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丫頭,你看郵件了麼?」

  貝拉克教授離開後,吳冕問道。

  「沒呢,怎麼了?」

  「校長發過過來的。」吳冕慎重說道,「實驗室正在尋找突變的菌株,但現在看起來似乎比較理想。雖然有13種病毒,但致死性、傳染性都沒有特別的改變。」

  「哦?這麼說的話變異速度不快?」

  「現在的資料顯示,病毒變異的速度只有流感的一半。」吳冕的聲音略有輕鬆,「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出現極端情況。」

  「超長傳染性、超長潛伏期、一旦發病的話迅速進入重症,想要進展到這種程度是很難的。沒有一兩年的時間篩選,應該不會出現。」楚知希問道。

  「嗯。」吳冕點了點頭,摘下口罩,深深吸了一口天河市的空氣。

  「戴上口罩!」楚知希嚇了一跳。

  「通風環境下是沒問題的。」吳冕道。

  「那也不行!」楚知希踮起腳尖,從吳冕手裡拿過口罩帶子,給他掛到耳朵上。

  「刺突蛋白D614G突變的病例越來越多,已經完成對S蛋白的功能特性與殘基614處的天冬氨酸和甘氨酸進行了比較。

  發現用G614假型化的逆轉錄病毒比用D614的逆轉錄病毒更有效,其中感染效率約增加了9倍左右。」

  「沒有發現突變,尤其是和流感病毒的雜交突變吧。」

  「沒有,暫時沒有。」

  「吳老師,您說的是什麼意思?」一個小護士在身後好奇的問道。

  「就是說現在天河市的病毒已經不是半個月前的那種了。」吳冕簡單說道,「傳染性更強,大約強了一倍,但導致重症的毒性減弱了一些。」

  「呃……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沒有好壞之分,這決定下一步怎麼走。」吳冕說著,苦笑了一下,「而且還要盡人事、聽天命。」

  「現代科學都這麼發達了,用超級計算機算啊。」小護士道,「我還以為鍾南山鍾老手裡早就有資料了呢。」

  「病毒是不斷變異的。」吳冕道,「雖然變化大同小異,基本有八種變異的方向。」

  「哪八種?」

  「太複雜,不跟你講了。」吳冕道,「RNA病毒出現突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刺突蛋白目前已出現了很多種突變,其中絕大多數突變對病毒沒有影響,但這些突變可以用於病毒的溯源。

  只有少部分一些突變會影響到傳染性或是致病性。」

  「吳老師,您說的太複雜,真聽不懂。」小護士問道,「您能簡單點說說這事兒什麼時候能結束麼?我看家裡的微信群也開始一級響應,咱們省城都出現病例了。」

  她有些擔心的詢問道。

  「不好說啊。」吳冕嘆了口氣。

  「一百多年前伍連德都能控制鼠疫傳播,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小護士抱怨道。

  「我說過麼,1月的東北什麼氣溫你知道。」吳冕道,「伍老先生當時沒條件,只能用火車皮隔離患者。有取暖設施麼?隔離患者凍死、凍傷怎麼辦?」

  「……」

  「這又不是玩單機遊戲。」吳冕說道,「那時候我剛下飛機,看到封城的消息後就知道事情大條了。」

  「我們也覺得奇怪,S病毒的時候都沒封城。但現在回想起來,誰都沒覺得會這麼嚴重。」

  「封城是隔離的手段,之後還要面對無數的事情。

  市民的生活怎麼保障?最基礎的吃穿問題怎麼解決?

  不法商販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怎麼處理?

  有人造謠傳謠、引發恐慌怎麼辦?國際影響要不要考慮?

  恐慌蔓延,引發更嚴重的後果怎麼辦?」

  「我那時候都沒想過。」小護士笑了笑,「覺得咱國家肯定能解決好。」

  「不好解決啊。」吳冕悠悠說道。

  專家組正在考慮集中隔離,所有患者都要進行隔離,分輕重症。

  不僅僅考驗的是大基建能力——能不能建好重症醫院以及輕症患者隔離的空間,還要考慮的是每一個人的感受。

  輕症患者在一起,很多老人、身體不好的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病毒出現變異、重組怎麼辦?雖然大概率沒問題,可面對一種新型病毒,誰知道它會怎麼變異。

  萬一出現一個楚知希剛剛說的那種病毒,怕是華夏直接會崩潰。

  在這個要負歷史責任的時間點上,吳冕也有點慫。

  畢竟他還年輕,一想到嚴重的後果……哪怕是吳冕都不敢繼續想下去。

  這還只是其一。

  集中隔離,一旦不斷有人由輕症變成重症,誘發群體性恐懼事件,那事情可就真的大條了。

  現在早都已經不考慮經濟問題,封城後集中隔離,決策者要背負著怎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時間緊迫,天河市的情況並沒有因為3-4000名醫護人員的到來而緩解;也沒因為全國支援生活、生產、防護物資而緩解。

  身在天河市,連呼吸的空氣都是凝固的。

  往日的車水馬龍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路邊的店鋪都關著門,閃爍的霓虹也消失不見。雖然看著井然有序,但這種清冷、蕭條似乎無聲的告訴著所有人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世界。

  巨大的壓力在醫護人員肩上、在所有天河市市民的心上。

  能不能扛得住,什麼時候崩潰,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吳冕算不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