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或許連那趾高氣昂的三皇姐也沒有想到,她本意是想讓母后罰我不尊之罪,怎料卻讓我瞧見了她生母是如何被人活活氣死。」
「可憐三皇姐這些年,還與有那幕後黑手一直交好。當真蠢不自知!」
「你是說貴妃謀害了文淳皇后?」太后微怔,下意識地看向端坐在一旁的天家。
她知曉顧珏經不起挑撥,卻不想他還是個悶葫蘆。這麼重要的事,竟然藏到了現在。
「皇祖母莫急。」
顧珏冷哼一聲,看向天家,「雖說兒臣厭惡戚貴妃,但當時出言相激,氣死文淳皇后的卻並非此人。」
「你言下之意,是指嫻妃?」天家淡淡接話,那雙鳳眸冷靜又銳利盯住滿目猖狂之色的顧珏。
「果然,父皇還是知情的,不然也不會在眾多嬪妃之中,第一個就想到了她。」
「嫻妃?」太后面上詫異,「陛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皇祖母,此事畢竟涉及皇家隱秘。」顧珏幽幽瞥了眼旁邊安靜坐著的裴衡止,「有外人在.」
「玉璋替孤立下過汗馬功勞,算不得外人。」天家一揚手,「休得再顧左右而言他,皇后病逝,豈容你一小兒在此胡說八道。再拿不出些實證來,就好好去宗人府領罰!」
「既然父皇和皇祖母都不介意,那兒臣也沒什麼好顧忌的。」顧珏唇角一斜,笑得沒正行,「要說這嫻妃也是厲害,想當初她不過與先皇后說了兩字,就激得母后氣都喘不勻。」
「皇祖母定然好奇她說了什麼吧。」顧珏伸手在空中比劃了幾下,看得天家臉色幾變,又極快地鎮定下來。
「想來父皇是信了兒臣一半。」
顧珏揉了揉自己的膝蓋,笑道,「兒臣還記得嫻妃曾直言,文淳皇后引狼入室,挑了個膽大包天敢糊弄皇室血脈之人協理六宮。」
「當初兒臣年幼,卻也知曉這幾字的意義。」
「僅憑這幾字就斷言戚貴妃並非你生母,翎宣不覺得有些草率麼?」太后微微嘆了口氣,伸手將佛珠往腕上串了串,「你那會年少不知事,會將嫻妃無稽之言當真,也是常情。」
她眼神中隱隱有憐憫之色,面上更是做足了十分可惜,「阿彌陀佛,造孽喲。」
顧珏早就知曉今日事敗,不會有好結果。這些年他一直裝軟弱,謹小慎微的活了十來歲,此刻哪裡還能再忍,揚聲與沉默不語的天家喊道,「父皇,兒臣還有人證!」
他語調激昂,接連補充道,「這些年來,兒臣一直在收集戚貴妃混淆皇家血脈的證據。太醫院眾人,亦難辭其咎!」
「陛下,此事哀家也有句話要說。」
太后輕輕抬手,示意萬松按住神情激動的顧珏,「想當初戚貴妃還是戚嬪的時候,她臨產之時,前往玉漱宮的一眾醫者可都是陛下親自指派,貴妃便是再本事,也不可能提前知曉陛下會派哪位御醫前去,不是麼?」
她這話說得一點沒錯。
擱在屏風前的香爐裊裊生煙,淡淡的沉水香縈繞在內殿。
「母后言之有理。」天家微微頷首,看向顧珏,「你那人證現在何處?」
顧珏揚眉,「就在內山隨行人員里。」他淺淺一笑,「他便是昨還給父皇請過脈的齊院判。」
「齊瑞?」天家皺眉。
太后略略瞥過一旁面容平淡的裴衡止,腕上的佛珠轉了轉,也看起了好戲。
被召來的齊瑞早就有所準備,剛剛跪下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搶先認了罪。
「陛下,臣當初也是受戚貴妃脅迫。」齊瑞以臉伏地,哆哆嗦嗦認了罪,他眼神黯淡,似是陷入了十幾年前那場往事。
當初的齊瑞與馮正年紀尚輕,都只是初入太醫院的小小御醫。因醫術高超,得天家臨行欽點,隨侍待產嬪妃身側。
齊瑞還記得去玉漱宮的那一天,天空一早便灰濛濛的。
宮裡正殿主位是即將臨盆的戚嬪,偏殿裡住著的,好巧不巧,便是與她極為容貌相像而得聖寵的阮姑姑。
因她承恩有孕,故而不可再留在御前伺候。文淳皇后又一直身子不好,便先將人安排進了玉漱宮。他去的時候,偏殿的阮姑姑卻不知是何原因,提前動了胎氣。
一時之間,整個玉漱宮忙得是人仰馬翻。熱水喝和棉布源源不斷送進殿內。
正殿外,還守著一早就領了聖意的馮正。不過,他亦看得出,此刻照顧偏殿的齊瑞早就六神無主。
「馮兄,這次你可得幫幫我!」齊瑞與馮正同一批進入太醫院,兩人私交甚好,這會他不敢再瞞,忙拉過馮正低道,「這阮姑姑身子笨重,我原以為是孩子太大,誰成想竟是個雙生子!」
「想我行醫不過三年,把脈問診不是什麼難事,可這接生.」齊瑞恨恨握拳。
「宮中的接生婆子呢?」馮正聽得疑惑,后妃生產,必然會有經驗豐富的接生婆隨侍,可聽他這話里的意思,馮正心下也有些疑惑,「你可上奏了陛下?」
「馮兄,你我同為御醫,哪裡能不懂這宮中規矩,我這差人報了不下五遍,到現在連個音都沒有。」齊瑞眉頭緊皺,與馮正又走遠了些,瞧了瞧四下,方又低道,「且她這胎象尚不足月,如今突然臨產,又與——」
他瞥了眼正殿,「只怕今日偏殿中是不會再來人了。」
「可憐三皇姐這些年,還與有那幕後黑手一直交好。當真蠢不自知!」
「你是說貴妃謀害了文淳皇后?」太后微怔,下意識地看向端坐在一旁的天家。
她知曉顧珏經不起挑撥,卻不想他還是個悶葫蘆。這麼重要的事,竟然藏到了現在。
「皇祖母莫急。」
顧珏冷哼一聲,看向天家,「雖說兒臣厭惡戚貴妃,但當時出言相激,氣死文淳皇后的卻並非此人。」
「你言下之意,是指嫻妃?」天家淡淡接話,那雙鳳眸冷靜又銳利盯住滿目猖狂之色的顧珏。
「果然,父皇還是知情的,不然也不會在眾多嬪妃之中,第一個就想到了她。」
「嫻妃?」太后面上詫異,「陛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皇祖母,此事畢竟涉及皇家隱秘。」顧珏幽幽瞥了眼旁邊安靜坐著的裴衡止,「有外人在.」
「玉璋替孤立下過汗馬功勞,算不得外人。」天家一揚手,「休得再顧左右而言他,皇后病逝,豈容你一小兒在此胡說八道。再拿不出些實證來,就好好去宗人府領罰!」
「既然父皇和皇祖母都不介意,那兒臣也沒什麼好顧忌的。」顧珏唇角一斜,笑得沒正行,「要說這嫻妃也是厲害,想當初她不過與先皇后說了兩字,就激得母后氣都喘不勻。」
「皇祖母定然好奇她說了什麼吧。」顧珏伸手在空中比劃了幾下,看得天家臉色幾變,又極快地鎮定下來。
「想來父皇是信了兒臣一半。」
顧珏揉了揉自己的膝蓋,笑道,「兒臣還記得嫻妃曾直言,文淳皇后引狼入室,挑了個膽大包天敢糊弄皇室血脈之人協理六宮。」
「當初兒臣年幼,卻也知曉這幾字的意義。」
「僅憑這幾字就斷言戚貴妃並非你生母,翎宣不覺得有些草率麼?」太后微微嘆了口氣,伸手將佛珠往腕上串了串,「你那會年少不知事,會將嫻妃無稽之言當真,也是常情。」
她眼神中隱隱有憐憫之色,面上更是做足了十分可惜,「阿彌陀佛,造孽喲。」
顧珏早就知曉今日事敗,不會有好結果。這些年他一直裝軟弱,謹小慎微的活了十來歲,此刻哪裡還能再忍,揚聲與沉默不語的天家喊道,「父皇,兒臣還有人證!」
他語調激昂,接連補充道,「這些年來,兒臣一直在收集戚貴妃混淆皇家血脈的證據。太醫院眾人,亦難辭其咎!」
「陛下,此事哀家也有句話要說。」
太后輕輕抬手,示意萬松按住神情激動的顧珏,「想當初戚貴妃還是戚嬪的時候,她臨產之時,前往玉漱宮的一眾醫者可都是陛下親自指派,貴妃便是再本事,也不可能提前知曉陛下會派哪位御醫前去,不是麼?」
她這話說得一點沒錯。
擱在屏風前的香爐裊裊生煙,淡淡的沉水香縈繞在內殿。
「母后言之有理。」天家微微頷首,看向顧珏,「你那人證現在何處?」
顧珏揚眉,「就在內山隨行人員里。」他淺淺一笑,「他便是昨還給父皇請過脈的齊院判。」
「齊瑞?」天家皺眉。
太后略略瞥過一旁面容平淡的裴衡止,腕上的佛珠轉了轉,也看起了好戲。
被召來的齊瑞早就有所準備,剛剛跪下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搶先認了罪。
「陛下,臣當初也是受戚貴妃脅迫。」齊瑞以臉伏地,哆哆嗦嗦認了罪,他眼神黯淡,似是陷入了十幾年前那場往事。
當初的齊瑞與馮正年紀尚輕,都只是初入太醫院的小小御醫。因醫術高超,得天家臨行欽點,隨侍待產嬪妃身側。
齊瑞還記得去玉漱宮的那一天,天空一早便灰濛濛的。
宮裡正殿主位是即將臨盆的戚嬪,偏殿裡住著的,好巧不巧,便是與她極為容貌相像而得聖寵的阮姑姑。
因她承恩有孕,故而不可再留在御前伺候。文淳皇后又一直身子不好,便先將人安排進了玉漱宮。他去的時候,偏殿的阮姑姑卻不知是何原因,提前動了胎氣。
一時之間,整個玉漱宮忙得是人仰馬翻。熱水喝和棉布源源不斷送進殿內。
正殿外,還守著一早就領了聖意的馮正。不過,他亦看得出,此刻照顧偏殿的齊瑞早就六神無主。
「馮兄,這次你可得幫幫我!」齊瑞與馮正同一批進入太醫院,兩人私交甚好,這會他不敢再瞞,忙拉過馮正低道,「這阮姑姑身子笨重,我原以為是孩子太大,誰成想竟是個雙生子!」
「想我行醫不過三年,把脈問診不是什麼難事,可這接生.」齊瑞恨恨握拳。
「宮中的接生婆子呢?」馮正聽得疑惑,后妃生產,必然會有經驗豐富的接生婆隨侍,可聽他這話里的意思,馮正心下也有些疑惑,「你可上奏了陛下?」
「馮兄,你我同為御醫,哪裡能不懂這宮中規矩,我這差人報了不下五遍,到現在連個音都沒有。」齊瑞眉頭緊皺,與馮正又走遠了些,瞧了瞧四下,方又低道,「且她這胎象尚不足月,如今突然臨產,又與——」
他瞥了眼正殿,「只怕今日偏殿中是不會再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