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轉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因為擔心,他偷偷的找了去那邊行商的人,給了錢,說是想去那邊經商,讓他去那邊打聽一下木饒縣的事。

  還說不知道縣長什麼脾氣,讓多打聽一下縣長的事。

  士農工商,商人低賤,要是縣長看你不順眼,可以隨時枷號你示眾。

  對方也沒有懷疑,應下來。

  等他回來後一問情況,跟他爺信上說的一樣,沒什麼異常。

  唐轉這才放了些心,覺得自己太過多疑,不應該懷疑祖父,心下很是愧疚。

  只是,他的不安只是消減後被埋進了心底深處,不是完全消失了。

  唐轉說不上來為什麼,隱隱覺得,不能讓第二惠去木饒縣,他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直覺,覺得他們要是沒有經過唐老爺子的同意就私自過去了,可能會出事。

  在蓆子上躺了一陣,唐轉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想多了。他爺多寶貝他兒子他再清楚不過了,要真出了什麼事,不可能半點風聲都沒有。

  他起來,回了自己的屋子裡,安慰第二惠去了。

  夫妻嘛,怎麼可能不發生點什麼嘴角,兩人很快和好了。

  長安的夫子也找好了,是個舉人,他們不用去課堂,舉人每天專門到唐家租的宅子裡去給他們上半天課,收費還極為便宜。

  這是想跟唐家結一個善緣。

  家裡下過場的男人,除了唐三爺外,其他人都過去學習了。

  等唐老爺子的回信回來後,唐爺爺還是把唐三爺叫過去了。

  無他,唐老爺子信上同意了在長安城買房子,並讓唐爺爺告訴唐三爺,要是再不好好念書,考不上童生,以後就別進唐家祠堂了。

  這話太狠了,簡直就是說,唐三爺要是考不上童生,就把他逐出唐家!

  唐三爺一聽父親的話,一下子就收了不好的心態,去了長安認真的學習。

  明年一定要考一個童生出來,不然會被他爹給罵死。

  有舉人來家裡授課的好處就是,不但可以教唐二叔這個秀才,還可以教唐爺爺這些童生以及唐三爺唐二哥這種連童生都沒考上的人。

  方便極了。

  不過,唐轉回了村子裡。

  家裡地位在村子裡再怎麼高,也要有個男人在,不然放一家子婦孺在誰能安心讀書啊。

  唐爺爺本來是要自己回去,唐轉孝順,想讓唐爺圓夢,自己回去了。

  他說:「我兒子都當官了,女兒都有了強大的靠山,以後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也都不愁,我又年輕,不著急這一時的。」

  做為家裡的長孫,唐轉暫時放棄機會,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

  唐家人這一讀書,就一直讀到了第二年院試前。

  一家子十個男人,都去參加院試。

  哦,有了舉人做夫子,唐三爺和唐二哥認真學習,進步很大,今年縣試的時候唐三爺和唐二哥下場了,他們都考中了童生。

  唐五弟年齡還小,只有十一歲,念書的時間不長,其他弟弟更不用說了。

  一家子十個男人一起院試,真的極為難得,少數知道的一些人,都感嘆唐家人讀書有天賦。

  其實唐家人讀書也算是有天賦,能考中童生主要的是他們讀書時比一般人用心又比一般人下功夫。

  陸續入場以後,等知道考題的時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題有些難,是截搭題,卻都練習過這一類的,不會摸不著頭腦。

  只是大家都有些擔心唐轉,怕他不會。

  唐三叔題答的很是順利,交卷早,在門前等著放牌的時候,問同樣等候的一個同年齡的人:「咱們這是第幾牌啊?」

  「第四牌,你沒聽到聲音?唉,我要是早交卷就好了。」

  前三牌出來的人會有鼓吹手歡送,唐三叔聽了後笑了:「隱約聽到了,那時心思都在卷子上,也沒有關注。其實晚出來一點沒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考試,卷子答好了會讓你是秀才,早出來一點又不會讓你中秀才。」

  這人就笑道:「對於學習好的人來說是這個理,對於學的不好的人來說卻不同了,反正都是不會答題取不中,那還不如早出來一點湊個熱鬧。」

  嗯……唐三叔也沒有覺得題有多難的,聽這人這樣說,覺得他應該是學的不好的那一類人,也沒再說什麼了。

  「看你這樣子是答完了?你不覺得題難嗎?」這人問。

  唐三叔應著:「是有點難。」

  旁邊一個考生聽到了,便湊過來聊天,大家都說題難,唐三叔這才意識到,他覺得題不難是因為夫子講過這類截搭題。

  而後,他就等到了唐四叔出場,一問,也不覺得題有多難。

  這一年多教他們讀書的,是關中盆地這邊的本地人,不過他以前在贛省的白鹿書院讀了幾年書。

  南方是科教大省,尤其是江浙,院試的題比起北方來要難要多樣。像這種截搭題,南方早就開始有了,北方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遇到過。

  與江浙相關而同樣出名的就是幾大書院了。因白鹿書院離江浙最近,很多江浙的才子都在白鹿書院求學,是以北方人想要考進才子扎堆的白鹿書院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提學出題考院試科試,不是隨便出題,要以當地文教水平來出。要是文教好了,題要出的難一點,不然考不出優秀的;要是文教不好了,就不能出太難,不然同樣不好錄出優秀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