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成未暗暗拉住她的手,語氣肯定地說:「你放心,是我帶你回來的,我一定護你到底。」

  -

  昏迷了三天三夜後,永明帝終於醒了。

  醒來後的第二天,永明帝便在金鑾殿召集了文武大臣議事。

  李成未和李潤先也在內,蘇金枝不可避免的也跟著李成未來到了金鑾殿上,自然也引來了不少好奇震驚的目光和議論紛紛。

  永明帝面色蒼白的歪在龍椅上,開門見山道:「朕打算御駕親征。」

  群臣聞言,齊齊下跪喊道:「陛下,萬萬不可,保證龍體要緊啊。」

  永明帝看了一眼杵在群臣前頭的李成未夫婦倆,嘆了一下氣道:「朕知道龍體要緊,可是叛軍害我兒慘死,又連奪六座城池,如今軍中群龍無首,若朕不親征,只怕軍心一蹶不振。」

  群臣一聽這話頓時明白了永明帝的用意,陳宰輔立即奏請道:「陛下病體未愈,萬不能長途跋涉,但叛軍委實囂張,確實需要一位能代替陛下聲望的人出征安撫軍心,所以老臣懇請陛下,應該再派一位皇子替陛下出征。」

  陳宰輔話音一落,群臣全體附議:「懇請陛下派一位皇子替陛下出征。」

  在這金鑾殿上的只有兩個皇子,李潤先腿有殘疾,根本不能出征,群臣如此奏請那就是在逼李成未自行請命。

  永明帝看著李成未不說話。

  所有的人都看著李成未。

  蘇金枝也看向李成未,她私心裡不想李成未答應,因為他一旦答應出征,那就代表著要和大師兄決戰。

  大師兄和李成未,她一個也不想出事。

  李成未卻看也不看她,舉步越前一步,朝著永明帝拱手,鄭重請命道:「兒臣,願替父皇出征。」

  「好,好,太好了。」永明帝大喜過望地拍了拍膝蓋,連忙朗聲道,「來人,賜慶王尚方寶劍,以後慶王只要持此劍便如朕親臨,凡事皆可先斬後奏。」

  一出金鑾殿,蘇金枝忙拉住李成未問:「你為什麼要請命出征?」

  李成未挑了下眉頭,似笑非笑地問:「怎麼,怕我輸?」

  「這不是輸不輸的問題。」

  李成未轉頭看著遠處道:「那你就是擔心他會輸。」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較真這個,蘇金枝道:「你不是不想當皇帝嗎,為什麼還要請命出征?」只有想立戰功,想爭權奪利的人才會想著去打仗。

  李成未偏頭,定定地凝望著蘇金枝,深不可測地勾了勾唇,「自然是為了你。」

  回到慈寧宮後,太后已經得知了金鑾殿上的事情,劈頭就質問李成未:「誰讓你自請出征的?」

  李成未反問:「我不出征,他會要端王去?」

  太后氣息一滯,她自然知道永明帝不會派李潤先去,但是永明帝的身體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萬一有個好歹,李成未人在外面,對這裡的一切就鞭長莫及了。

  「你知不知你這一走,端王隨時都會捷足先登?」

  李成未意味深長地說:「那就要看皇祖母的本事了。」

  太后抿唇不語,半晌後,她瞥了一眼蘇金枝,道:「你去可以,但慶王妃留下。」

  李成未伸出手腕,抖了抖鐵鏈道:「皇祖母只要能斬得斷這玄鐵特質的鐵鏈,我就讓她留下。」

  太后看著鐵鏈目光閃了閃,然後嘆了一口氣。

  她心知李成未既然這樣說了,那這鐵鏈肯定是斬不斷了,李成未太過離經叛道,不好掌控,她原想留下蘇金枝用來控制李成未,看來只能作罷了。

  -

  永明帝像是生怕李成未反悔,從神京外駐紮的親衛軍里抽調出十萬人,命令李成未三日後就出發。

  大家都知道,李成未就是一無法掌控的瘋皇子,文不成武不就,派他去前線並不是真的讓他去指揮軍隊打仗,而是讓他坐鎮,振奮軍心的。

  畢竟對面坐鎮的是傳言中宣文帝遺子,舉著為父報仇的旗幟,多少有些名正言順,他們就需要一個能夠壓制對方的『正義』的皇室血脈。

  而此前六皇子之所以會死在戰場上,不是因為他立功心切,又輕敵冒進,被人慫恿著孤軍深入,又中了敵方的圈套,這才丟了性命。

  不過朝廷這邊雖然失去了先頭軍隊,但大軍還在,又有杜老將軍坐鎮,帶領剩餘的軍隊且戰且退,退到了淮江後,就以淮江為界布下防線,終於將起義軍攔在了淮江以南。

  李成未到達淮江大營時,看見的就是雙方八百里連營,對峙淮江的情景。

  李成未帶著一路上神不守舍的蘇金枝進入帥帳時,杜老將軍正帶著副將在帳中等候。

  杜老將軍見李成未生的弱不禁風,身邊還用鐵鏈拴著一個小白臉,那表情頓時一言難盡。

  心裡想著,這朝廷怕是又派了一個送死的皇子來,心裡不由得唉聲嘆氣起來。

  杜老將軍原想和李成未探討一下當下的局勢,但見蘇金枝喉頭平滑,一看竟然是個女兒身,頓時什麼心情都沒了,草草的寒暄了幾句就帶著副將憂心忡忡地離開了。

  李成未見蘇金枝眉頭緊鎖,忍不住酸道:「怎麼,還在擔心你的大師兄?」

  蘇金枝無力地瞥了他一眼,似乎不想再聊這個話題。

  李成未冷哼著說:「不過這回誰死在誰前面……就未可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