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9頁
但顧雲冬在某一方面,其實還是很欣賞羅氏的。
既然如此,遲遲自然也不會說什麼了,「我娘倒是跟我提起過龐東家和龐太太,說多年前跟你們也有些交情,還說要是我這回過來見著你們,代她問聲好。」
羅氏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緊跟著眼睛又微微發亮,「沒想到侯夫人還記得我,當年若不是侯夫人,我們龐家布莊,還無法跟段家牽上線。龐家能發展成今天這樣的規模,還多虧了夫人。」
遲遲不由的看了龐浪一眼,他娘說的果然沒錯。當年龐家的主事人還是龐浪,幾年過去,龐家當家做主的人,必然換成了羅氏。
羅氏倒也不是強勢,出門在外,她其實還是很顧念龐浪的面子的。說了幾句關於顧雲冬的話,就讓龐浪和遲遲聊了。
不過遲遲還要趕路,說了幾句話就打算啟程。
那邊黎氏和黎家父母早早的準備好了東西,這會兒都塞到車上去了。
遲遲,「……」
他無奈的說道,「伯母,我是要去京城的,這麼多,我也拿不回去宣和府啊。」
一旁的龐浪趕緊說道,「我讓人幫忙送回宣和府去。」
其實他們也準備了一些東西給侯府的。
黎氏也說,「你娘很喜歡馮縣的筍乾的,這東西放久一點也沒事,其他的也是馮縣的特產。如意在宣和府遇到了許多麻煩,還多虧了你們,感謝的話怎麼說都不夠,這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遲遲沒辦法,只能應下。
至於讓龐浪幫忙送回去倒是不需要,永寧府府城有柳家開的錦繡酒樓。
酒樓每隔一兩月都會從宣和府送貨過來,到時候拜託他們一塊運回去便是了。
遲遲收拾好東西,便跟黎家人告別。
黎家也好,龐浪夫妻也好,都送他一路到了城門口,連當地知縣也聞信過來了。
遲遲揮了揮手,很快上了馬車,叮囑了顧如意好好保重,然後便快馬加鞭離開了。
到了永寧府府城,顧雲書他們的隊伍早已經出發。
第3757章 番外 段謙娶妻
遲遲和宋岩追趕了上去,好在隊伍走的很慢,他們到了晚上就追上了。
一行人在萬慶府歇了一日,和段謙段婉見了面一塊吃了頓飯。
段謙後來又娶了一位妻子,大概是前一段婚姻給他的教訓太深了。他再娶的時候,更注重個人的品性。
他如今已是皇商,縱然比不上一些官宦人家,可他的妹妹嫁的是竇家,所以說親的人身份都不低。
最後娶了位四品官員家的庶女,那庶女在家中時不顯山不露水,存在感極低。
段謙還是偶然發現這姑娘心有成算,尤其是算數方面,非常有天賦。
這姑娘是段謙主動求娶的,也是這姑娘家不重視她,反而看重段家的身家了。不然以段謙和離過一次,又早早的有了妾氏和庶長子,人家不一定會願意。
段謙到現在依然是一妻一妾,妾氏又是遠在靖平縣,管理著段家作坊和穆家獨門繡染技術,幾乎不到萬慶府來。
所以這麼多年來,這妻妾見面的次數,大概就那麼兩三次。
段謙在靖平縣那邊穩定後,過去的次數也不多。
因此彼此都很和諧,讓段謙心塞的是,穆阿秋也就算了,跟在顧雲冬身邊幾年後膽子變大了,又沒有他在身邊,就開始一門心思搞事業,空閒時間都沒有。
只是他這妻子也是,心思都撲在怎麼賺錢上面,比他這個正經的商人還要忙碌。
她尤其崇拜顧雲冬,經常跟著段婉窩在新茗閣里,每每新茗閣有了新花樣了,她總要去體驗一番,然後讚嘆一陣。
她的心愿,就是開一間像新茗閣這樣有特色又紅火的鋪子。
段謙有時候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超能力,不然身邊的女子怎麼都會往賺錢上面使勁?
從顧雲冬,到段婉,到穆阿秋,再到自己的妻子……
就好比這次,顧雲書和遲遲都來了,作為東道主,段謙請他們吃飯,結果妻子一聽可可在靖平縣開了家私房菜館,立馬又來興致了。
段謙忍住翻白眼的衝動,轉頭跟顧雲書寒暄起來。
吃完飯後,遲遲繞路去了一趟顧家雜貨鋪。
如今的雜貨鋪又擴大了,於家祖孫三人越干生意越好,已經徹底發展成為集賣生活用品,柴米油鹽,酒水點心,水果蔬菜等全方位的『大超市』。
顧雲冬對這雜貨鋪其實並沒有怎麼上心,就一開始的時候出資將鋪面買下來,再給於家祖孫三出了個主意而已,後期都是他們自己發展起來的。
所以顧雲冬看於家積攢了不少銀錢後,就提議將雜貨鋪全部賣給他們,從此以後她就不算是雜貨鋪的東家了,讓他們全權做主。
但於家人都沒同意,於家很感激顧雲冬的恩情。
當年逃荒的時候要不是她給了一筐吃食,他們早就沒命了。
有今天的好日子過,都是顧雲冬帶來的。別說現在他們占了大半分成,就算他們只是拿點工錢也是樂意的。
顧雲冬勸不住他們,只能作罷,雙方商量後。顧雲冬減少分成,每年只拿一部分分紅。
第3758章 番外 聯姻
去完顧家雜貨鋪後,遲遲和宋岩又在城內逛了逛。
宋岩難得來一次,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抽出時間走走看看。
既然如此,遲遲自然也不會說什麼了,「我娘倒是跟我提起過龐東家和龐太太,說多年前跟你們也有些交情,還說要是我這回過來見著你們,代她問聲好。」
羅氏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緊跟著眼睛又微微發亮,「沒想到侯夫人還記得我,當年若不是侯夫人,我們龐家布莊,還無法跟段家牽上線。龐家能發展成今天這樣的規模,還多虧了夫人。」
遲遲不由的看了龐浪一眼,他娘說的果然沒錯。當年龐家的主事人還是龐浪,幾年過去,龐家當家做主的人,必然換成了羅氏。
羅氏倒也不是強勢,出門在外,她其實還是很顧念龐浪的面子的。說了幾句關於顧雲冬的話,就讓龐浪和遲遲聊了。
不過遲遲還要趕路,說了幾句話就打算啟程。
那邊黎氏和黎家父母早早的準備好了東西,這會兒都塞到車上去了。
遲遲,「……」
他無奈的說道,「伯母,我是要去京城的,這麼多,我也拿不回去宣和府啊。」
一旁的龐浪趕緊說道,「我讓人幫忙送回宣和府去。」
其實他們也準備了一些東西給侯府的。
黎氏也說,「你娘很喜歡馮縣的筍乾的,這東西放久一點也沒事,其他的也是馮縣的特產。如意在宣和府遇到了許多麻煩,還多虧了你們,感謝的話怎麼說都不夠,這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遲遲沒辦法,只能應下。
至於讓龐浪幫忙送回去倒是不需要,永寧府府城有柳家開的錦繡酒樓。
酒樓每隔一兩月都會從宣和府送貨過來,到時候拜託他們一塊運回去便是了。
遲遲收拾好東西,便跟黎家人告別。
黎家也好,龐浪夫妻也好,都送他一路到了城門口,連當地知縣也聞信過來了。
遲遲揮了揮手,很快上了馬車,叮囑了顧如意好好保重,然後便快馬加鞭離開了。
到了永寧府府城,顧雲書他們的隊伍早已經出發。
第3757章 番外 段謙娶妻
遲遲和宋岩追趕了上去,好在隊伍走的很慢,他們到了晚上就追上了。
一行人在萬慶府歇了一日,和段謙段婉見了面一塊吃了頓飯。
段謙後來又娶了一位妻子,大概是前一段婚姻給他的教訓太深了。他再娶的時候,更注重個人的品性。
他如今已是皇商,縱然比不上一些官宦人家,可他的妹妹嫁的是竇家,所以說親的人身份都不低。
最後娶了位四品官員家的庶女,那庶女在家中時不顯山不露水,存在感極低。
段謙還是偶然發現這姑娘心有成算,尤其是算數方面,非常有天賦。
這姑娘是段謙主動求娶的,也是這姑娘家不重視她,反而看重段家的身家了。不然以段謙和離過一次,又早早的有了妾氏和庶長子,人家不一定會願意。
段謙到現在依然是一妻一妾,妾氏又是遠在靖平縣,管理著段家作坊和穆家獨門繡染技術,幾乎不到萬慶府來。
所以這麼多年來,這妻妾見面的次數,大概就那麼兩三次。
段謙在靖平縣那邊穩定後,過去的次數也不多。
因此彼此都很和諧,讓段謙心塞的是,穆阿秋也就算了,跟在顧雲冬身邊幾年後膽子變大了,又沒有他在身邊,就開始一門心思搞事業,空閒時間都沒有。
只是他這妻子也是,心思都撲在怎麼賺錢上面,比他這個正經的商人還要忙碌。
她尤其崇拜顧雲冬,經常跟著段婉窩在新茗閣里,每每新茗閣有了新花樣了,她總要去體驗一番,然後讚嘆一陣。
她的心愿,就是開一間像新茗閣這樣有特色又紅火的鋪子。
段謙有時候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超能力,不然身邊的女子怎麼都會往賺錢上面使勁?
從顧雲冬,到段婉,到穆阿秋,再到自己的妻子……
就好比這次,顧雲書和遲遲都來了,作為東道主,段謙請他們吃飯,結果妻子一聽可可在靖平縣開了家私房菜館,立馬又來興致了。
段謙忍住翻白眼的衝動,轉頭跟顧雲書寒暄起來。
吃完飯後,遲遲繞路去了一趟顧家雜貨鋪。
如今的雜貨鋪又擴大了,於家祖孫三人越干生意越好,已經徹底發展成為集賣生活用品,柴米油鹽,酒水點心,水果蔬菜等全方位的『大超市』。
顧雲冬對這雜貨鋪其實並沒有怎麼上心,就一開始的時候出資將鋪面買下來,再給於家祖孫三出了個主意而已,後期都是他們自己發展起來的。
所以顧雲冬看於家積攢了不少銀錢後,就提議將雜貨鋪全部賣給他們,從此以後她就不算是雜貨鋪的東家了,讓他們全權做主。
但於家人都沒同意,於家很感激顧雲冬的恩情。
當年逃荒的時候要不是她給了一筐吃食,他們早就沒命了。
有今天的好日子過,都是顧雲冬帶來的。別說現在他們占了大半分成,就算他們只是拿點工錢也是樂意的。
顧雲冬勸不住他們,只能作罷,雙方商量後。顧雲冬減少分成,每年只拿一部分分紅。
第3758章 番外 聯姻
去完顧家雜貨鋪後,遲遲和宋岩又在城內逛了逛。
宋岩難得來一次,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抽出時間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