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方醫院,一張請戰書擺在院長的辦公桌上。

  尊敬的南方醫院黨委:

  我們是2003年奉命赴小湯山……

  17年前支援帝都小湯山的醫療隊全體醫護人員再次請戰。

  一行行字。

  一筆筆簽名。

  一個個鮮紅的手印。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每一個字鏗鏘有力,仿佛來自血脈中的號角聲,響徹雲霄。

  17年過去了,白髮攀上雙鬢,歲月磨去稜角,但血未冷,志未消。

  只要祖國需要。

  只要人民需要。

  那支百戰百勝的隊伍從來不曾缺席。

  原第一軍醫大赴小湯山醫療隊全體隊員的落款和2020年1月23日的日期將被永遠銘記。

  與此同時將被人記住的還有下面一個個鮮紅的手印以及上面的簽名。

  白衣如雪

  看試手,補天裂!

  第941章 陌生的世界

  天河市。

  發熱門診外面排滿了人,候診的隊列延伸到了馬路上。醫療擠兌已經不可避免地上演。而越來越長的隊伍以及建國以來第一次封城,則讓人心中的恐慌掀翻了天花板,火山一樣迸發出來。

  患者恐慌,醫生、護士一樣恐慌。

  與普通天河市市民相比,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機率更大。

  醫院,就是殘酷戰役的核心。

  防護物資已經見底,能分到一套標準制式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堅持著,根本捨不得脫下來。

  什麼4小時之內需要更換的制度根本不存在。

  據說4小時之後防護服的防護作用就大打折扣,但再怎麼也要比普通衣服強。

  能分到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最少要在一線工作8小時,甚至12小時都不罕見。

  只是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堅持,大海一樣的人流根本不見少。

  ……

  麻醉科還在正常運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肆虐的病毒上,可還有很多人「正常」生病,需要手術。

  正常醫療儘量保障,不能顧頭不顧腚。

  忙了一天,劉偉全身骨頭跟散了架了一樣。他和一同戰鬥了12小時的器械護士去換衣服。

  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這些陌生的詞彙已經在極短的時間裡刻在他們的腦海中。

  估計一輩子都忘不掉。

  劉偉小心翼翼的脫掉防護服,心中不舍。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有衣服穿,這玩意雖然悶,但總歸可以保證自己不被感染、還能活著。

  隔離服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濕噠噠的貼在身上。

  「好累,喝水。」劉偉一邊脫防護服,一邊嘮叨著。

  猛然間,一道鮮紅的血光出現在眼帘中。

  和他一起在脫防護服的護士一身血跡,仿佛剛從車禍現場拉回來。

  「小華,你受傷了?」劉偉連忙問道。

  「沒。」器械護士小華全身無力,但距離今天工作結束還有最重要的一步,她不敢疏忽,認真的換衣服,輕聲說道,「我來例假了。」

  「……」劉偉無語。

  「誰知道會這樣,我穿衣服的時候墊了兩塊衛生巾。」小華無奈地說道。

  「你沒事吧。」

  「沒事。」小華道,「平時量不大,可能是最近緊張,這次的量特別大。後天再上班,我估計要用紙尿褲。」

  劉偉脫下防護服,七步洗手,盡一切可能保證不攜帶病毒去清潔區。

  看著滿身鮮血的小華,劉偉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後天?別說後天,明天麻醉科就沒防護服了。今天一早,聽主任說還有40套,估計一天的時間早就消耗一空。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已經把一切能用的防護都用上——塑膠袋套身上;用膠片當原料,自己動手做成護目鏡;文件袋當面屏。

  誰知道明天什麼樣,算了,不去想這些事,下台後好好睡一覺。

  每一家醫院都是一樣的情況,大型三甲醫院每天消耗的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至少在1000-2000套。

  要是正常用,整個天河市每天消耗量在10萬套左右。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別說國內供不上,全世界生產的防護物都拉過來,估計都跟不上。

  因為這是特殊物資,不會有大量存貨。

  劉偉走出半污染區,和滿身鮮血的小華說了兩句,便去洗澡換衣服。

  雖然已經累成了狗,但還不能回家。

  臨近過年,家裡老人習慣性的買了數不清的肉塞進冰箱裡。可是蔬菜、水果還要再買一些,誰知道明天能不能有新鮮的蔬菜吃。

  脫下隔離服的上衣,劉偉覺得衣服沉甸甸的,他擰了一下。

  「嘩~~~」

  汗水成河,落在更衣室的地面上。

  自己也有今天,劉偉無奈的看著地上的水漬。

  就這,估計在未來兩天都是求之不得的,畢竟還有防護服在,自己應該算是健康人。

  真要穿著塑膠袋……自己還是去宿舍住吧,爸媽年紀都大了,別把他們傳染上病毒。

  劉偉心情低落,胡亂沖澡。

  手機鈴聲傳進來,劉偉罵了一句粗糲的天河方言,簡單擦了擦身上的水。

  拿起手機,見是主任打進來的。

  「小劉,下班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