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二哥說了這話來,唐爺爺他們都嘆了口氣。別說孩子了,他們誰不是這個心理?

  唐瑾當了官,家裡人的心理當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生經歷豐富的長輩適應的快,接受的快;年齡小的適應的慢,反應激動也正常。

  唐二爺感慨的嘆了一口氣:「所以說啊,你要好好學習,爭取將來考上秀才舉人,便是隨便謀一個差事,也會是和縣尊那樣受人尊敬的存在。」

  唐爺爺看了唐二哥一眼,本來想說,你也是個聰明的,學習也努力,怎麼就過不了府試呢?今年的成績看著比去年好很多,要過府試還是很難啊。

  話到嘴邊的時候,想起縣試剛過,四月還要考府試,這話什麼時候說都比這個時候說好,現在說容易打擊孩子,就不說了。

  找個機會應該鼓勵他,就算進步慢,有進步就好,每年都進步,總有一天會過了府試,考中童生的。

  幾人現在在縣裡,就順便買了一些家裡用的東西,再買一些好吃的,帶回去。

  家裡人聽到幾人縣試都過了,高興的很,一大家子做了一頓好的。

  飯後,唐爺爺就與唐二爺說起了去府城的事來。

  在縣衙的時候,應禹海給他們講卷子讓他們受益非淺,期間有一段談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北方沒有文教大省,像江浙那樣的文教大省,每年到縣試府試院試前,各種有名的夫子那裡擠滿了學生,都是在考試前補習的。

  像一些秀才專研考試,對於複習的重點都抓的比較好。

  唐爺爺就想著,要不要去府城找人補習一下。

  唐二爺縣試是案首,府試肯定會過,這幾乎可以說是絕對的,不過唐二哥和唐三哥還有唐三爺就差一點,要是上課效果很好的話,說不得一次就能考中童生。

  唐二爺就道:「去府城找夫子還不如去長安找呢,兩城離的那麼近,也不再乎遠一個時辰的路,長安的夫子肯定要比府城的夫子好很多。」

  唐爺爺遲疑了一下,他覺得這個說法也對,就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這不是老大他丈人是夫子,家又是府城近的,就想著有他介紹,肯定能找一個靠譜的夫子來。長安的夫子雖然好,咱們卻不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來。」

  唐二爺不太贊同的這一點:「這是親家呢,你問他哪個夫子好,不是說他教的不好嗎?說不得親家也是教的好的那一類夫子。」

  唐爺爺倒是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他了解第二晟,知道他不是那樣的人。

  唐二爺一說,他還是有些顧慮。最後想了一下,便道:「那就去長安吧,老二對那邊熟,寫信讓他打聽一下。要是最近能打聽出來的話,就讓小二小三去。」

  唐二爺點了點頭,唐爺爺繼續補充:「明年又是院試了,主要打聽教童生的夫子,秀才可是要比童生重要。」

  唐二爺應下,點頭笑道:「不寫信了,過幾天他回來了,我就叮囑他。」

  過了年以後,唐二叔要去長安的書院,一個人走了。

  過幾天,就是唐二姐過大禮的日子,唐二叔肯定會回來。

  唐爺爺想信在路上一個來回也是費時間,就算早收到信一時也找不到好的,就同意了。

  說完了這個,就說起了要是過幾天能找到夫子在府試前補習,誰都去。

  肯定要唐二哥唐三哥兩個小的去。

  唐爺爺覺得自己府試基本沒有問題,唐三爺要是這次府試能發揮好,就能考中童生,讓唐三爺去,他看著家裡。

  唐三爺不同意,覺得唐爺爺好好去學了,童生才是鐵板上釘釘子的到手了,他去學了也不一定中。

  最後,就決定縣試過了的四人都去了。

  在村里住了一輩子,也去大城市裡住一住,見一下世面,體會一下長安的繁華。

  家裡暫時還有唐轉他們,等過了府試以後,唐爺爺他們回來家裡,再讓唐轉他們兄弟去長安學習。

  等唐二叔回來,家裡說了這事,唐二叔自然是同意了。

  而後給唐二姐定了親,要去長安的一伙人就拉著嫁妝過去了。

  因為奉天離長安雖然不是很遠的,就半天的路,不過要是嫁娶的話,半天的路真的很不方便,家裡商量了一下,就打算讓唐二姐從長安租住的地方出嫁。

  到長安路途有些遠,來往不方便,有機會能帶多少東西就帶多少東西過去。

  去了長安以後,就和對方商量成親的日子。

  因著唐二姐年齡大了,對方也一樣,兩家人都著急,就想著早早的把婚事給辦了,是以看的日子比較近,往五月選。

  五月之後太熱了,怕來參加宴席的親戚中暑。

  三四月時間太緊了肯定不行,而且家裡五個人要參加府試,不能讓婚事影響了大家。唐二哥是親弟弟呢,他多少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

  不過可惜的是,按兩人八字,五月真的沒有什麼好日子,最後就定在了九月初。

  其實八月四號的日子是最好的,不過親家是軍戶,好些親戚也是軍戶,而今年是大比之年,八月有全國的大事——鄉試,有些親戚要進考場去值守,不合適。

  就這種按自家情況來回商量日子,商量好了後已經到了三月中旬了。

  當然,唐爺爺他們找的夫子早就找好了,上過一段時間的課,還是有些收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