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怪。」吳冕看著圖片說道,「不像是腫瘤,丫頭你看是什麼?」

  「不是腫瘤,密度不對,也沒看見有供養血管。」楚知希道,「我看……十二指腸里……除了腫瘤還能是什麼?」

  吳冕仔細看著手機里傳輸的影像,皺眉沉吟,沒了之前談笑風生,又變成了一名醫生。

  郭儒明看的有趣,他對一名頂尖醫生的日常也很感興趣。

  幾分鐘後,吳冕拿起手機。

  「梁主任麼。」

  「嗯,我是吳冕。有件事兒麻煩您一下。」

  「有個患者,十二指腸里有東西,我看像是異物,但不能確定。」吳冕道,「很古怪,從來沒見過。」

  「不不不,不是腫瘤。我想用鏡子看一眼,這面消化內科沒人,患者去您那?」

  「好,我和韋醫生說。」

  掛斷電話,吳冕又聯繫其他事情。

  足足打了三個電話,把一切都捋順,吳冕才長出了一口氣。

  「吳老師,您這會診可是夠奇怪的。難道這就是傳說的遠程會診?」郭儒明笑道。

  「哦,新時代,新進步。」吳冕道。

  「新時代?」郭儒明奇怪的問道。

  「呵呵,跟您說件事兒,您對精準扶貧有什麼認知麼?」吳冕問道。

  郭儒明無語。

  本來想聊聊醫療上的事情,可說著說著怎麼扯到精準扶貧上去了呢。

  「我爸從前是鄉長,現在歸到開發新區,應該算是同級別的街道主任。最近一兩年都在忙精準扶貧,每天兩三個手機打卡,比如地理位置定位在貧困戶家。」

  郭儒明還是不懂吳冕的意思。

  「我爸說穿了就是個『小吏』。」吳冕道,「吏治問題麼,您知道的,咱就不多說了。張居正當年權傾一世,挽狂瀾於既倒,能力是大家公認的。史書上說政令雖萬里外,朝奉而夕行。」

  「萬里之外,多少天能到?效率堪憂哦。哪怕是張居正,也面對歷史局限性,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可是現在呢,我聽我爸說上午十點帝都開會,下午兩點,會議內容就能向下傳達到街道辦事處。我想,太岳先生的棺材板都蓋不住嘍。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卻一輩子都達不到。」

  「您的意思……」

  「現在5g還只是剛開始鋪設,用的4g。您知道麼,在21世紀初期,醫療圈子裡有了疑難雜症,只能讓患者自行解決。」吳冕說道。

  這段時間過去了還不到20年,郭儒明當然記得。

  他含笑不語,大概知道吳老師要說什麼。

  「固定電話時代,城市與城市之間距離遙遠,醫療界也沒什麼太多的溝通。當進入網絡時代,上網看看新聞也就差不多了。後來進化到能玩遊戲,但網絡會診……那時候剛剛興起,2008年,奧運會前,我去一家地級市飛刀,看見他們專門有遠程會診中心。」

  「呦,夠前衛的。」郭儒明驚訝。

  2008年,醫院能專門拉光纖進行遠程會診,這可是相當牛逼、有遠見的一種做法。哪怕是現在想起來,似乎也覺得很厲害。郭儒明點了點頭,心中讚許。

  「可是沒等遠程會診開起來,那兒就破敗了。」吳冕說道。

  「嗯?」郭儒明疑惑。

  「3g網絡很快過渡到4g。隨著4g網絡鋪設完畢,短視頻大概就是這時候興起的。醫療方面呢,喏。」說著,吳冕搖了搖手機,「微信傳輸圖像,基本能看個大概。雖然和當面閱片還是有差距,可差距並不大。」

  「很快就5g嘍,估計再過個三五年就能遠程手術。傳輸的片子質量也越來越高,會診這種事情,隨時隨地。」吳冕笑道,「所以,就是這樣。」

  「吳老師,您真不愧是麻省的教授,理念就是先進。」郭儒明稱讚。

  「麻省?他們落後的很。」吳冕道。

  落後……郭儒明無語。這是他第一次聽人說美國落後,還是麻省總醫院那種世界排名前五的醫院。

  「您還真別不信,的確是這樣。美國的無線網絡一般,在這方面還真就趕不上咱們。」吳冕笑道,「他們的5g頻道都被軍方占用,現在才開始投入民用,我很好奇這次能被咱們落多遠。」

  「吳老師,您說真的?」

  「當然。」吳冕道,「內因有很多,說到明天都說不完,而且我沒什麼研究,不能瞎說。光是遠程會診這一塊,美國還是遠程會診中心模式,咱們已經隨時隨地。好期待5g,到時候不知道又有什麼新玩法出來。」

  第721章 把什麼塞進去了?

  「說遠了,說遠了。」吳冕笑道,「那是過幾年的事兒,咱不提那麼遠。」

  「吳老師,什麼患者?您一會是不是要去醫大二?」郭儒明問道。

  「說是膽囊炎的患者,這個診斷沒問題,有醫大的B超報告。可是我的一位下級醫生心比較細,發現了問題。患者的十二指腸位置有實性陰影,我看了一眼CT影像,沒看出來是什麼。」

  「……」郭儒明有些詫異,連吳老師都說不出來是什麼!

  「郭導,您可別覺得我什麼病都能看懂,都能說清楚。」吳冕見郭儒明的表情,心裡知道他在想什麼,便笑道,「我治過的病人都能記住,這是臨床經驗。有個案報導的也能儘量分析,留下印象。但並不是所有患者的情況都能一搭眼就看出來,但凡是這麼說的人都是騙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