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我頓了頓,坦白:「我想我可能需要。」
陸成則說:「我不需要。」
撂下沒有感情的四個字,他開始了一些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但能理解的行為——悶聲不響地撿起床尾自己來時穿的衛衣,穿好,又下床套長褲。
我看著他穿戴整齊,剛被填實的胸口仿佛又被抽空了,在漏風,隱隱作痛。
最後,他平靜地說:「我先回去了,你早點休息。」
我在考慮要不要挽留,因為已經是凌晨了,但我預感多半會失敗。
我象徵性地下床,跑出了臥室。
他大概沒想到我會光著身子追出來,先是緊張地看了看四周有無窗扇,而後才跟我說:「你回房間。」
我說:「很晚了,你今天住在這吧。」
他嚴肅地看著我:「不算晚。」
我知道他話裡有話,但我沒辦法即時給他確切的回答。
安靜了幾秒,他語氣變得溫和了,也疏離了:「你進去吧,別著涼了,我走了。」
我剛坐回床邊,就聽見他關門的響動。
說實話感受不到多少怒意,不輕不重的樣子更像是種失望透頂。
陸成則走後,房內就空寂和冷卻了下來,像間尺寸過大的空冰箱。我靠坐在床頭,玩著手指發了會呆,鬼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只知道我的眼眶在針刺般的心痛中慢慢熱了起來,又悄然無息地涼下去。
我注意到陸成則的飛鳥掛飾還放在我書桌上,就下床把它拿過來,踮腳試掛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踩著枕頭也夠不著,我只能先把它收放回紙盒裡。
—
第二天臨近中午,開會途中,出乎意料地,我收到了陸成則的消息,他還是我的置頂,還沒看到內容只看到提醒的那一刻,我感覺有起搏器在我心臟上方用力摁拉了一下。
聊天界面里,是他若無其事的邀請:中午出來吃飯嗎?
——仿佛我們昨夜未曾不歡而散過。
我猜他可能回家後也想了很久,決定對我的觀點妥協還是想再當面商量,但沒辦法,我中午剛好要跟客戶有約。我花了一會功夫才編輯出一條自認語氣不錯的回信,婉拒了他的邀請。
但我沒想到這會成為一個分水嶺。
後來幾天,我都沒有在地鐵上遇到陸成則,我們失去了所有聯繫,沒有再說一句話。
有幾次我懷疑他是不是已經把我刪了,但是沒有,我還是能看到他的朋友圈,只是沒有新動態。
他的歌單也不再更新。
我每天都會看幾次,仿佛是一種反射行為,周末聚餐時,我尋常地跟朋友聊到這事,她們都關注「睡到了嗎」,我點了點頭,她們亢奮地眉飛色舞:「那不就行了,睡到就是賺到。」
我在一種突如其來的空落中,頑強地微笑:「只睡了一次還是感覺蠻虧的。」
但我沒有黯然神傷到「人間蒸發」,我跟以前一樣上下班,逛街,唱歌,喝酒,玩劇本殺,刷微博豆瓣淘寶,照常更新社交動態,歌也沒落下聽。這段時間我反反覆覆地聽《暗涌》,大學第一次戀愛前根本get不到王菲,覺得她聲音玄乎,歌詞玄乎,分手後反而覺得剛剛好:「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歷史在重演,這麼煩囂城中。」
陸成則會像我暗中觀察他一樣觀察我嗎?還是他的藍牙信號已經連接到新的耳機,從聽歌的多元化上面,就能看出他取向並不單一,總能找到吻合的匹配方。
更多選擇,更多歡樂;生活、感情,不外如是。
所以我總是憧憬又悲觀,勇猛又怯懦,沉浸又清醒。
但不影響我懷念,懷念這段熱烈的,浪漫的,能讓靈魂瘋狂悸動的一星期,人生即使很長,同樣的奇遇也很難重來,就像——只要你習慣性看天,總能發現相似的藍粉色落日,但永遠不會相同。
一個同樣的傍晚,我穿過公司長長的落地窗走廊,坐回工位上。
剛摁亮顯示屏,就是總監從私聊里發來的緊急通知,我們部門一個AM先兆早產,要住院保胎,無法繼續目前手裡的項目。
而我剛好空下來,問我能不能去頂一下她。
那是跟立付合作的一個綠洲公益項目,半個組,五個人,都要去甲方公司in-house,一整個月。
第15章 第十五首歌
來光紐的前幾天,我都在適應新環境,因為園區驚人的規模。如果說我們公司只是一個微縮景觀盆,那麼光紐就是偌大的生態圈。可以說它是商圈,因為KFC、星巴克這樣的餐飲店面一應俱全,可漂亮的綠化又讓它看起來像公園,旗下軟體基本有各自的獨立辦公大樓。我所期盼的員工餐廳或電梯間偶遇,發生機率恐怕比在地鐵上誤連藍牙還要低,因為光紐的食堂有一千平米。
我們team暫駐的立付大樓,外形極具科技感,鳥瞰就像只摺疊的銀色機械手臂。
第二天上午來這裡時,我試著用正常速度步行去了辦公樓,全程用時二十分鐘。然後我想到了那天傍晚,陸成則是怎麼壓縮在十分鐘以內,出現在我面前。
想起他,胸口就會產生輕微地塌陷。
我知道他肯定在同一棟大樓,某個片區,某個工位,但他不知道我也來到了這裡,因為私心,我大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婉拒上司,但,看到這條救急信息的下一秒,我就被捲入了一種洶湧又奇特的宿命觀里,如同高速轉動的黑色旋渦,靈魂已經在代替我利落地打字同意:「可以啊,把這次的ppt跟brief發給我。」
陸成則說:「我不需要。」
撂下沒有感情的四個字,他開始了一些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但能理解的行為——悶聲不響地撿起床尾自己來時穿的衛衣,穿好,又下床套長褲。
我看著他穿戴整齊,剛被填實的胸口仿佛又被抽空了,在漏風,隱隱作痛。
最後,他平靜地說:「我先回去了,你早點休息。」
我在考慮要不要挽留,因為已經是凌晨了,但我預感多半會失敗。
我象徵性地下床,跑出了臥室。
他大概沒想到我會光著身子追出來,先是緊張地看了看四周有無窗扇,而後才跟我說:「你回房間。」
我說:「很晚了,你今天住在這吧。」
他嚴肅地看著我:「不算晚。」
我知道他話裡有話,但我沒辦法即時給他確切的回答。
安靜了幾秒,他語氣變得溫和了,也疏離了:「你進去吧,別著涼了,我走了。」
我剛坐回床邊,就聽見他關門的響動。
說實話感受不到多少怒意,不輕不重的樣子更像是種失望透頂。
陸成則走後,房內就空寂和冷卻了下來,像間尺寸過大的空冰箱。我靠坐在床頭,玩著手指發了會呆,鬼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只知道我的眼眶在針刺般的心痛中慢慢熱了起來,又悄然無息地涼下去。
我注意到陸成則的飛鳥掛飾還放在我書桌上,就下床把它拿過來,踮腳試掛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踩著枕頭也夠不著,我只能先把它收放回紙盒裡。
—
第二天臨近中午,開會途中,出乎意料地,我收到了陸成則的消息,他還是我的置頂,還沒看到內容只看到提醒的那一刻,我感覺有起搏器在我心臟上方用力摁拉了一下。
聊天界面里,是他若無其事的邀請:中午出來吃飯嗎?
——仿佛我們昨夜未曾不歡而散過。
我猜他可能回家後也想了很久,決定對我的觀點妥協還是想再當面商量,但沒辦法,我中午剛好要跟客戶有約。我花了一會功夫才編輯出一條自認語氣不錯的回信,婉拒了他的邀請。
但我沒想到這會成為一個分水嶺。
後來幾天,我都沒有在地鐵上遇到陸成則,我們失去了所有聯繫,沒有再說一句話。
有幾次我懷疑他是不是已經把我刪了,但是沒有,我還是能看到他的朋友圈,只是沒有新動態。
他的歌單也不再更新。
我每天都會看幾次,仿佛是一種反射行為,周末聚餐時,我尋常地跟朋友聊到這事,她們都關注「睡到了嗎」,我點了點頭,她們亢奮地眉飛色舞:「那不就行了,睡到就是賺到。」
我在一種突如其來的空落中,頑強地微笑:「只睡了一次還是感覺蠻虧的。」
但我沒有黯然神傷到「人間蒸發」,我跟以前一樣上下班,逛街,唱歌,喝酒,玩劇本殺,刷微博豆瓣淘寶,照常更新社交動態,歌也沒落下聽。這段時間我反反覆覆地聽《暗涌》,大學第一次戀愛前根本get不到王菲,覺得她聲音玄乎,歌詞玄乎,分手後反而覺得剛剛好:「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歷史在重演,這麼煩囂城中。」
陸成則會像我暗中觀察他一樣觀察我嗎?還是他的藍牙信號已經連接到新的耳機,從聽歌的多元化上面,就能看出他取向並不單一,總能找到吻合的匹配方。
更多選擇,更多歡樂;生活、感情,不外如是。
所以我總是憧憬又悲觀,勇猛又怯懦,沉浸又清醒。
但不影響我懷念,懷念這段熱烈的,浪漫的,能讓靈魂瘋狂悸動的一星期,人生即使很長,同樣的奇遇也很難重來,就像——只要你習慣性看天,總能發現相似的藍粉色落日,但永遠不會相同。
一個同樣的傍晚,我穿過公司長長的落地窗走廊,坐回工位上。
剛摁亮顯示屏,就是總監從私聊里發來的緊急通知,我們部門一個AM先兆早產,要住院保胎,無法繼續目前手裡的項目。
而我剛好空下來,問我能不能去頂一下她。
那是跟立付合作的一個綠洲公益項目,半個組,五個人,都要去甲方公司in-house,一整個月。
第15章 第十五首歌
來光紐的前幾天,我都在適應新環境,因為園區驚人的規模。如果說我們公司只是一個微縮景觀盆,那麼光紐就是偌大的生態圈。可以說它是商圈,因為KFC、星巴克這樣的餐飲店面一應俱全,可漂亮的綠化又讓它看起來像公園,旗下軟體基本有各自的獨立辦公大樓。我所期盼的員工餐廳或電梯間偶遇,發生機率恐怕比在地鐵上誤連藍牙還要低,因為光紐的食堂有一千平米。
我們team暫駐的立付大樓,外形極具科技感,鳥瞰就像只摺疊的銀色機械手臂。
第二天上午來這裡時,我試著用正常速度步行去了辦公樓,全程用時二十分鐘。然後我想到了那天傍晚,陸成則是怎麼壓縮在十分鐘以內,出現在我面前。
想起他,胸口就會產生輕微地塌陷。
我知道他肯定在同一棟大樓,某個片區,某個工位,但他不知道我也來到了這裡,因為私心,我大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婉拒上司,但,看到這條救急信息的下一秒,我就被捲入了一種洶湧又奇特的宿命觀里,如同高速轉動的黑色旋渦,靈魂已經在代替我利落地打字同意:「可以啊,把這次的ppt跟brief發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