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天底下怕是沒有比盛昔微更好哄的人了。
不過等他將人哄好,盛昔微又小聲與他喃喃了一句:「不過殿下,我說真的,要是清輝道長在就好了,說不定能解我們心中的疑惑呢。」
佛家和道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信仰與體系,而她和蕭熠的這樁姻緣里,卻是有佛又有道,那也應該兩頭都問問嘛。
盛昔微不經意的一句呢喃叫蕭熠聽進了心裡,覺得不無道理。
不過清輝道長也是一個世外高人,小時候給盛昔微看過命那都是純屬偶然了,就像當初皇上派人找雲遊四海的明悟主持一樣,這清輝道長怕是也得有緣才能再見到了。
雖說也可以找其他的道長問問,但得道與否到底還是天差地別的,可能很難問出什麼有用的來。
這件事蕭熠只是記在了心裡,卻還沒來得及去做,因為再過不到一個月就是周國使臣來京的日子了,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去忙。
而另一邊的昭和宮裡,一如往日一般安靜。
天色已近傍晚,太后正在用晚膳。
虹芝在一旁伺候著,邊給太后布菜邊低聲在她耳邊道:「娘娘,成安說東宮尚無動靜,太醫院那邊,近日東宮給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診平安脈的太醫都沒說有什麼異常。」
太后聽了,執箸的手一頓,微微蹙了蹙眉頭。
片刻後,她低嘆一聲:「罷了,本也只是當初臨時想的法子,章先生有消息了麼?」
虹芝搖頭:「娘娘,還未找到。」
太后斂眸,將眼裡的神色掩下,低聲吩咐:「去給熹蘭宮遞消息吧,一切按當初信上吩咐的去做。」
「是,娘娘。」
虹芝輕聲應下,接下來主僕二人便沒有再多說什麼,這一餐晚膳用的比往日都要安靜。
太后並沒有吃多少便讓人將桌子撤了,她緩緩起身,虹芝立刻伸出手讓她搭著,太后便扶著她的手走到了窗邊。
外頭是以昭和宮被打理的生機盎然的院子。
早春時節植物都開始抽出嫩芽,翠綠的顏色鮮活好看,可太后卻沉著目光,並不被這滿園的生機所打動。
她心裡在想著的東宮的事。
那盛昔微到底是何種命格,竟然能一而再的破了她的局?
很早的時候聖旨剛下時,太后其實找人算過盛昔微的命格,但到底是普通道士,推算不出什麼,除了知道這個姑娘比起別人格外倒霉一些再無其他。
這件事還需要道士麼?整個元京城的人都知道。
但是天下倒霉之人也不止她一個,何故明悟主持就會選中她……
太后皺著眉頭想不清其中因果,如今章先生下落不明,盛昔微又懷上了身孕,水仙之計也未能起作用,她沒有時間再做迂迴的打算,要用上鋌而走險的這條路子了。
-
離著周國使臣來京的日子越近,蕭熠就越忙碌。
京里各方各處都做了調整,巡防的兵力也加強了,街市也重新歸整過,百姓們看著元京府衙門口的告示也知道了過幾日有外國使臣來訪,在這方面身為都城百姓的他們還是很拎得清的。
五月初三巳時末,周國使臣的隊伍抵達元京城門口,鴻臚寺卿親自接了人然後便迎進了早先就安排好的住處,一個元京城北的皇家別院。
這是因為使臣隨行還有家眷,所以便先去別院安頓了。
此次周國來訪的使臣姓裴,隨行的是夫人和兩個女兒。
周國的國風較大胤更為開放,姑娘家出遠門是時常有的事情,因此周國的女孩性子都比較外放張揚。
這邊裴使臣安頓好後便馬不停蹄的進宮面見璟帝了,與他一同進宮的還有一名年輕瘦高的男子,他只道是他的副手。
璟帝與朝中幾位重臣在和政殿接見周國來使,蕭熠也在場。
他的目光從裴使臣身後那名微微垂首的瘦高男人身上掠過,突然停住,不動聲色的打量了片刻。
這個男人跟在裴使臣身後一路進了和政殿,雖然目光低垂,但脊背筆挺,不像只是一個副手。
蕭熠從他父皇的眼裡看到了同樣的神色,但璟帝只像沒注意到似的,繼續與裴使臣談笑風生。
今日其實只是見一面互相試探,兩國能不能達成合作的貿易往來還要看之後具體的提出的條款合約。
約莫一個時辰後,裴使臣一行人離開和政殿,蕭熠與皇上單獨說了些事情,然後才回到東宮。
進了閒庭院的大書房,他叫來了阿竹,吩咐下去:「派人去打聽打聽周國那邊最近國內的動靜,儘快拿到消息。」
「是,殿下。」
阿竹很快領命下去,而剛剛出宮到了別院的裴使臣也進了屋,跟著一起的還有那個年輕的副手。
關上房門,裴使臣面上的神情馬上就變了。
他恭恭敬敬的朝年輕男人行了禮,叫了一聲:「王爺。」
年輕瘦高的男人五官長得也算俊秀,但那雙眼睛裡總有一絲精明的算計。
他的神色有些玩世不恭,一撩衣袍坐上了主位,緩緩道:「大胤國不愧是泱泱大國,剛剛拜見的那位帝王身上的魄力驚人,他身後的太子氣質卻截然不同,但都不可小覷。」
裴使臣應了一聲「是」,又說到了此次來大胤的主要目的:「我們此次主要是為了邊境貿易往來的物資及貿易稅來與大胤商談,可否就按照之前在國內確定的條款來周旋?」
不過等他將人哄好,盛昔微又小聲與他喃喃了一句:「不過殿下,我說真的,要是清輝道長在就好了,說不定能解我們心中的疑惑呢。」
佛家和道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信仰與體系,而她和蕭熠的這樁姻緣里,卻是有佛又有道,那也應該兩頭都問問嘛。
盛昔微不經意的一句呢喃叫蕭熠聽進了心裡,覺得不無道理。
不過清輝道長也是一個世外高人,小時候給盛昔微看過命那都是純屬偶然了,就像當初皇上派人找雲遊四海的明悟主持一樣,這清輝道長怕是也得有緣才能再見到了。
雖說也可以找其他的道長問問,但得道與否到底還是天差地別的,可能很難問出什麼有用的來。
這件事蕭熠只是記在了心裡,卻還沒來得及去做,因為再過不到一個月就是周國使臣來京的日子了,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去忙。
而另一邊的昭和宮裡,一如往日一般安靜。
天色已近傍晚,太后正在用晚膳。
虹芝在一旁伺候著,邊給太后布菜邊低聲在她耳邊道:「娘娘,成安說東宮尚無動靜,太醫院那邊,近日東宮給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診平安脈的太醫都沒說有什麼異常。」
太后聽了,執箸的手一頓,微微蹙了蹙眉頭。
片刻後,她低嘆一聲:「罷了,本也只是當初臨時想的法子,章先生有消息了麼?」
虹芝搖頭:「娘娘,還未找到。」
太后斂眸,將眼裡的神色掩下,低聲吩咐:「去給熹蘭宮遞消息吧,一切按當初信上吩咐的去做。」
「是,娘娘。」
虹芝輕聲應下,接下來主僕二人便沒有再多說什麼,這一餐晚膳用的比往日都要安靜。
太后並沒有吃多少便讓人將桌子撤了,她緩緩起身,虹芝立刻伸出手讓她搭著,太后便扶著她的手走到了窗邊。
外頭是以昭和宮被打理的生機盎然的院子。
早春時節植物都開始抽出嫩芽,翠綠的顏色鮮活好看,可太后卻沉著目光,並不被這滿園的生機所打動。
她心裡在想著的東宮的事。
那盛昔微到底是何種命格,竟然能一而再的破了她的局?
很早的時候聖旨剛下時,太后其實找人算過盛昔微的命格,但到底是普通道士,推算不出什麼,除了知道這個姑娘比起別人格外倒霉一些再無其他。
這件事還需要道士麼?整個元京城的人都知道。
但是天下倒霉之人也不止她一個,何故明悟主持就會選中她……
太后皺著眉頭想不清其中因果,如今章先生下落不明,盛昔微又懷上了身孕,水仙之計也未能起作用,她沒有時間再做迂迴的打算,要用上鋌而走險的這條路子了。
-
離著周國使臣來京的日子越近,蕭熠就越忙碌。
京里各方各處都做了調整,巡防的兵力也加強了,街市也重新歸整過,百姓們看著元京府衙門口的告示也知道了過幾日有外國使臣來訪,在這方面身為都城百姓的他們還是很拎得清的。
五月初三巳時末,周國使臣的隊伍抵達元京城門口,鴻臚寺卿親自接了人然後便迎進了早先就安排好的住處,一個元京城北的皇家別院。
這是因為使臣隨行還有家眷,所以便先去別院安頓了。
此次周國來訪的使臣姓裴,隨行的是夫人和兩個女兒。
周國的國風較大胤更為開放,姑娘家出遠門是時常有的事情,因此周國的女孩性子都比較外放張揚。
這邊裴使臣安頓好後便馬不停蹄的進宮面見璟帝了,與他一同進宮的還有一名年輕瘦高的男子,他只道是他的副手。
璟帝與朝中幾位重臣在和政殿接見周國來使,蕭熠也在場。
他的目光從裴使臣身後那名微微垂首的瘦高男人身上掠過,突然停住,不動聲色的打量了片刻。
這個男人跟在裴使臣身後一路進了和政殿,雖然目光低垂,但脊背筆挺,不像只是一個副手。
蕭熠從他父皇的眼裡看到了同樣的神色,但璟帝只像沒注意到似的,繼續與裴使臣談笑風生。
今日其實只是見一面互相試探,兩國能不能達成合作的貿易往來還要看之後具體的提出的條款合約。
約莫一個時辰後,裴使臣一行人離開和政殿,蕭熠與皇上單獨說了些事情,然後才回到東宮。
進了閒庭院的大書房,他叫來了阿竹,吩咐下去:「派人去打聽打聽周國那邊最近國內的動靜,儘快拿到消息。」
「是,殿下。」
阿竹很快領命下去,而剛剛出宮到了別院的裴使臣也進了屋,跟著一起的還有那個年輕的副手。
關上房門,裴使臣面上的神情馬上就變了。
他恭恭敬敬的朝年輕男人行了禮,叫了一聲:「王爺。」
年輕瘦高的男人五官長得也算俊秀,但那雙眼睛裡總有一絲精明的算計。
他的神色有些玩世不恭,一撩衣袍坐上了主位,緩緩道:「大胤國不愧是泱泱大國,剛剛拜見的那位帝王身上的魄力驚人,他身後的太子氣質卻截然不同,但都不可小覷。」
裴使臣應了一聲「是」,又說到了此次來大胤的主要目的:「我們此次主要是為了邊境貿易往來的物資及貿易稅來與大胤商談,可否就按照之前在國內確定的條款來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