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頁
雖然石家一門兩國公,但石家在大明軍方版圖之中,並沒有因為石彪封國公有什麼發展。
魏國公死於亂中,也算忠貞不渝,朱祁鎮讓才九歲的魏國公世子繼承國公之位,並以皇子的待遇養在宮中。
這也算恩典了,因為一般來說勛貴襲爵,必須是成年之後,而且要考教弓馬騎射,兵書戰略。
這對魏國公家族,也不知道是喜是憂,畢竟有這樣一個新任國公,與皇室的關係必定很密切,就好像而今的英國公張懋與太子的關係一般。將來必定成為未來的皇帝的親近之臣,這對魏國公重回權力中樞大有好處。
但是魏國公府而今只剩下孤兒寡母,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會落寂下去了。
甚至還等不到小魏國公長大,魏國公現在的地位就會搖搖欲墜。
朱祁鎮忙了好幾個時辰,從將上上下下都安排好了。
朱祁鎮這才有時間,去見太子之前。在去見太子之間,朱祁鎮試探的問了丘浚一句,說道:「以卿之見,太子當如何處置?」
丘浚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太子失德,不可為天下主。至於如何處置,當為陛下家事。」
朱祁鎮說道:「卿之意,朕知之。」
丘浚的意思,有兩個意思。
首先,丘浚反對太子登基,也就是朱祁鎮之前說想的,在政治上太子上已經死亡了。別的不說,如果太子今後登基,今日之平亂功臣,該何以自處?如果太子登基今日之功臣,有一個是一個,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有功之臣,反而因為救駕之功獲罪,如此黑白顛倒,大明如何讓人信服?
而且太子如此大逆不道,還能登基,大明士林統統不服。
也就是之前,因為祖制支持太子的人選,今日全部翻轉了態度。
其次,就是丘浚不想太子死。
畢竟太子畢竟是儲君。
對於儲君不應該進行刑罰,不加以刀兵。
所以,丘浚將太子這一件事情,縮減到天子家事?
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在大明天子有家事嗎?根本沒有。
今日說是家事,本來就是想給太子減免刑罰。能讓太子活下去。
朱祁鎮聽出了丘浚的言外之意,也聽出了丘浚言語之中矛盾。丘浚似乎對而今的局面,還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何止丘浚對這個局面有些棘手。
朱祁鎮也感到棘手之極。
只是再怎麼棘手,朱祁鎮也必須去處置了。
太子並沒有關在其他地方,就是在乾清宮的一個小房子裡面。
此刻,已經華燈初上之時。
太子沉默在黑暗之中,懷恩舉著燈走了進來,朱祁鎮跟在後面。
朱祁鎮一擺手,說道:「都出去吧,懷恩留下來。」
一時間這個破舊的小房子之中,只剩下朱祁鎮,太子與懷恩三個人留下了,留在一片沉默之中。
好久,朱祁鎮說道:「事到如今,你沒有什麼話要說?」
太子說道:「有。但是現在卻不想說了。」太子微微抬起頭,說道:「但求一死而已。」
朱祁鎮勃然大怒,說道:「我培養你這麼多年,就是讓你做這個的?你知道嗎?我本來準備在明年回北京時,帶你回家,一二年之內,就讓你監國,再等幾年,我就準備內禪了。你就這麼等不及嗎?」
這是朱祁鎮最傷心的一點。
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別人背叛他,他還能理解。畢竟政治人物之間,有太的政治分歧,即便是他與丘浚兩人之間,也未必政治觀念都是洽和的。有矛盾,有分歧,上升到肉體解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誰搞死誰而已。
但是是太子。
是他將來的政治繼承人。
這讓他太不能理解了。
特別是他此刻一閉眼睛,就看到了西華門的血流成河,今日在南京城中,最少有數千人因為這一件事情而死去,都是大明的精銳敢死之士。每死一個都是大明的損失,這樣的傷亡,足夠大明打一場數萬人的大戰了。
就這樣不明不白,毫無價值的死在這裡。
太子聽了,先是輕笑兩聲,隨即又大笑起來,好像是聽到了極為可笑的事情,是那種不笑不足以證明其之荒廟的地步,太子笑的上氣不壓下氣,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第一百二十章 太子之死
朱祁鎮厲喝道:「你笑什麼?」
太子這才止住笑聲,說道:「父皇,都這個時候了,你還在騙我,不,你還在騙你自己。你想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怎麼肯放下權力?你怎麼肯將大權交給我?」
「我從小的時候,您教我的就是如何爭奪權力,保住權力,使用權力。你從來告訴我,權力這東西從來不是讓過來的,是奪過來的,同樣不要相信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只相信利益,只有利益本身而已。」
「作為一個皇帝,不應該有私情,大愛天下,不愛一人。」
「這些事情,你都給我做了榜樣?」
「從四歲開始,我就受到最嚴苛的教育,在出京之前,十幾年之內,我都沒有睡過一個懶覺。出京之後,我有一段時間,我最快活,就是在蘭州挖水渠的時候,那時候什麼也不用想,只要做事就行了。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行了,其餘的什麼也不會考慮,一直到到了廣西,遇見汪妃,我都是很快樂的,也一直是按照你的安排來做的,努力了解民間,了解大明,為將來登基為帝,造福大明做準備。」
魏國公死於亂中,也算忠貞不渝,朱祁鎮讓才九歲的魏國公世子繼承國公之位,並以皇子的待遇養在宮中。
這也算恩典了,因為一般來說勛貴襲爵,必須是成年之後,而且要考教弓馬騎射,兵書戰略。
這對魏國公家族,也不知道是喜是憂,畢竟有這樣一個新任國公,與皇室的關係必定很密切,就好像而今的英國公張懋與太子的關係一般。將來必定成為未來的皇帝的親近之臣,這對魏國公重回權力中樞大有好處。
但是魏國公府而今只剩下孤兒寡母,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會落寂下去了。
甚至還等不到小魏國公長大,魏國公現在的地位就會搖搖欲墜。
朱祁鎮忙了好幾個時辰,從將上上下下都安排好了。
朱祁鎮這才有時間,去見太子之前。在去見太子之間,朱祁鎮試探的問了丘浚一句,說道:「以卿之見,太子當如何處置?」
丘浚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太子失德,不可為天下主。至於如何處置,當為陛下家事。」
朱祁鎮說道:「卿之意,朕知之。」
丘浚的意思,有兩個意思。
首先,丘浚反對太子登基,也就是朱祁鎮之前說想的,在政治上太子上已經死亡了。別的不說,如果太子今後登基,今日之平亂功臣,該何以自處?如果太子登基今日之功臣,有一個是一個,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有功之臣,反而因為救駕之功獲罪,如此黑白顛倒,大明如何讓人信服?
而且太子如此大逆不道,還能登基,大明士林統統不服。
也就是之前,因為祖制支持太子的人選,今日全部翻轉了態度。
其次,就是丘浚不想太子死。
畢竟太子畢竟是儲君。
對於儲君不應該進行刑罰,不加以刀兵。
所以,丘浚將太子這一件事情,縮減到天子家事?
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在大明天子有家事嗎?根本沒有。
今日說是家事,本來就是想給太子減免刑罰。能讓太子活下去。
朱祁鎮聽出了丘浚的言外之意,也聽出了丘浚言語之中矛盾。丘浚似乎對而今的局面,還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何止丘浚對這個局面有些棘手。
朱祁鎮也感到棘手之極。
只是再怎麼棘手,朱祁鎮也必須去處置了。
太子並沒有關在其他地方,就是在乾清宮的一個小房子裡面。
此刻,已經華燈初上之時。
太子沉默在黑暗之中,懷恩舉著燈走了進來,朱祁鎮跟在後面。
朱祁鎮一擺手,說道:「都出去吧,懷恩留下來。」
一時間這個破舊的小房子之中,只剩下朱祁鎮,太子與懷恩三個人留下了,留在一片沉默之中。
好久,朱祁鎮說道:「事到如今,你沒有什麼話要說?」
太子說道:「有。但是現在卻不想說了。」太子微微抬起頭,說道:「但求一死而已。」
朱祁鎮勃然大怒,說道:「我培養你這麼多年,就是讓你做這個的?你知道嗎?我本來準備在明年回北京時,帶你回家,一二年之內,就讓你監國,再等幾年,我就準備內禪了。你就這麼等不及嗎?」
這是朱祁鎮最傷心的一點。
他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別人背叛他,他還能理解。畢竟政治人物之間,有太的政治分歧,即便是他與丘浚兩人之間,也未必政治觀念都是洽和的。有矛盾,有分歧,上升到肉體解決,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誰搞死誰而已。
但是是太子。
是他將來的政治繼承人。
這讓他太不能理解了。
特別是他此刻一閉眼睛,就看到了西華門的血流成河,今日在南京城中,最少有數千人因為這一件事情而死去,都是大明的精銳敢死之士。每死一個都是大明的損失,這樣的傷亡,足夠大明打一場數萬人的大戰了。
就這樣不明不白,毫無價值的死在這裡。
太子聽了,先是輕笑兩聲,隨即又大笑起來,好像是聽到了極為可笑的事情,是那種不笑不足以證明其之荒廟的地步,太子笑的上氣不壓下氣,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第一百二十章 太子之死
朱祁鎮厲喝道:「你笑什麼?」
太子這才止住笑聲,說道:「父皇,都這個時候了,你還在騙我,不,你還在騙你自己。你想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怎麼肯放下權力?你怎麼肯將大權交給我?」
「我從小的時候,您教我的就是如何爭奪權力,保住權力,使用權力。你從來告訴我,權力這東西從來不是讓過來的,是奪過來的,同樣不要相信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只相信利益,只有利益本身而已。」
「作為一個皇帝,不應該有私情,大愛天下,不愛一人。」
「這些事情,你都給我做了榜樣?」
「從四歲開始,我就受到最嚴苛的教育,在出京之前,十幾年之內,我都沒有睡過一個懶覺。出京之後,我有一段時間,我最快活,就是在蘭州挖水渠的時候,那時候什麼也不用想,只要做事就行了。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行了,其餘的什麼也不會考慮,一直到到了廣西,遇見汪妃,我都是很快樂的,也一直是按照你的安排來做的,努力了解民間,了解大明,為將來登基為帝,造福大明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