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第827章 準備(一)

  從別院出來之時,已臨近黃昏。

  鑑於尤氏四美婦的身份,目前還不好將她們接進皇宮,所以先安置在別院,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他的安排,尤氏自不用說,她向來是賈寶玉讓她做什麼就做什麼的。

  而王熙鳳,雖然不是個太安分的人,更是有著十足的權欲心,但是她的眼界也就那般,給她半座王府的轄制權,她就心滿意足了。

  這一點,吳氏竟與她不同,吳氏的眼界和野心,比起王熙鳳來說可是大多了。

  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宮,因為她還記得賈寶玉曾與她說過的話,她還想回去,繼續做高高在上的貴妃,而且是寵妃,像是楊貴妃那樣的女人。

  賈寶玉自然有的是法子讓她服帖。

  在她表達想要回宮的念頭之後,賈寶玉只問她:你怕不怕太皇太后?

  吳氏立馬便慫了。

  她怎麼不怕,哪怕是她人生最巔峰的時候,最敬畏害怕的也是那個老女人。

  要是被對方知道她突然從她的兒媳婦變成孫媳婦,還堂而皇之的住到了宮裡,那老女人一定會處死她的!

  她年紀輕輕,幾經生死,眼看未來大為可期,才不敢冒險。加上身子也經歷了一番通透的棍棒教育,如此身心俱是服帖,倒也就安分順從了。

  至於李紈……既然她想要做榮國府的太夫人,那成全她就是。

  賈寶玉對此並不覺得遺憾,反正,榮國府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進不進宮,實則沒什麼區別,不是麼?

  若真要說,如今唯一令賈寶玉心裡犯疑的,也就只有十二金釵的最後一位了。

  事到如今,十二釵正冊中,十一位已經完全或者基本收入囊中,就差排在最末的巧姐。

  可是,休說巧姐還只是個小丫頭,便是等到將來,也不好辦。

  畢竟王熙鳳和巧姐可不像是孫、梅二美那般,於寶釵等人而言,都是陌生人,而且只是奴才,可以視作財貨。

  罷了罷了,事若求全何所樂?

  先養著吧,反正小丫頭也這般粘著他,也算是擁有了。擁有而非占有,才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應該具有的操守和品性。

  至於十二釵的問題,大不了將來另選一個天資和才情都出眾的女孩,補上空缺便是了。

  想到填補空缺,那副冊和又副冊他也盤算著要開始補全了。

  這一點,賈寶玉十分慶幸副冊和又副冊沒有確切的名單。

  這樣,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排名,而不用把那些他不喜歡,或者不夠喜歡的女子也強行排列上去。

  香菱,二小尤,岫煙,平兒……

  晴雯,襲人,紫鵑,鴛鴦……

  等到這兩冊的人湊齊,到時候讓正、副、又一共三十六名江南美人合演一支江南舞,豈不快哉、樂哉?

  完美。

  也不只是金陵十二釵……

  其他各省,以後得閒了,自然也可以編造出名錄來。

  只是可惜,自己手裡沒有他省的金釵名冊,縱是海選、編排出來,總令人覺得沒那麼真切。若是能搞到一套警幻仙子管理下「孽海情天」中的資料就好了……

  坐在龍輦上的賈寶玉,越想越遠,越想越出格,待回神之際,忙看了一眼御輦之下的人流。

  他們一個個要麼弓腰駝背,謹慎卑微,要麼披金帶甲,目不斜視,自無發現他心裡想法的可能。

  於是正了正心神。

  如今還是先盡心竭力,推動大玄的發展,讓大玄帝國凌駕於所有異族、蠻邦之上,讓自己的子民富足安康,這才是一個好皇帝應該做的事。

  不過,寡人記得孟子曾說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雖然寡人有疾,疾在好色,但只要與民同之,寡人仍舊是個好皇帝。

  ……

  出宮一趟,去熙園給太后請個安,也是應盡的孝道。

  「聽說你要效仿太祖和你皇爺爺南巡?」

  閒敘幾句之後,太后問道,神色看起來似是有些不太同意。

  賈寶玉坦言承認:「回皇祖母,正是如此。自皇爺爺駕崩以來,孫兒一直都記得他老人家的教誨,勵精圖治,沒有一日懈怠,如今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雖然朝臣們都說,天下在孫兒的治理下,河清海晏、歌舞昇平。

  然孫兒自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革故鼎新,也非數年之功可成。

  況且天下官吏,良莠、參差不齊,便是欺上瞞下,甚至阻撓新政,也是尋常。

  孫兒想要像太祖和皇爺爺一樣,做一個眼觀天下,胸懷宇內的聖明之君,而非臣子可以愚弄的庸主。

  所以孫兒此次南下,一則見識我大玄山河的壯麗,開拓心胸與眼界,二則親自檢視新政的成果,做到心中有數,也便於後續國政的糾察與完善。

  三一則,孫兒還想效法古之賢君,招攬天下賢才。孫兒已經著有司傳檄天下,凡腹有才學,或身據一技之長之士,皆可在孫兒南巡之時,以自薦書的方式自薦,孫兒則會從其中挑選出一些有真本事的人為孫兒所用。」

  在賈寶玉說話的時候,太皇太后一直笑眯眯的看著他,等他停口才道:「好了,我也不過隨口問一句,你就說這麼多。

  不過別的還罷,為朝廷舉才是禮部的差事,你做皇帝的,還親下下去折騰什麼,沒得討這個累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