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第一次進醫院、進病房是哪家醫院?」

  「中法新城院區,進去後整個人都傻了。」郭儒明嘆了口氣,說道,「說句實話,您別笑話我,我去錄製影像資料前後1個小時,出來後全身都被汗水打透。整個人……感覺都要虛脫。」

  馮院長沉默。

  那段艱苦的時光,他不願意回想。

  「可能是因為緊張吧。」郭儒明訕笑道,「裡面的醫生護士一溜小跑,工作強度是真大。換我在裡面,不到4個小時就得暈死過去。」

  「暈過去的醫生護士數量一隻手都數不過來,還僅僅是雷神山。」

  郭儒明吁了口氣,面罩上隨即出現水霧。

  換了防護服,連呼吸都要小心,真的特別不方便。

  他穩了穩心神,恢復平靜。要不然護目鏡和面罩一旦花了,錄製工作很難繼續下去。

  沉默中用了12分24秒,一行人才穿上衣服。

  相互之間在背後寫字。

  防護服臃腫不堪,穿上後別說分出來誰是誰,連男女都分不出來。

  「我在火山神錄製的時候,看見一名北部戰區的醫生背後寫著精忠報國四個字。」郭儒明道,「當時看見之後,我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呵呵。」馮院長笑了笑。

  類似的事情見的太多,他已經無動於衷。

  感慨或許會有一些,但那都是雷神山關門後的事情,現在他還沒這個心情。

  「同事都打趣說岳母刺字,他也不在乎。火神山那面的患者情況略好一點?」

  「嗯,他們徹底關閉的時間應該比我們早。」

  「馮院長,明天天河市就解除封印了,您準備做點什麼?」

  「上班啊。」

  「……」郭儒明笑了,是啊,對於醫院的醫生護士來講,對於重症定點醫院的醫生護士來講,城市解除封印並沒有什麼意義。

  他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他們守護的是最後一名患者

  等所有患者都出院,然後才能休息一兩天,返程回家。

  回家

  當這個詞再一次出現的時候,郭儒明心頭熱血涌動。

  這是今天採訪的主題。

  郭儒明做了一個手勢,攝影師扛起攝像機,助理把話筒也伸到馮院長面前。

  「馮院長,可以說說回家後您第一件事要做什麼麼?」郭儒明問道。

  「睡覺。」馮院長想也不想地說道。

  簡單、樸實的回答,和郭儒明心裡想的一樣。

  「太累了……」馮院長道,「最辛苦的是一線醫護人員,其實我還算是好一些,只參加專家會診,為每一位重症患者修改醫療方案。

  但畢竟快五十的人了,時間太長有點扛不住,全靠著一口氣吊著。」

  這兩個月來的採訪、錄製工作就是這樣,每一個平凡的人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淚流滿面。

  但郭儒明偏偏還不能哭,哭了護目鏡會花。

  「有什麼和家裡人說的話麼?」

  「沒啥好說的,活著回去就行。回去後還要先隔離14天,睡個昏天黑地。然後回家,我兒子已經去南方上班了,我們爺倆視頻喝酒,看看小孫子。能活著回去就行,家裡人也沒想別的。嗯,活著回去就行。」

  馮院長反覆說著活著回去就行這句話。

  郭儒明知道,這是一線醫護人員心底的真心話。

  簡單而質樸,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絲毫英雄氣。

  走在雷神山醫院的走廊里,兩邊的房間已經貼上封條,意味著患者出院,人去樓空,消毒完畢,暫時封存。

  走在空蕩蕩的走廊里,腳步聲與防護服摩擦聲迴蕩,有點空曠。

  這裡已經不像是郭儒明印象中那麼繁忙,空的讓人心悸。

  不過這才是最好的狀態。

  街道上車水馬龍,醫院裡空無一人,大家都為三兩碎銀慌慌張張,不至於為了一條命拼盡全力。

  「這裡。」馮院長指著一個空房間說道,「一個43歲男患,出院的時候蹲在雷神山醫院外哭了10分鐘。醫生護士怎麼勸都不好,後來我們陪著他,過了半個小時才走。

  他也沒什麼想說的,估計是情緒太激動,當時來雷神山的時候沒想著能走出去。」

  「嗯,我在火神山錄製的時候趕上他們送一批患者出院。」郭儒明隨意聊著,「北部戰區的醫生護士去送患者離開,十幾個人敬軍禮,當時患者就崩潰了。

  本來想要鞠個躬,轉身回家,可看到軍禮的瞬間蹲在地上哭的像是個孩子。」

  「這裡,有一個老太太,算是因禍得福了吧。」馮院長指著另外一個貼了封條的房間,「86歲,一身老年病。全國頂級醫生給治療的方案,幾乎三天就根據病情變化更換方案。

  她出院的時候非但新型肺炎治癒,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什麼的都控制的非常好。」

  「哈。」

  「能多活十年。」馮院長笑道。

  「這裡……」

  腳步走過的房間,馮院長都能清楚記得其中住過的患者。

  一段段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醫院裡很常見,但在大廈將傾的天河市,在壓力大到能讓人崩潰的天河市,回想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來到重症監護室,眾人進去。

  16名上著呼吸機、ECMO的患者,每個患者床前都坐著一名護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