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但蘇宛菱知道,高巍奕被剝奪太子之位是遲早的事,或許皇上能留他一條性命,畢竟他是親生兒子。
馬車終於回了譚府,府中已經被蘇府調來的下人整理灑掃了,蘇宛菱身邊的丫鬟青荷正端著一盆水擦拭大門。
車上的人下了來後,蘇宛菱命人將譚母攙扶進去,又趕緊派人去請大夫來。
譚叢有話要與譚玉書談,二人便回了書房。
蘇宛菱正在忙碌府上的事,青荷悄悄湊過來:「小姐,您知道咱們蘇家要有喜事了麼?」
「什麼喜事?」
這幾天她一直忙碌,都未曾去探望過家裡。
青荷道:「老爺給大小姐議親了,是郗英小姐的哥哥,郗延將軍。」
蘇宛菱先是驚訝了一瞬,但很快又明白過來,之前父親拒絕蘇府與郗家聯親,是因為郗家是武官,而三皇子是軍隊出身,蘇府是太子一派,當然不能與郗家結成姻親,而如今太子落敗,蘇家又要想盡辦法靠向三皇子,與武官聯姻,自然是最好的。
更何況郗家地位高崇,又在祭典上救過陛下。
蘇宛菱對父親這種利用女兒聯姻來維繫家族的方式並不喜歡,但她知道郗延將軍是一個值得阿姐託付的人,倒也為她高興。
「家裡有喜事了,真好。」她喃喃道。
***
又過了一個月,阿姐的婚期定了下來,而高巍奕的處置也下來了,他被剝奪了太子之位,趕去了偏遠的安城封地,那裡是非常窮困的海邊小城,周圍沒有其他接壤國家,即便他想再東山再起,也是困難的。
耿平侯府因為一直為太子求情,也被一同趕出了京都城,去安城陪同高巍奕了。
他們離城的那一日,京都城正好舉辦了蘇柔淑的婚事。
長街中,一支紅色的嫁娶隊伍正從城門下迎出,青驄馬、金鏤鞍,玉輪車、龍子幡,長長的隊伍像盤龍一樣從裡面出來,飛灑著漫天金紙,繞著許多討食的孩童,還有嬉嬉笑笑的媒婆喜娘,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什麼人成親?這麼大陣仗?」
「聽說是蘇府的那個大小姐,就是原本是許給太子但太子妃的。」
「是那家的小姐啊?幸虧沒嫁給太子……要不然……」
「聽說這大小姐嫁給了郗延將軍,所以迎親隊才如此浩大。」
「那真是嫁的好啊。」
街邊的人擁擠著說著話,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說話的光景,有另一支隊伍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京都城,那隊伍的馬車中,坐著的,正是他們口中議論的前太子高巍奕。
他們的馬車離開了京都城,走在了蔓延的官道上。
高巍奕叫停了車,他緩緩走了下來,身後漫漫黃沙中屹立的都城,斜陽懸掛在半空之巔,灑下的顏色如金光,延伸到城牆上。
許是他站得太久,有一名侍衛上前來:「殿下,我們該走了。」
「嗯。」高巍奕淡淡應了一聲,他收了眸光,轉回了身,「啟程吧。」
……
蘇柔淑的喜事很隆重,蘇宛菱來蘇府幫忙,譚玉書也在。
送了新娘上了花轎後,她與譚玉書立在蘇府的門口,滿地都是鞭炮留下的紙屑,還有紛飛的煙火在他們身後響徹,將他們的身影都染上了緋紅。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遠處,跟隨著嫁娶的隊伍,有年長者一路隨行,一路為新婚夫婦念誦誓詞。
聲音縹緲悠遠,仿佛穿過天空,也盤桓在他們身邊。
譚玉書伸手將蘇宛菱抱在了懷中,蘇宛菱倚靠在他胸口,他柔軟的青絲滑落下來,慢慢落在她的身前,她感受著他的心跳:「以後,萬事都會順遂了,對嗎?」
「我在這裡。」譚玉書輕柔道。
「我會護著所有人,一直幸福安康,平安順遂。」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支持到最後,還有一篇番外,晚上的時候會發出。
第101章 番外
五年後, 一輛馬車駛過京都城的青石地面,車簾內有一隻小手伸了出來,探出了一個小小腦袋:「阿爹, 還沒到嗎?妹妹又在哭了, 娘親哄不住她。」
馬車立刻停下,譚玉書轉身鑽入了車廂中。車廂里,蘇宛菱抱著懷中一個女嬰,哄了半天也不見好,正急得焦頭爛額。
譚玉書見她這副樣子,實在有些無奈, 他伸手接過,一會兒就把女娃給哄好了。女娃睜著大大的眼睛,小手伸著抓著玩他的頭髮, 格外開心。蘇宛菱滿臉心酸:「這孩子一點兒都不乖,乾脆扔了算了。」
邊上的小小人瞪大了眼睛, 難以置信看著自己的娘:「娘親,你要丟了妹妹?!」
不乖就要被丟掉, 那他以前是不是差點也要被丟出去了?!
譚玉書知道蘇宛菱只是抱怨,抬手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別聽你母親瞎說, 她嚇唬你妹妹呢。」
蘇宛菱著實不會帶小孩,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 是由譚母養到如今這麼大的,後來生了妹妹後, 譚母身體不太好,便由蘇宛菱帶,可她似乎實在不擅長,孩子一抱到她手上老是哭, 而且怎麼哄都哄不好。
反倒是譚玉書擅長哄孩子,小女兒一到他的手裡就變得乖巧起來,安安靜靜的。
邊上站著的三歲小小人看著父親懷中的妹妹還紅著眼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妹妹的眼睛都哭丑了。」
馬車終於回了譚府,府中已經被蘇府調來的下人整理灑掃了,蘇宛菱身邊的丫鬟青荷正端著一盆水擦拭大門。
車上的人下了來後,蘇宛菱命人將譚母攙扶進去,又趕緊派人去請大夫來。
譚叢有話要與譚玉書談,二人便回了書房。
蘇宛菱正在忙碌府上的事,青荷悄悄湊過來:「小姐,您知道咱們蘇家要有喜事了麼?」
「什麼喜事?」
這幾天她一直忙碌,都未曾去探望過家裡。
青荷道:「老爺給大小姐議親了,是郗英小姐的哥哥,郗延將軍。」
蘇宛菱先是驚訝了一瞬,但很快又明白過來,之前父親拒絕蘇府與郗家聯親,是因為郗家是武官,而三皇子是軍隊出身,蘇府是太子一派,當然不能與郗家結成姻親,而如今太子落敗,蘇家又要想盡辦法靠向三皇子,與武官聯姻,自然是最好的。
更何況郗家地位高崇,又在祭典上救過陛下。
蘇宛菱對父親這種利用女兒聯姻來維繫家族的方式並不喜歡,但她知道郗延將軍是一個值得阿姐託付的人,倒也為她高興。
「家裡有喜事了,真好。」她喃喃道。
***
又過了一個月,阿姐的婚期定了下來,而高巍奕的處置也下來了,他被剝奪了太子之位,趕去了偏遠的安城封地,那裡是非常窮困的海邊小城,周圍沒有其他接壤國家,即便他想再東山再起,也是困難的。
耿平侯府因為一直為太子求情,也被一同趕出了京都城,去安城陪同高巍奕了。
他們離城的那一日,京都城正好舉辦了蘇柔淑的婚事。
長街中,一支紅色的嫁娶隊伍正從城門下迎出,青驄馬、金鏤鞍,玉輪車、龍子幡,長長的隊伍像盤龍一樣從裡面出來,飛灑著漫天金紙,繞著許多討食的孩童,還有嬉嬉笑笑的媒婆喜娘,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什麼人成親?這麼大陣仗?」
「聽說是蘇府的那個大小姐,就是原本是許給太子但太子妃的。」
「是那家的小姐啊?幸虧沒嫁給太子……要不然……」
「聽說這大小姐嫁給了郗延將軍,所以迎親隊才如此浩大。」
「那真是嫁的好啊。」
街邊的人擁擠著說著話,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說話的光景,有另一支隊伍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京都城,那隊伍的馬車中,坐著的,正是他們口中議論的前太子高巍奕。
他們的馬車離開了京都城,走在了蔓延的官道上。
高巍奕叫停了車,他緩緩走了下來,身後漫漫黃沙中屹立的都城,斜陽懸掛在半空之巔,灑下的顏色如金光,延伸到城牆上。
許是他站得太久,有一名侍衛上前來:「殿下,我們該走了。」
「嗯。」高巍奕淡淡應了一聲,他收了眸光,轉回了身,「啟程吧。」
……
蘇柔淑的喜事很隆重,蘇宛菱來蘇府幫忙,譚玉書也在。
送了新娘上了花轎後,她與譚玉書立在蘇府的門口,滿地都是鞭炮留下的紙屑,還有紛飛的煙火在他們身後響徹,將他們的身影都染上了緋紅。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遠處,跟隨著嫁娶的隊伍,有年長者一路隨行,一路為新婚夫婦念誦誓詞。
聲音縹緲悠遠,仿佛穿過天空,也盤桓在他們身邊。
譚玉書伸手將蘇宛菱抱在了懷中,蘇宛菱倚靠在他胸口,他柔軟的青絲滑落下來,慢慢落在她的身前,她感受著他的心跳:「以後,萬事都會順遂了,對嗎?」
「我在這裡。」譚玉書輕柔道。
「我會護著所有人,一直幸福安康,平安順遂。」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支持到最後,還有一篇番外,晚上的時候會發出。
第101章 番外
五年後, 一輛馬車駛過京都城的青石地面,車簾內有一隻小手伸了出來,探出了一個小小腦袋:「阿爹, 還沒到嗎?妹妹又在哭了, 娘親哄不住她。」
馬車立刻停下,譚玉書轉身鑽入了車廂中。車廂里,蘇宛菱抱著懷中一個女嬰,哄了半天也不見好,正急得焦頭爛額。
譚玉書見她這副樣子,實在有些無奈, 他伸手接過,一會兒就把女娃給哄好了。女娃睜著大大的眼睛,小手伸著抓著玩他的頭髮, 格外開心。蘇宛菱滿臉心酸:「這孩子一點兒都不乖,乾脆扔了算了。」
邊上的小小人瞪大了眼睛, 難以置信看著自己的娘:「娘親,你要丟了妹妹?!」
不乖就要被丟掉, 那他以前是不是差點也要被丟出去了?!
譚玉書知道蘇宛菱只是抱怨,抬手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別聽你母親瞎說, 她嚇唬你妹妹呢。」
蘇宛菱著實不會帶小孩,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 是由譚母養到如今這麼大的,後來生了妹妹後, 譚母身體不太好,便由蘇宛菱帶,可她似乎實在不擅長,孩子一抱到她手上老是哭, 而且怎麼哄都哄不好。
反倒是譚玉書擅長哄孩子,小女兒一到他的手裡就變得乖巧起來,安安靜靜的。
邊上站著的三歲小小人看著父親懷中的妹妹還紅著眼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妹妹的眼睛都哭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