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第八名!」
兩人已經看見唐二叔的名字了,一數,果然見他是第八名,喜的都笑了,又立刻找起了自己的名字來。
「我也中了,第十二名!」唐三叔高興極了。
「我第二十名。」唐四叔也咧開了嘴。
三人再三確認後,覺得沒看錯,都擠出去了。
劉書生聽了他們的名字,一去數,見第八名是唐平,第十二名是唐安,心裡突的一下,再去看第二十名,果然也是姓唐的,叫唐康。
都姓唐,那就是唐家人,剛才人家沒有說錯,他們的確是狀元郎的親叔叔。
劉書生心虛極了,偷偷望了唐三叔他們一眼,見人都快擠出人群了,沒理他,鬆了一口氣。
他舅舅的主簿是門蔭得來的,這輩子也就一直是個主簿了,而唐大人以後肯定會升官,他們比不得的。
唐三叔三人擠出來後,見了唐爺爺,一個個都笑吟吟的。
唐爺爺也穩不住了,急聲問:「可是中了?誰中了?」
「我中了。」
「我中了。」
「都中了。」
三人齊聲道,喜得唐爺爺眼睛都笑眯了,不住的連聲說「好」,說著說著,鼻子發酸,眼裡就有了霧氣。
唐三叔轉移起了他爹的注意力,笑道:「我哥第八,我排十二,我弟二十。」
唐爺爺有些驚喜的望著三兄弟,對著唐二叔道:「第八好,努力努力,府試過了就能中個童生了。」
唐二叔高興的很,直點頭:「我三弟考好了也能中童生呢,都是要努力。」
他沒有提唐四叔,是大家都知道,縣試第一場考了個二十名,府試怕是要到一二百名了,一般來說考不中的。
唐四叔也知道這個理兒,不過他能中第一場,就說明這幾年的書沒白念,往後去也有機會,並不失落。
唐爺爺怕小兒子失落,安慰唐四叔:「你也不差,府試在四月呢,好好學,也有很大的機會能考中。」
唐四叔笑著點了點頭:「我就是考試時有些緊張,沒答出最好的水準。」
「你就是字寫的不好。」唐三叔在一旁揭他底兒。唐四叔的字不難看,但在幾個兄弟里,基本上算是最差的了。
等幾人最大的高興勁兒過去了,沈平這才給唐爺爺道喜。
唐爺爺為免沈平心裡有意見,笑著對他道:「老五念書好,跟在我爹身邊學,以後肯定能童生秀才連中。」
沈平高興的哈哈笑了,心裡自在的很。唐老爺子能教出一個狀元郎來,唐五叔跟在他身邊,的確是能比其它兄弟學的多一點。
唐爺爺心裡高興,就早早的在外邊吃了飯,才回了沈家。
這個時候,白忠又拿著自家主子的拜帖,找上了奉天縣的縣令,說了唐家人不能科舉的事。
應禹海道了聲知道,就讓人送走了兩父子。
人一走,他便問秦師爺:「這左家跟唐家到底有什麼過節啊,跑了千里遠就為了不讓唐家男人考試?」
秦師爺點了點頭:「雖說不能科舉的確是一件大事,但唐大人都做了官了,左家目的達到了,也只是讓唐大人惱怒,跟他結怨而已,又不能傷筋動骨。」打擊敵人,自然要用狠的方法,做這種無關痛癢只能噁心人的事有什麼用。
應禹海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這中間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事兒,我得寫信去京城問問。你一會兒去查一下往年的公文,看有沒有這事兒。」
「這左家下人說的是『不得科舉入仕』,那其實唐家人考中舉人進士,只要不做官,都沒有關係吧?這隻算科舉,不算『科舉入仕』。」
應禹海把這一點忽略了,聞言後笑著點頭:「唐謹那個小人精,說不得在救下太子的時候,都已經向著聖上說了這件事,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寫信給京里問問吧。」
不提縣衙這邊,唐家人回了沈家後,沈平妻子一聽三人第一場都中了,高興的很。
晚上,她對著夫君道:「聽說他們這六七年才正經念起了書來,這都能中第一場,咱女婿想來也不差,再過幾年,說不得能一下考中個秀才呢。」
沈平高興的直笑:「我也覺得是這個理兒,我聽他唐家老四說,咱女婿在兄弟六個裡邊,學的也算好的,跟唐家老二差不多呢。」
這成績出來了,唐家人也擔心能不能過,不過因著家裡兩頭騾子和車被唐謹他們駕走了,新買的這一套車又被唐爺爺他們駕到縣城裡來了,來回不方便,也沒讓家裡人去縣城問。
奉天縣的縣試共考了四場,最終錄了五十二個人,唐二叔排名第六,唐三叔排名第十,唐四叔排名第十六。
得了消息後,四人回了家,家裡的人聽說三人縣試都中了,一個個高興的很。
尤其是唐二婆,聽說兒子在三兄弟里考了個第一,喜的合不攏嘴,直對著唐二叔道:「聽說府試只選五六十人,平均下來一個縣也就五六個人,接下來你可得加把勁兒,到時候考個童生出來,給娘臉上也漲漲光。」
唐二叔自然是應下了。
柴氏很容易知足,笑眯了眼,對著唐三叔唐四叔兩人道:「你們兩都好好學,府試能考上了最好,要是萬一考不上也沒有關係,咱們再學一年,明年去考,肯定能考上。」
兩人都應下了。
兩人已經看見唐二叔的名字了,一數,果然見他是第八名,喜的都笑了,又立刻找起了自己的名字來。
「我也中了,第十二名!」唐三叔高興極了。
「我第二十名。」唐四叔也咧開了嘴。
三人再三確認後,覺得沒看錯,都擠出去了。
劉書生聽了他們的名字,一去數,見第八名是唐平,第十二名是唐安,心裡突的一下,再去看第二十名,果然也是姓唐的,叫唐康。
都姓唐,那就是唐家人,剛才人家沒有說錯,他們的確是狀元郎的親叔叔。
劉書生心虛極了,偷偷望了唐三叔他們一眼,見人都快擠出人群了,沒理他,鬆了一口氣。
他舅舅的主簿是門蔭得來的,這輩子也就一直是個主簿了,而唐大人以後肯定會升官,他們比不得的。
唐三叔三人擠出來後,見了唐爺爺,一個個都笑吟吟的。
唐爺爺也穩不住了,急聲問:「可是中了?誰中了?」
「我中了。」
「我中了。」
「都中了。」
三人齊聲道,喜得唐爺爺眼睛都笑眯了,不住的連聲說「好」,說著說著,鼻子發酸,眼裡就有了霧氣。
唐三叔轉移起了他爹的注意力,笑道:「我哥第八,我排十二,我弟二十。」
唐爺爺有些驚喜的望著三兄弟,對著唐二叔道:「第八好,努力努力,府試過了就能中個童生了。」
唐二叔高興的很,直點頭:「我三弟考好了也能中童生呢,都是要努力。」
他沒有提唐四叔,是大家都知道,縣試第一場考了個二十名,府試怕是要到一二百名了,一般來說考不中的。
唐四叔也知道這個理兒,不過他能中第一場,就說明這幾年的書沒白念,往後去也有機會,並不失落。
唐爺爺怕小兒子失落,安慰唐四叔:「你也不差,府試在四月呢,好好學,也有很大的機會能考中。」
唐四叔笑著點了點頭:「我就是考試時有些緊張,沒答出最好的水準。」
「你就是字寫的不好。」唐三叔在一旁揭他底兒。唐四叔的字不難看,但在幾個兄弟里,基本上算是最差的了。
等幾人最大的高興勁兒過去了,沈平這才給唐爺爺道喜。
唐爺爺為免沈平心裡有意見,笑著對他道:「老五念書好,跟在我爹身邊學,以後肯定能童生秀才連中。」
沈平高興的哈哈笑了,心裡自在的很。唐老爺子能教出一個狀元郎來,唐五叔跟在他身邊,的確是能比其它兄弟學的多一點。
唐爺爺心裡高興,就早早的在外邊吃了飯,才回了沈家。
這個時候,白忠又拿著自家主子的拜帖,找上了奉天縣的縣令,說了唐家人不能科舉的事。
應禹海道了聲知道,就讓人送走了兩父子。
人一走,他便問秦師爺:「這左家跟唐家到底有什麼過節啊,跑了千里遠就為了不讓唐家男人考試?」
秦師爺點了點頭:「雖說不能科舉的確是一件大事,但唐大人都做了官了,左家目的達到了,也只是讓唐大人惱怒,跟他結怨而已,又不能傷筋動骨。」打擊敵人,自然要用狠的方法,做這種無關痛癢只能噁心人的事有什麼用。
應禹海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這中間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事兒,我得寫信去京城問問。你一會兒去查一下往年的公文,看有沒有這事兒。」
「這左家下人說的是『不得科舉入仕』,那其實唐家人考中舉人進士,只要不做官,都沒有關係吧?這隻算科舉,不算『科舉入仕』。」
應禹海把這一點忽略了,聞言後笑著點頭:「唐謹那個小人精,說不得在救下太子的時候,都已經向著聖上說了這件事,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寫信給京里問問吧。」
不提縣衙這邊,唐家人回了沈家後,沈平妻子一聽三人第一場都中了,高興的很。
晚上,她對著夫君道:「聽說他們這六七年才正經念起了書來,這都能中第一場,咱女婿想來也不差,再過幾年,說不得能一下考中個秀才呢。」
沈平高興的直笑:「我也覺得是這個理兒,我聽他唐家老四說,咱女婿在兄弟六個裡邊,學的也算好的,跟唐家老二差不多呢。」
這成績出來了,唐家人也擔心能不能過,不過因著家裡兩頭騾子和車被唐謹他們駕走了,新買的這一套車又被唐爺爺他們駕到縣城裡來了,來回不方便,也沒讓家裡人去縣城問。
奉天縣的縣試共考了四場,最終錄了五十二個人,唐二叔排名第六,唐三叔排名第十,唐四叔排名第十六。
得了消息後,四人回了家,家裡的人聽說三人縣試都中了,一個個高興的很。
尤其是唐二婆,聽說兒子在三兄弟里考了個第一,喜的合不攏嘴,直對著唐二叔道:「聽說府試只選五六十人,平均下來一個縣也就五六個人,接下來你可得加把勁兒,到時候考個童生出來,給娘臉上也漲漲光。」
唐二叔自然是應下了。
柴氏很容易知足,笑眯了眼,對著唐三叔唐四叔兩人道:「你們兩都好好學,府試能考上了最好,要是萬一考不上也沒有關係,咱們再學一年,明年去考,肯定能考上。」
兩人都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