎的,有時候看著他笑,霍香梅都忍不住會咬一口他的小腳丫。那真的是讓人甜到心窩裡了。可是這不代表自己就要進去帶大兒子帶孫子的無限循壞的生活中去啊……

  霍香梅知道就算過了十幾年的夫妻生活,許三郎還是一個古人,一個本土的男人,他的觀念里阿婆幫兒子帶孫子那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霍香梅並不想跟許三郎爭論這個,「可以請親家母過來幫忙帶一段時間的,大娃也留在家裡,順便幫忙照看前面商肆的買賣。另外,小七跟我們去。」。

  霍香梅在心裡暗暗吐糟,就那個親家母,如果說請她過來住一段時間,估計當天就會住進來了。

  這個親家母不是別人,正是里正李明偉的婦子李譚氏。當初不願意把李楠定給大娃,覺得大娃是長子,作為大婦子要承擔的責任不清,再加上還有五個小叔子和一個小姑子。就算那些小叔子小姑子的再好打交道,可是這將來人情的往來卻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情。所以心疼娘子的李譚氏不肯答應把李楠嫁給大娃。

  後來霍香梅見大娃一心想娶李楠,她也就覺得應該成全的。而許三郎又覺得李家真的是不錯的。按照以往的行情,這裡正家的娘子哪個不是嫁到藺縣上面的小富人家的。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秀才像雨後的韭菜一樣猛的抽高,估計想跟里正家結親的念頭都不敢有。所以對於能跟李家結親,許三郎是非常的樂見其成的。

  許三郎找了李明偉磨了很久,霍香梅也不停的遊說,估計大娃對李楠也使了勁,李譚氏的態度就慢慢的軟壞了。只是後來雖然答應了定親,卻要求得等兩年後才能成親,最好那時候大娃已經考取了舉人,大小登科。還好大娃並沒有讓眾人失望,倒是考取了舉人。

  只是這成親了,問題就來了。李楠小娘子是被寵著長大的,整天打交道的多是書籍,在這方面跟大娃很談得來。至於家務活,僅僅限於知道罷了。婚後的第一天,新婦洗手做羹。李譚氏不放心,居然在那天就上了許家的門,在霍香梅目瞪口呆的情況下,先是指點李楠如何做出一頓朝食,後來見指點得多了,李楠還是不中用,乾脆自己親自上陣了。

  做完朝食之後,李譚氏才離開許三郎家,也不說留下來吃個朝食。

  那頓朝食李楠的臉一直都是紅著的,許三郎是沉默不語的,霍香梅是悻悻的笑著的,霍老爹喝了幾口就下桌了,至於其他人都是埋頭只顧著吃,其實都是在磨著蒸餅,數著碗裡的米粒。

  不僅如此,因為許三郎家有吃午食的習慣,那個親家母李譚氏也是知道的,乾脆在李楠準備做午食的時候也趕了過來,晚食也一樣。

  婚後第二天,霍香梅讓李楠去招呼她那個阿娘,堂前的活還是她自己來就是了,她實在是受不住這個親家母了。

  以前李譚氏的阿公做里正的時候,霍香梅就沒跟她有多打交道。因為李譚氏看起來就不是很合群的樣子,霍香梅也懶得拿熱臉去貼冷屁股了。再後來她漢子李明偉做了里正了,而霍香梅一家都是長住在藺縣了,這打交道啥的一般都是漢子出面的了,那霍香梅跟李譚氏也僅僅是個見面的面子情罷了,談不上深交,跟王李氏、許王大荷、白水芹她們那是沒法比的。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李譚氏是這樣的人。

  ……

  可是晚上跟許三郎躺在一個炕上說說家常的時候,許三郎卻指出了李譚氏的可能存在的另外一個意思,「那李家的在新婦子婚後的第一天就上門如此做法,除了擔心自家娘子做不好之外,還有一種意思,那就是做給你這個阿婆看的。我家娘子在家是嬌養著的,家務活啥的並不多做,現在嫁到你家卻是要做牛做馬的,當初我並不滿意這門親事,只是拗不過孩子。既然如此,那你就該善待我家娘子,那啥做家務活的就能省就省了吧。否則我這個做親家母的天天上門幫忙著,你樂意?所以說你最後自己接過堂前的活,那很可能就是稱了她的意了……」。

  霍香梅聽得目瞪口呆,她完全沒有想到這裡面的道道,就是單純的覺得一個阿娘的對個娘子的關心有點過了罷了,「三郎,你想多了吧?親家母應該不是這樣的人的啊。」。

  許三郎哼哼了兩聲,「你不相信?那就等著瞧,到時候別說我沒有提醒過你。」。許三郎對自家婆娘對上李家的覺得完全沒有勝算,自家這個雖然平時看起來很沉穩,很謹慎,待人接物方面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往往做得很讓人放心。可是這一說到人與人之間的小溝溝,她就是拍馬都追不上李家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