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往定襄去的路上, 曹襄還頗遺憾地與衛青道:「可惜了,如果霍去病也參與了這一役,憑他的本事和舅舅對他的喜愛,想必也能被封個侯爵吧。」

  那樣的話,霍去病也算實現了和劉徹定下的諾言,回去了也不會讓自家妹妹失望。

  只可惜他偏偏選擇自己領著八百人隊伍不知往哪裡征戰去了。

  曹襄一時又覺著有點恨鐵不成鋼,又覺著鬆了一口氣。

  「反正他也才十六歲,即便這次失敗,若能記下教訓,對他也是有益處的。」衛青倒未有什麼別的想法。

  然而在定襄安頓了一陣,連劉徹那邊都已知了他們這一趟取得的戰果,霍去病仍是未見回來,便是衛青也不免愁上眉梢。

  他認為霍去病的本事不會被一般的匈奴部族絆住手腳。

  但是想著霍去病帶著的僅八百人,若是與匈奴萬人的部隊遇上,也無法相抗,衛青又覺著心中一陣發虛。

  因為惦記著自己這個外甥,即便劉徹為嘉獎自己,派遣的特使執印信往軍中正式封自己作了大將軍,又將他的食邑加至六千戶,也未讓他完全開懷。

  特使不知他憂心什麼事,見他神思不屬地皺著眉,以為他仍是不滿足。

  所以他宣完旨意,便開口勸衛青道:「大將軍,陛下對您可是盛恩啊。得知你這次戰功,陛下還將您三個兒子都封作了列侯,便是您的幼子才剛剛滿月,也已是咱們大漢食邑一千三百戶的發乾侯了,這是前所未有的榮寵啊。」

  衛青回過神來,連忙抬手接了旨意,解釋道:「特使誤會了,陛下對我恩寵深厚,我感激肺腑,只是我那外甥至今未有音訊,我擔憂他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霍小將軍?」特使聽了陡然一驚。

  他這一趟來宣旨前,還聽劉徹饒有興味地揣測霍去病在這次戰果中分去了多少功勞,讓自己宣完旨意多問一句——原來霍去病竟都不在衛青身邊嗎?

  衛青嘆息一聲,便將霍去病早早就向自己請帶走八百人,從大部隊中脫離自去征戰的事情講了出來。

  「我實在難放心下他,可否讓其他將軍先帶著軍隊與俘獲歸國,我在此等候接應他?」

  特使想說這不是他能做主的事情,畢竟劉徹旨意中寫的清楚,讓衛青率軍歸長安。

  然而曹襄一旁幫腔,他又知霍去病在劉徹心中地位極重,所以拒絕的話也說不出來。

  猶豫一陣後,他只得道:「陛下定下的歸國期限還有些時日,許是霍小將軍這段時間就能回來呢,大將軍和平陽侯也不用太擔心。」

  衛青也知自己提出的要求會讓使者為難,因而沒有再堅持。

  他的視線重落於指示並不明確的輿圖上,擰著眉揣測霍去病到底是去往了何方,才會至今未歸。

  特使明白他心焦,沒有再打擾,只得默默離開趕回長安復命,將霍去病至今未回歸大部隊的消息告知了劉徹。

  他回稟消息時,曹盈就在劉徹的身邊。

  劉徹本來是懷著叫曹盈知曉霍去病功勞一同高興的心思,才特意叫了她在身邊聽復命的。

  然而聽說霍去病領八百人不知所蹤,他驚訝擔心之餘又不免失悔。

  怎還不確認情況就讓曹盈平白憂心了。

  其實特使講到霍去病下落不明時,曹盈的臉就白了,身形也晃了晃。

  但是因這段時間一直養生,她僅是目眩了一陣,勉強還是支撐住了,沒有真的倒下。

  等到聽說霍去病是僅帶著八百人走的,她怦怦亂跳的心倒又安定了些。

  她聽上一世兄長提起過,她的小將軍曾憑著八百人就取下驚天的功勞——這一世許也是如此呢。

  因而劉徹關切讓她不要過於憂心時,她卻是察覺到了劉徹的忐忑,反過來安撫劉徹道:「霍哥哥定然不會辜負舅舅你的期望的,許是他這一趟去的遠了,所以返回時花的時間也較衛將軍更多些吧。」

  劉徹見她不像是強撐著的樣子,倒也鬆了一口氣,開玩笑道:「依那小子的性子說不定還真和你說的一樣。他若得了機會,怕是匈奴的王庭也要去衝殺一陣的。」

  話雖如此,他還是下令讓特使再去一趟定襄。

  告訴衛青,自己同意衛青的請求,讓衛青能夠在那裡等待霍去病的歸來。

  然而他這道旨意其實是多餘的,因為特使還沒有攜著旨意到達定襄,霍去病就已經帶著麾下的騎兵們歸來了。

  他是帶著八百人去的,回來的時候雖然連他自己都不免掛了些彩,但是實際卻未死一人。

  八百人個個都全頭全尾。

  只是他這一趟也未如衛青一般,趕著那許多牛羊俘虜回來,看著就有些慘了。

  但衛青聽完霍去病的匯報卻鬆了一口氣。

  他也不指望外甥帶八百個人能取得什麼戰功了,人都回來了就好了。

  至少也不會受什麼懲處。

  因而霍去病的話剛一停,他就站了起來,想要關切霍去病都傷到了哪裡。

  哪知道霍去病其實只是換了口氣,就笑著接著道:「接下來就該說說我這一趟的成果了。李敢,把咱們抓回來的兩個人帶進來給舅舅看看。」

  本就候在帳外的李敢便將兩個被繩子緊縛的匈奴人推搡了進來。

  衛青不明白霍去病讓自己見兩個匈奴俘虜是想做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