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理說,禁軍應該是戰鬥力最強的,這支軍隊,應該是國家創立時就有的,且基本是優先於國家的建立就已經存在。

  大概率,禁軍的前身,其實就是開國君主的真正嫡系。

  但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

  蠻族的王庭騎兵,已經是蠻族王庭真正所能掌握的力量了,確切地說,蠻族王庭除了身邊的這支力量,已經很難真正調動得起那些大部族的力量,沒了地方軍,還談個屁的中央軍。

  昔日的晉國,伴隨著虞氏的衰弱,三家分晉格局形成之後,禁軍只剩下京畿之地那點不過數萬的編制。

  乾國上京,更是將禁軍玩成了一個笑話。

  開戰前,乾國上京號稱有八十萬禁軍拱衛,結果燕軍南下的消息傳來後,第一批,只組織了不到十萬人出征北上,第二批,又強行組織了五萬人,結果這五萬人行軍到半路上後,只剩下不到兩萬人……

  再之後,任憑乾國官家和幾位相公拼命壓榨,禁軍將門也表示,實在是沒有了。

  到最後,為了應付李富勝和李豹的兩支騎兵,乾國連東南沿海的祖家軍都調了過來,純粹是靠地方軍頭子在打仗。

  楚國的皇族禁軍,戰鬥力倒是可以,素質也很高,可以說,是東方四大國里,中央軍戰鬥力最強的一個。

  燕國原本的禁軍,因為百年來全國供養鎮北軍的原因,早就是後娘養的了,再等到田無鏡接手靖南軍後,禁軍就淪為小婢養的了。

  就這,這幾年裡,先拆分去了北封郡一半,又拆分去跟隨大皇子東征,現如今,連拱衛京都都得靠李良申的那一鎮。

  換句話來說,太子殿下可能沒那麼水,興許,他背地裡,也很陰沉;

  但再陰沉也沒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禁軍只剩下個空架子了,還能幹嘛?

  現在想想,皇后娘娘薨逝得還真是時候。

  因為姬老六大婚後,按理說,沒多久,就該是太子和郡主被延遲的大婚真正開始了。

  若是太子和郡主真的結為伉儷,

  得,

  依照郡主那個瘋婆娘的性子,

  人家既然敢在姬老六大婚那一晚動用七叔和李良申去殺皇子,

  她就敢在燕皇宣布去後園榮養時,

  直接讓李良申的那支鎮北軍入京城,

  讓姬潤豪直接榮登太上皇之位;

  大概率,

  這輩子就只能在後園裡出不來了。

  不過,

  隱隱中,

  鄭凡有種感覺,郡主興許能指揮得動李良申,卻不一定能指揮得動那一鎮布置在燕京城外的鎮北軍。

  燕皇這個人,你很難看得透。

  陛下不是李淵,姬老二也不是李老二。

  好在,看不看得透都無所謂,燕皇再雄才大略,也敵不過歲月。

  「老鄭,我做木匠活時,最喜歡倆字……對稱。

  那墨線一彈,

  那尺寸一量,

  近了看,遠了看,

  對對半,

  這種感覺,是最讓我享受的。

  所以,

  我覺得,

  父皇應該也喜歡這種感覺。」

  姬家幾個崽,沒一個是簡單的,就是最悽慘的工具人姬老三,他的水平,丟其他國家皇子堆里,也能噹噹幕後黑手了。

  不是他無能,實在是他爹和兄弟們的段位太高。

  「繼續說。」鄭伯爺開口道。

  「父皇,其實不在意是太子繼位還是老六繼位。」

  五皇子語出驚人。

  世人都在猜測,下一任大燕的帝王到底是哪位。

  不僅僅是燕人,楚人、乾人,甚至是晉人,都在猜測。

  姬老六大婚那日,顯露崢嶸,再以凌厲手段肅清商道,調理戶部,狠辣之風,酷似燕皇。

  而太子,則更顯老持一些。

  下一任燕皇是誰,很可能會影響到燕國今後的國策。

  「平衡?」鄭伯爺說道。

  「對,父皇要的,是一種平衡,一種他,嗯,之後的平衡。」

  五皇子手比劃了一下,

  道:

  「如果將大燕比作一輛馬車,父皇希望的是,這輛馬車可以繼續平穩地行使下去。」

  鄭伯爺搖搖頭,

  笑道;

  「所以,陛下才會在太子和老六之間拉偏架。」

  「唔,聽你喊老六,居然給我一種,你和我們一樣,也是我們兄弟中一個的感覺。」

  「是五殿下您先隨便的,那我也就隨便了。」

  五皇子雖然先前沒說「駕崩」兩個字,但已經表露出這個意思了,可以說,這是相當的大不敬了。

  人家敢這般說,自己就跟著說唄。

  「嘿,你平野伯要是咱們兄弟,父皇大概會十分歡喜的,老大,沒你能打仗。」

  燕皇希望皇子中有個能挑大樑的,至少在軍隊裡可以扛旗的,他選中了他靜心培養出來的皇長子。

  但望江一敗,打回了一切。

  可以說,那一次,是燕皇想要收回軍中權力的一種嘗試。

  那會兒,靖南王將自己困鎖在靖南侯府。

  若是大皇子打贏瞭望江之戰,最後驅逐了野人,收納了晉地。

  接下來,地方治理權收回,各路軍頭子甚至是靖南軍也收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前提,是靖南王不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