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她去常山院時,盛夫人也剛剛用完早飯,盛昔微走進屋裡,盛夫人見了她便招招手,溫柔的笑道:「笙笙怎麼這麼早過來了?」
盛昔微走到娘親身邊坐下,挽著她娘的手,微微仰起臉道:
「娘,我昨兒聽院裡的人說爹連夜出門,後半夜才回,是宮中發生什麼事了麼?」
盛夫人頓了一下,而後給身邊的張嬤嬤使了個眼色,張嬤嬤便帶著一眾下人出去了。
屋裡只剩下她們母女兩人,盛昔微隱約能察覺到昨夜怕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只見盛夫人面上的笑容斂了下去,輕輕嘆了口氣:「昨夜太子又陷入了昏迷,而這次連明相大師進宮施針都不管用了,皇上因此連夜招了幾個重臣進宮,想來就是商議此事。」
太子若是一直醒不來,那事情非同小可。
這消息是瞞還是不瞞,都要慎重。
「啊,」盛昔微忍不住輕呼一聲,追問道,「意思是一直到現在太子殿下都還未醒麼?」
盛夫人點了點頭。
盛昔微也一時沉默下來。
這是皇家的事,他們這些大臣的家眷本也是不該妄議的,只是如今太子昏迷不醒已不是小事,盛夫人讓盛昔微知道,也是為了避免日後在外頭出什麼差錯。
昨夜驟降大雨,今日也是陰天,外頭還有些濕漉漉的水汽,地上小小的水窪也還未完全乾透。
盛昔微窩在自家娘親懷裡,看著外頭灰濛濛的天,明明是初夏,風裡卻好似有幾分涼意,吹得人身上冷。
六月十一,太子蕭熠昏迷的第六日。
璟帝於今日開始停朝三日,將與太后一起前往恆安寺替太子祈福。
這幾日朝中事由暫交予心腹大臣王閣老、沈太傅、盛首輔三人商議,若遇加急奏摺可送往恆安寺。
恆安寺也已暫不接待香客,四周防衛部署嚴密,直到璟帝和太后祈福後回宮為止。
於是整個元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太子已昏迷多日,連明相大師都束手無策了。
太子蕭熠在百姓間的名聲很好,雖說一直多病,但他參朝這些年上書多條新政,皇上擇優採納,民眾的生活有許多改善。
前幾年元京突降大雪時,城郊忙著安置災民,太子也曾親自去往粥棚安撫。
在元京的百姓看來,蕭熠真真是個溫柔似謫仙般的人物。
是以此番璟帝與太后去往恆安寺後,京中許多人家也開始自發在家中替太子祈福。
祈求上蒼保佑,太子這次能逢凶化吉。
瑞國公府里,盛夫人也在府中的小佛堂里替太子祈福。
盛昔微在門口猶豫幾番才走進去,盛夫人見她神色有些彆扭,起身拉住她的手往外間走了幾步,而後摸了摸她的頭,低聲問:「笙笙這是怎麼了?」
盛昔微支支吾吾:「娘,就是,我也想為太子殿下祈福的,但……但我這運道,是不是還是別來祈福的好?」
第15章 賜婚(捉蟲)
盛昔微知道自己娘親每天會有一個時辰在小佛堂替太子祈福後便也想來了,但總是擔心自己的壞運氣會對太子殿下不好。
盛夫人見她皺著一張小臉,微微笑了一下:「這祈福全看心意,最重要的是心誠,真心希望殿下好起來,與運道有什麼關係,傻孩子。」
盛昔微聽後鬆了口氣:「這樣便好,那我便與娘親一道兒吧。」
盛夫人應下來,於是兩人又一起進了裡間的佛堂,盛昔微輕撩裙擺,在蒲團上規規矩矩的跪下,閉上眼睛雙手合十。
她在心裡默念,希望太子殿下能平安度過這個坎兒,早日醒來,若是殿下連身子也能好起來,那便是最好了。
盛昔微記著她娘說的話,心誠則靈,一連三天她都日日與盛夫人一起每天去小佛堂替太子祈福,只是三天後皇上與太后離開恆安寺回了宮中,太子還尚未醒來。
三日過後瑞國公也從恆安寺回了府,他沒有多說什麼,皇上已恢復早朝,一切重新按部就班起來,東宮卻靜的如一潭死水,壓抑的叫人心慌。
然而就在這日,伴隨著一匹快馬入宮,璟帝一直沉著的心終於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和政殿裡,他迫不及待的從桌前站起來,對下首跪著的黑衣侍衛道:「明悟大師已經回京了?此話當真?!」
「回皇上,千真萬確。屬下隨大師一起進京,大師往恆安寺去了,屬下便快馬入了宮中。」
「好!」璟帝迫不及待的走下龍椅,高聲吩咐道,「德壽,擺駕出宮,朕現在就去恆安寺!」
此時已近巳時末,天色已晚,但皇上的吩咐德壽不敢怠慢,更何況這還是與太子有關的事。
於是連夜擺駕,璟帝匆匆又去了恆安寺。
事情發生的突然,宮中誰也不知道,半個多時辰後璟帝便到了恆安寺的門口。
門口的僧人像是早就得了吩咐在這裡守著,見人來了便趕忙放行,引著去了後院主持住的屋子裡。
屋裡點了燭火,看起來溫暖平和,明悟主持剛剛回到寺廟,此刻卻已經在桌前擺好一盤棋,靜靜等著來人了。
見璟帝匆匆進屋,他摸了摸蓄的老長的鬍子,緩緩笑道:「皇上不必過於心急,先與老衲手談一局如何?」
明悟主持是大胤國的高僧,當年秋神醫曾言,太子的身子並不是普通頑疾,他無能為力,但皇上或許可以去恆安寺請教明悟大師。
盛昔微走到娘親身邊坐下,挽著她娘的手,微微仰起臉道:
「娘,我昨兒聽院裡的人說爹連夜出門,後半夜才回,是宮中發生什麼事了麼?」
盛夫人頓了一下,而後給身邊的張嬤嬤使了個眼色,張嬤嬤便帶著一眾下人出去了。
屋裡只剩下她們母女兩人,盛昔微隱約能察覺到昨夜怕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只見盛夫人面上的笑容斂了下去,輕輕嘆了口氣:「昨夜太子又陷入了昏迷,而這次連明相大師進宮施針都不管用了,皇上因此連夜招了幾個重臣進宮,想來就是商議此事。」
太子若是一直醒不來,那事情非同小可。
這消息是瞞還是不瞞,都要慎重。
「啊,」盛昔微忍不住輕呼一聲,追問道,「意思是一直到現在太子殿下都還未醒麼?」
盛夫人點了點頭。
盛昔微也一時沉默下來。
這是皇家的事,他們這些大臣的家眷本也是不該妄議的,只是如今太子昏迷不醒已不是小事,盛夫人讓盛昔微知道,也是為了避免日後在外頭出什麼差錯。
昨夜驟降大雨,今日也是陰天,外頭還有些濕漉漉的水汽,地上小小的水窪也還未完全乾透。
盛昔微窩在自家娘親懷裡,看著外頭灰濛濛的天,明明是初夏,風裡卻好似有幾分涼意,吹得人身上冷。
六月十一,太子蕭熠昏迷的第六日。
璟帝於今日開始停朝三日,將與太后一起前往恆安寺替太子祈福。
這幾日朝中事由暫交予心腹大臣王閣老、沈太傅、盛首輔三人商議,若遇加急奏摺可送往恆安寺。
恆安寺也已暫不接待香客,四周防衛部署嚴密,直到璟帝和太后祈福後回宮為止。
於是整個元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太子已昏迷多日,連明相大師都束手無策了。
太子蕭熠在百姓間的名聲很好,雖說一直多病,但他參朝這些年上書多條新政,皇上擇優採納,民眾的生活有許多改善。
前幾年元京突降大雪時,城郊忙著安置災民,太子也曾親自去往粥棚安撫。
在元京的百姓看來,蕭熠真真是個溫柔似謫仙般的人物。
是以此番璟帝與太后去往恆安寺後,京中許多人家也開始自發在家中替太子祈福。
祈求上蒼保佑,太子這次能逢凶化吉。
瑞國公府里,盛夫人也在府中的小佛堂里替太子祈福。
盛昔微在門口猶豫幾番才走進去,盛夫人見她神色有些彆扭,起身拉住她的手往外間走了幾步,而後摸了摸她的頭,低聲問:「笙笙這是怎麼了?」
盛昔微支支吾吾:「娘,就是,我也想為太子殿下祈福的,但……但我這運道,是不是還是別來祈福的好?」
第15章 賜婚(捉蟲)
盛昔微知道自己娘親每天會有一個時辰在小佛堂替太子祈福後便也想來了,但總是擔心自己的壞運氣會對太子殿下不好。
盛夫人見她皺著一張小臉,微微笑了一下:「這祈福全看心意,最重要的是心誠,真心希望殿下好起來,與運道有什麼關係,傻孩子。」
盛昔微聽後鬆了口氣:「這樣便好,那我便與娘親一道兒吧。」
盛夫人應下來,於是兩人又一起進了裡間的佛堂,盛昔微輕撩裙擺,在蒲團上規規矩矩的跪下,閉上眼睛雙手合十。
她在心裡默念,希望太子殿下能平安度過這個坎兒,早日醒來,若是殿下連身子也能好起來,那便是最好了。
盛昔微記著她娘說的話,心誠則靈,一連三天她都日日與盛夫人一起每天去小佛堂替太子祈福,只是三天後皇上與太后離開恆安寺回了宮中,太子還尚未醒來。
三日過後瑞國公也從恆安寺回了府,他沒有多說什麼,皇上已恢復早朝,一切重新按部就班起來,東宮卻靜的如一潭死水,壓抑的叫人心慌。
然而就在這日,伴隨著一匹快馬入宮,璟帝一直沉著的心終於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和政殿裡,他迫不及待的從桌前站起來,對下首跪著的黑衣侍衛道:「明悟大師已經回京了?此話當真?!」
「回皇上,千真萬確。屬下隨大師一起進京,大師往恆安寺去了,屬下便快馬入了宮中。」
「好!」璟帝迫不及待的走下龍椅,高聲吩咐道,「德壽,擺駕出宮,朕現在就去恆安寺!」
此時已近巳時末,天色已晚,但皇上的吩咐德壽不敢怠慢,更何況這還是與太子有關的事。
於是連夜擺駕,璟帝匆匆又去了恆安寺。
事情發生的突然,宮中誰也不知道,半個多時辰後璟帝便到了恆安寺的門口。
門口的僧人像是早就得了吩咐在這裡守著,見人來了便趕忙放行,引著去了後院主持住的屋子裡。
屋裡點了燭火,看起來溫暖平和,明悟主持剛剛回到寺廟,此刻卻已經在桌前擺好一盤棋,靜靜等著來人了。
見璟帝匆匆進屋,他摸了摸蓄的老長的鬍子,緩緩笑道:「皇上不必過於心急,先與老衲手談一局如何?」
明悟主持是大胤國的高僧,當年秋神醫曾言,太子的身子並不是普通頑疾,他無能為力,但皇上或許可以去恆安寺請教明悟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