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要了解一種甲硝唑,李瓊變身為藥理學專家,甚至開始研究什麼是含鉻的針管和防水套管。

  這只是一千七百多種臨床常用、少用藥物其中之一。

  厚厚的複習資料,把李瓊折磨的欲仙欲死。

  可沒辦法,一想到回二院倒班,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還得給患者洗腳,李瓊硬著頭皮也要把這些東西都「啃」下來。

  考試的日期越來越近,李瓊越來越緊張,每天睡覺的時候,都做夢夢到自己面對一大張配伍禁忌的表格在背誦。

  從前的小姐妹們約自己出去吃飯,李瓊也沒敢答應,只能把時間應在考核完的那天。

  不管考的怎麼樣,等完事之後一定要出去放鬆一下。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不斷訓練、提升,李瓊眼睛裡看到的醫療似乎和從前的認知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但是這有意義麼,李瓊不知道大道理,她只知道劍協醫院給自己開了大筆的工資,這些要求都是應該的。

  不像是在二院,不給開錢,事兒還特別多,真是MMP!

  第663章 團建

  吳冕在香江準備帶著楚伯雄和鄭林遠回八井子,而在八井子的劍協醫院的機關樓里,薛春和與馬修德正在勤奮工作。

  劍協醫院的職工要考核,這是吳老師說過的。

  雖然他沒說什麼末位淘汰制,但該考試還是要考的。提高業務水平,無可厚非。而且吳老師偏向於學院派,怎麼說都是編纂《診斷學》的大牛不是。

  現在患者漸漸多了起來,可是發的工資卻沒有減少,帳戶里有多少錢,兩位院長心裡有數。

  眼看著劍協醫院入股新成立的公司,開發軟體與硬體,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未來醫院的收入是多少兩位院長有時候都不敢想。

  那是一筆大錢,想一想就覺得可怕的大錢。

  他們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二院光是銀行貸款就幾十個億。只是那時候馬修德接觸不到,薛春和是主觀臨床的副院長,也管不到。

  可眼下這筆錢基本都是從兩人手裡花出去的,和二院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

  「修德,考試和團建這兩件事要慎重。」薛春和戴著老花鏡,和馬修德說道,「考試是要考,但千萬別把人都給考跑了。」

  「嗯,我看吳老師只是說一嘴考試,這條等他回來之後再說。獎懲機制的尺度還是您和吳老師把握,又不能讓醫護人員失去上進心,可又不能真的把人給開除了不是。」

  「你別耍滑頭,還說什麼我和吳老師把握。」薛春和道,「都是吳老師把握,咱倆能好好的把方案交給他就行。考試估計是吳老師出題,他心裡有數,咱倆把注意力放到團建上就行。」

  馬修德其實內心深處比較牴觸團建。

  所謂團建,在最早叫做拓展訓練,主要的作用是讓大家更為團結,形成一個集體。可是根據馬修德了解,私企團建後一個月是離職率是最高的時間段。

  所謂團建非但沒有起到拓展、團結的作用,反而讓本來並不穩固的公司直接分崩離析。說垮塌比較誇張,但花了錢沒達到目的,這是普遍現象。

  有領導去的,那叫換個地兒開會;沒有領導的,才叫團建。

  一般情況下在領導有空的日子,選個領導滿意的項目,團服一發,大巴一拉,教練一請,橫幅一掛,文化衫一穿,然後開始照相。

  有錢的公司租場地,開始拓展訓練;沒錢的公司乾脆找野外項目,把所有人累的灰頭土臉跟孫子似的。

  至於下面員工辛不辛苦,一般沒人去理會。

  連團建這點辛苦都吃不了,還怎麼聽領導的話。

  「修德,你好像對團建有牴觸。」薛春和見馬修德面帶難色,便直接問道。

  兩人關係近,有意見直接提,不玩虛的。

  「薛院,團建這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馬修德問道。

  「嗯?這個不好麼?」薛春和怔了一下,他也沒有團建的經歷,只是再酒桌上聽人說起過。

  之所以動了團建的念頭是因為來到劍協醫院,一切都是吳老師著手打造,他這個院長根本什麼事兒都沒有。

  要是沒事也就算了,可每個月還拿那麼多錢,薛春和總想干點什麼。

  要不然不是成了尸位素餐麼。

  說實話,薛春和與馬修德的年紀偏大,真要是團建也是一路當觀眾,根本玩不起來。

  「呃……薛院,前兩天您提出團建的建議,我諮詢了幾位專家。」馬修德很認真地說道,「基本上現在所有人都認為團建屬於領導的自嗨,員工則集體尷尬。」

  「……」

  薛春和怔了一下。

  「薛院,關鍵是……」馬修德說著,頓了一下。

  「修德,又沒別人,這事兒也沒和吳老師說,你要是覺得理由足夠就停了。我也是聽人說個熱鬧,咱在二院的時候,除了年終聚餐之外,哪有什麼團建。」

  薛春和倒也乾脆,說的很痛快。

  「是這樣,薛院。」馬修德坐在沙發上,直起腰,併攏腿,擺出一副尊敬的樣子。

  尤其是這種時候,必須要對領導尊重。可是有些話不能不說,要不然馬修德怕惹吳老師不高興。

  「薛院,我不是否定你你的看法,只是這事兒我搞不懂。」

  「怎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