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現在,他能安然無恙躺在這裡,肯定是她又救了自己,一如荒島之上。
其實,當日在荒島禁地之上,探春昏睡未醒時,他在山洞內無意發現了一株百年難得一見的靈草,傳聞包治百病,一直小心留著。
到現在,他發現,百年難得一見的靈草,比不上這樣一個鮮活的她。
探春醒後,剛走動房門,正巧碰到周瓊吩咐侍書,要煮什麼靈草給她。
她對此很是無奈,哪裡要喝什麼靈草,但是有個人,也許需要。
瀟湘館,翠竹遮映,入門處能看到一條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
黛玉正呆在後院,看著翠綠的芭蕉發愣。一旁的紫鵑,也知曉黛玉又是有心事了,悶在心裡,不說,更不敢多說什麼。
“林姐姐,你這裡好生清靜。”突然,有熟悉的女聲喚道。
林黛玉心下一驚,回過頭來,看到是探春,滿是歡喜,剛想走近,又看到後頭跟著瓊南王,一下子,站住了。
“妹妹同妹夫來看我?”
探春見狀,笑了笑說道:“說的正是,這後院還挺自在的,讓人艷羨不已。”
“無非小片竹林,再加些芭蕉梨樹,有幾分清幽,”林黛玉還在吃驚之中,又繼續接話道,“還是入屋再談,我先讓紫鵑去給二位泡杯茶。”
探春搖搖頭,吩咐侍書送上一份精緻的木盒,笑了笑說道:“先前我出嫁前,勞費你擔心,這千里遠嫁,類寄人籬下之痛。故而今日,我同他另備了份厚禮,特地送來。”
“先前的話,你還記得?”
“說是厚禮,說到底也是借花獻佛。這日子快活是一天是一天的數,沒必要苦著自己。”探春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林黛玉聽到這話,更是一番酸楚上心頭。她來賈府前,早染了這身病,平日細心照料,也還睡的安穩,算著還能活些長的歲數,偏偏遇著了賈寶玉。
這賈寶玉平日待她雖好,但也會與她有所爭端,惹出她不少眼淚來,連帶這身體總不見好。那日,她與寶玉在花叢中,共讀《西廂記》,細細品著佳詞麗句,也不自覺明了彼此的心。然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婚姻之事無人替她做主,這事還得埋在心裡。
前些日子裡,王夫人特地把襲人喊去,說著元妃仙逝,這賈府又不受聖上待見,不妨沖沖喜,起意要給賈寶玉娶妻,還未定人選。
她自認不比他人差,又與寶玉同心,在心裡諸多盤算,說出來無非惹人笑話。眼前的探春與王夫人親近些,多半會站在寶釵這邊,現下怎麼會另送一份厚禮
旁邊的紫鵑,幫她接過了木盒,又在探春的提點下,打開木盒後,赫然是一株草。
黛玉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之外,好玩有趣的古書也不曾放過,一眼認出這株草並非普通中草,連《本草綱目》里都未記載,認識的人寥寥無幾。據說,這株草有起死回生之效,千金難尋。
而紫鵑看到探春煞有介事的來訪,奉上的厚禮卻是一株中草,內心頗有些不屑道:“難為王妃送上中草,平日裡,姑娘但凡有些不適,沒少喝中藥,也不知道這中草有什麼稀罕的味道?”
“紫鵑。”林黛玉出身喚道,示意她不得無禮。
紫鵑素知林黛玉秉性,知曉此刻的林黛玉有些氣了,看向探春,悶悶的開口道:“奴婢實在是沒想到會是一株草藥,剛剛失禮,還望王妃不要見怪。”
“這個無妨事,你現在就去將這株靈草,熬上半個鐘頭,也不多加其他,讓你家小姐服下這碗湯藥。”探春接話道。
紫鵑聽到這話,更是傻眼了,哪有上門送藥,硬要人喝湯藥的事,看到黛玉沒說什麼話,帶著草藥直奔廚房。
在探春,林黛玉,紫鵑說話之際,周瓊頗有些自來熟的,環顧附近的草木。
紫鵑走後,他又看向林黛玉,認真打量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林姑娘是蘇州人氏?”
蘇州,又稱姑蘇,是她的原籍。
她來到這偌大的賈府,時日漸長,難為寶玉還記著這事,還編故事來逗她開心。其他人到底有其他人的事忙,顧不上分毫。
今日,她聽到周瓊這一問,楞是擠出笑容回道:“是,王爺還認識其他的蘇州人氏?”
“剛巧認識一位。她自小生於蘇州,跟家人走散,由一位揚州的好心人收養長大,說是揚州人,論理來說本是蘇州人的。”周瓊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這說法聽著有趣,乍聽還有幾分道理。林黛玉多看了幾眼周瓊,只見他眉目疏朗,不由得生出幾分好感。
探春在一旁,看到林黛玉對此好奇,暗暗好奇,不知道周瓊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本來她是想自己來送藥的,偏偏周瓊說鴻臚寺燒毀,他跟著借居在這裡,總不能不理人,也就跟了過來。
隨後,周瓊繼續說道:“後來這女子無意漂流到了海島之上,剛巧遇上了我爹,才有了現在的我。”
“原來你說的這個人是你娘?”林黛玉回過神來,抿著唇笑了笑,隨後又黯然道,“若是可以的話,我寧願我沒來這裡,還呆在蘇州,在我爹身邊。”
周瓊面色如初,淡然接話道:“這瀟湘館雖好,林姑娘住在這裡,並不好過,回到蘇州不失為一項好選擇。更何況,林姑娘自己也知道,要是繼續呆在這裡,縱有靈丹妙藥,這病難好。”
其實,當日在荒島禁地之上,探春昏睡未醒時,他在山洞內無意發現了一株百年難得一見的靈草,傳聞包治百病,一直小心留著。
到現在,他發現,百年難得一見的靈草,比不上這樣一個鮮活的她。
探春醒後,剛走動房門,正巧碰到周瓊吩咐侍書,要煮什麼靈草給她。
她對此很是無奈,哪裡要喝什麼靈草,但是有個人,也許需要。
瀟湘館,翠竹遮映,入門處能看到一條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
黛玉正呆在後院,看著翠綠的芭蕉發愣。一旁的紫鵑,也知曉黛玉又是有心事了,悶在心裡,不說,更不敢多說什麼。
“林姐姐,你這裡好生清靜。”突然,有熟悉的女聲喚道。
林黛玉心下一驚,回過頭來,看到是探春,滿是歡喜,剛想走近,又看到後頭跟著瓊南王,一下子,站住了。
“妹妹同妹夫來看我?”
探春見狀,笑了笑說道:“說的正是,這後院還挺自在的,讓人艷羨不已。”
“無非小片竹林,再加些芭蕉梨樹,有幾分清幽,”林黛玉還在吃驚之中,又繼續接話道,“還是入屋再談,我先讓紫鵑去給二位泡杯茶。”
探春搖搖頭,吩咐侍書送上一份精緻的木盒,笑了笑說道:“先前我出嫁前,勞費你擔心,這千里遠嫁,類寄人籬下之痛。故而今日,我同他另備了份厚禮,特地送來。”
“先前的話,你還記得?”
“說是厚禮,說到底也是借花獻佛。這日子快活是一天是一天的數,沒必要苦著自己。”探春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林黛玉聽到這話,更是一番酸楚上心頭。她來賈府前,早染了這身病,平日細心照料,也還睡的安穩,算著還能活些長的歲數,偏偏遇著了賈寶玉。
這賈寶玉平日待她雖好,但也會與她有所爭端,惹出她不少眼淚來,連帶這身體總不見好。那日,她與寶玉在花叢中,共讀《西廂記》,細細品著佳詞麗句,也不自覺明了彼此的心。然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婚姻之事無人替她做主,這事還得埋在心裡。
前些日子裡,王夫人特地把襲人喊去,說著元妃仙逝,這賈府又不受聖上待見,不妨沖沖喜,起意要給賈寶玉娶妻,還未定人選。
她自認不比他人差,又與寶玉同心,在心裡諸多盤算,說出來無非惹人笑話。眼前的探春與王夫人親近些,多半會站在寶釵這邊,現下怎麼會另送一份厚禮
旁邊的紫鵑,幫她接過了木盒,又在探春的提點下,打開木盒後,赫然是一株草。
黛玉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之外,好玩有趣的古書也不曾放過,一眼認出這株草並非普通中草,連《本草綱目》里都未記載,認識的人寥寥無幾。據說,這株草有起死回生之效,千金難尋。
而紫鵑看到探春煞有介事的來訪,奉上的厚禮卻是一株中草,內心頗有些不屑道:“難為王妃送上中草,平日裡,姑娘但凡有些不適,沒少喝中藥,也不知道這中草有什麼稀罕的味道?”
“紫鵑。”林黛玉出身喚道,示意她不得無禮。
紫鵑素知林黛玉秉性,知曉此刻的林黛玉有些氣了,看向探春,悶悶的開口道:“奴婢實在是沒想到會是一株草藥,剛剛失禮,還望王妃不要見怪。”
“這個無妨事,你現在就去將這株靈草,熬上半個鐘頭,也不多加其他,讓你家小姐服下這碗湯藥。”探春接話道。
紫鵑聽到這話,更是傻眼了,哪有上門送藥,硬要人喝湯藥的事,看到黛玉沒說什麼話,帶著草藥直奔廚房。
在探春,林黛玉,紫鵑說話之際,周瓊頗有些自來熟的,環顧附近的草木。
紫鵑走後,他又看向林黛玉,認真打量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要是我沒記錯的話,林姑娘是蘇州人氏?”
蘇州,又稱姑蘇,是她的原籍。
她來到這偌大的賈府,時日漸長,難為寶玉還記著這事,還編故事來逗她開心。其他人到底有其他人的事忙,顧不上分毫。
今日,她聽到周瓊這一問,楞是擠出笑容回道:“是,王爺還認識其他的蘇州人氏?”
“剛巧認識一位。她自小生於蘇州,跟家人走散,由一位揚州的好心人收養長大,說是揚州人,論理來說本是蘇州人的。”周瓊有條不紊的解釋道。
這說法聽著有趣,乍聽還有幾分道理。林黛玉多看了幾眼周瓊,只見他眉目疏朗,不由得生出幾分好感。
探春在一旁,看到林黛玉對此好奇,暗暗好奇,不知道周瓊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本來她是想自己來送藥的,偏偏周瓊說鴻臚寺燒毀,他跟著借居在這裡,總不能不理人,也就跟了過來。
隨後,周瓊繼續說道:“後來這女子無意漂流到了海島之上,剛巧遇上了我爹,才有了現在的我。”
“原來你說的這個人是你娘?”林黛玉回過神來,抿著唇笑了笑,隨後又黯然道,“若是可以的話,我寧願我沒來這裡,還呆在蘇州,在我爹身邊。”
周瓊面色如初,淡然接話道:“這瀟湘館雖好,林姑娘住在這裡,並不好過,回到蘇州不失為一項好選擇。更何況,林姑娘自己也知道,要是繼續呆在這裡,縱有靈丹妙藥,這病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