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比咱們這面好多了,而且不忙。」鄭凱旋道。

  「工農業剪刀差剪了農民幾十年,才有現在的工業體系。醫生也在那柄大剪刀下,被咔嚓咔嚓的剪成血肉。」

  鄭凱旋無語,他微微搖頭,「吳老師,我說的不是這事兒。」

  「哈,你說。」

  「這不是最近有疫情麼,我同學想起很多事兒,從前沒注意過,最近幾天聯繫我。」鄭凱旋道,「有一件事情很奇怪,是去年十月底發生的。」

  吳冕靜靜的聽鄭凱旋的陳述。

  「他有一個鄰居,為人和善,平時關係不錯。但一場重型流感……」

  說到重型流感的時候,鄭凱旋的話語微微一滯。

  「去年十月底?重型流感?嗯,繼續。」吳冕眯了眯眼睛,應該是在笑。

  眼睛裡嘲弄的表情鄭凱旋能清楚的感知到,潮水一般的噴湧出來。

  「那家的女主人因為重流感去世,留下了兩個孩子。當時我同學去參加葬禮,但沒有最後向遺體告別、送上鮮花的步驟。」

  吳冕的表情嚴肅起來。

  「當時……您也知道,誰都不會往這面想的。雖然有些奇怪,但在葬禮的現場問東問西也不是很禮貌。所以我同學並沒在意,參加完葬禮後生活依舊,很快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古怪。」吳冕道。

  「是啊,他現在也覺得事情很古怪,所以問我天河市的情況。我們相互對照……吳老師,您說美國CDC是不是早都知道這事兒了?」

  「肯定早都知道了啊,說過多少遍。」吳冕抽菸,凝神想了幾秒,「也不應該啊,如果當時CDC就按照標準傳染病的流程進行控制,死亡的人為了避免進一步傳播直接火化……」

  鄭凱旋沉默,聽著吳冕自言自語。

  這就是他的疑惑。

  如果當時CDC知道爆發傳染病,已經按照標準進行控制,但家屬們並沒有被隔離,還有葬禮之類的聚集。

  如果說不知道是傳染病,那麼看不見患者遺體,直接拉去火化的這種事情就不應該發生。

  無論是鄭凱旋還是他同學都想不懂。

  所以鄭凱旋把希望寄托在吳老師的身上,希望吳老師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一根煙抽完,吳冕把菸蒂掐滅,扔掉。

  「回去了。」

  「……」鄭凱旋無語,「吳老師,這事兒……」

  「誰知道。」吳冕笑了笑,「我也想不通為什麼,估計真的是流感。」

  「我同學說參加完葬禮,他就大病一場,吃什麼都沒味兒,舌頭和木頭一樣。」鄭凱旋苦笑,「2-3周後才好,味覺恢復要更慢一些。」

  「那就是CDC知道。」吳冕並無所謂地說道。

  「吳老師,您認真點。」

  「認真有用?」吳冕瞥了鄭凱旋一眼,笑道,「把咱們自己的事情搞定就行,別去琢磨別人家的事兒。只是一些片段,周圍缺失太多,沒辦法拼湊出來一個完整的邏輯。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美帝肯開棺驗屍,對最近半年內去世的、有相關症狀的人做屍檢才能有正確的判斷。最好是能打開德堡,讓全世界流行病學的專家進去看看。」

  「那不可能!」

  「當然不可能,人家真理充足,去討沒趣麼?」吳冕笑了笑,「別琢磨了,你同學認識的那位死者可能感染的是A型新型肺炎病毒,在美洲最早傳播的病毒致死率相當低,比流感嚴重點,但並不多。」

  「您,您有論證?」

  「大阪的一家病毒研究所給出的報告,我懷疑最早從德堡泄漏、和電子菸肺炎有關係的是病毒導致的症狀和天河市的病毒差不多,但是致死率低很多。

  CDC已經發現了這一點,但美帝麼,他們感興趣的只有能不能變成利潤。至於大傳染病是不是會流行,和他們沒有一丁點的關係。」

  「這可是……」

  「是什麼無所謂的,那是你、是一名醫生的想法。資本家們只會想能不能掙錢,掙的錢夠不夠多。」吳冕笑了笑,把口罩拉上去,用動作告訴鄭凱旋自己想要結束這段對話。

  「吳老師,您稍等一下。」鄭凱旋急匆匆地說道。

  「哦?怎麼?」

  「您給我講講好麼?」

  「我也不懂。」吳冕搖了搖頭,「三觀不合,最後會怎麼樣?」

  「分手?」

  「哈,是啊。」吳冕笑道,「多學點美帝的優點,人家那麼多好處不去學,就盯著缺點看,這樣不好。」

  吳冕這段話說的有點古怪,鄭凱旋皺眉。

  「鄭教授,我問你一件事。」

  「吳老師,您請講。」

  「美帝發達不發達?」

  「發達!」鄭凱旋毫不猶豫地說道。

  「是啊,我老師七十年代末作為第二批專業技術人才出國交流,說是在紐約下飛機後整個人都傻了。」吳冕道,「當時的國內和美帝相比,就像是咱八井子周邊的村屯和中國樽比,相差了無數個年代。」

  「所以麼,才會有那麼多殤,比如說王青山。」

  「王老師……」

  「其實我並不討厭王青山。」吳冕笑道。

  「啊?」

  「沒他們每天這不行、那不行,先洗腦再毀三觀,咱們國內發展不了這麼快。說實話無所謂,要尊重事實,但他們說的至少有八成是編出來的。」吳冕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