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士儀的大姐夫郭昭任河北路轉運使,金軍入侵時,也曾聯合河北的義軍勤王,後來形勢穩定下來後,照舊擔任河北路轉運使,河北與金國接壤,他對金國的情況比較了解。宋淮在兩國開始和談後,就寫信讓郭昭幫他查查金國皇室的情況,看有沒有能夠利用的地方。

  宋淮打開來信看了半響,笑道:“有突破口了。”

  陸士儀湊過去看,信上說道,金帝病重,金國的太子與五皇子爭鬥不斷,但五皇子的母親貴妃極得金帝的喜愛,是以五皇子在金國也有一股自己的勢力,只是因為金國皇后出自權勢之家,外祖後台硬,所以五皇子暫時是占下風,最大的依仗就是金帝的寵愛。

  宋淮笑道:“這些夷族與我朝不同,並不是嚴格按照嫡長子繼承帝位,這位金帝就是繼承了他兄長的位置,金國太子與五皇子相爭,正好是我們的機會。”

  陸士儀問道:“什麼機會?”

  宋淮道:“只有金國內部亂起來,大梁才有機會,我打算讓人私下聯絡金國的貴妃與五皇子,許以重金,看他們是個什麼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晚安,明天見。

  第93章

  宋淮的計劃自然離不開趙策的支持, 趙策準備一大批奇珍異寶, 還有江南的綾羅綢緞,宋淮帶著其他官員與侍從前去燕京, 明面上與金國使者談判, 暗地裡偷偷賄賂貴妃身邊親近的人及貴妃的娘家,通過貴妃的心腹傳話給貴妃。

  貴妃一系正與太子一系爭得如火如荼,她收了大批財帛,心思動了,就開始在金帝面前為梁國說話。

  負責與梁國使者談判的人都是由太子那邊負責的, 貴妃自然也有藉機構讒太子的意思, 她對金帝說:“皇上, 太子派人與梁國人談判了近兩個月都沒有談下來,您不如讓桓端去談。”桓端是金國五皇子的名字。

  金帝咳嗽了幾聲, 道:“梁國人換了一個皇帝, 他們的新皇帝作風強勢,這議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不來的。”

  貴妃還不過四十, 風韻猶存, 金帝寵愛了她許多年,便把她的脾氣慣得驕縱極了,“皇上, 桓端也是您的親孩兒,您不能厚此薄彼,你還說過桓端像您年輕時一樣, 最疼愛這個孩兒,為什麼讓他屈居與別人之下?”

  “桓瑞年紀太輕了……”

  貴妃打斷他的話,“,漢人有句話叫做有志不在年高,他們還有個九歲的宰相,我兒都二十歲了,成家生子,不小了。若是太子是個有本事的,我不會說什麼,可是您看看,他都行的什麼事啊,與梁國人打仗,屢屢打敗仗,而且還心胸狹隘,嫉妒他的親弟弟,您要是有一天不在了,我是情願去下面陪著您,可是桓端怎麼辦,你忍心看著他死嗎?”

  她哭哭啼啼地說了這些話,金帝聽得不舒服,“太子與桓端是親兄弟,不至於像你說得這樣嚴重。”

  貴妃抹眼淚,“您寵愛我這些年,皇后早就看我不順眼了,您覺得太子登基後,我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漢人有個叫做戚姬的妃子,被皇后削成了人棍,連她的兒子也被毒死了。”

  金國滅了遼國,之後遼國占領的燕雲地區都歸了金國,漸漸有一些熟讀漢學的士人在金國為官,貴妃本身就十分喜歡梁國人的首飾與布帛,於是常召這些漢官的夫人們進宮,聽她們講一些漢人宮廷的事情,最近一位漢官的夫人給她講了戚姬的故事,貴妃聽完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嚇得連著兩個晚上都做噩夢,夢到她被皇后削成了人棍。

  她又哭又鬧,金帝想想就同意讓五皇子與梁國人去談判,若是談得好,五皇子在朝中的威望也會高些。

  這位五皇子為人剛愎自用,再加上金軍攻打應天府時被擄,關了好幾個月,他對大梁深惡痛絕,但是貴妃千叮萬囑,目前對付大梁不是最重要的事,皇帝重病,先要從太子手中奪得大權才是最重要的。

  宋淮等人威逼加利誘,竟哄道五皇子同意,恢復大梁長城以南的一切漢地,梁國每年給金國白銀三十萬兩,同時與五皇子私下商議,每年給他十萬兩白銀。雙方在盟約上簽字。

  與宋淮一同作為使者的官員拿著盟約鬆了口氣,笑道:“這金國的五皇子可真是好矇騙,竟然輕易答應了我們的條件,這下子我們可以回去給皇上交差了。”雖然每年需要給金人白銀四十萬兩,但這些錢其實比起軍備開支,不過百分之一二,差事辦得好,眾人回去說不定都可以得到升官。

  宋淮的表情卻並不輕鬆,道:“先不能高興得太早,這盟約上只是五皇子簽字,金人隨時都可以能反悔。”更別說和五皇子不和的金國太子。

  官員道:“反悔了該怎麼辦?”

  宋淮的手按在盟約上,緩緩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果然事情並不像他們想得那麼簡單,五皇子與貴妃一系的人得了好處,極力說服金帝放棄已經占領的長城以南的土地。金人占領這些地方後,行事野蠻,燒殺搶掠,不得人心,再加之趙策登基,勵精圖治,聯合北地的義軍,這些地方即使受金人管轄,但實際上各種起義不斷,還不如直接放棄算了,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金國與大梁的幾次交戰都損失慘重。

  金帝雖然訓斥了五皇子一頓,但他也被說得猶豫起來,畢竟這一年來金國對梁的戰爭敗多勝少,但是太子一系的人當即就表示不同意,朝堂上兩派紛爭不斷。若是金帝沒有生病時,不會有人敢反駁他的意思,但如今他病重,漸漸有人動了其他的心思,太子心中不忿父親的偏心,派了一支部隊去偷襲宋淮等人,幸好宋淮早有準備,部署軍隊將敵人打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