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幅畫馮明軒並沒有很在意,看了幾眼,記住樣子後就和老爺子回家。睡一覺起來,他決定再拼一把。

  離開帝都,馮明軒去了鵬城。

  八十年代初,剛剛改開的時候鵬城成立特區,那面靠近香江,打開鎖鏈後,帶著一股子野蠻生長的蓬勃。

  來到鵬城後,馮明軒無意之間經過一棟建築,他發現和老爺子畫的素描一模一樣。

  在那一瞬間,馮明軒愣住了。當時沒有電話,他記下來那家建築的名字——深發展銀行。

  馮明軒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悸動,他馬上坐兩天一夜的火車從鵬城回到帝都,找到老爺子說了這件事情。

  他家老爺子也是文化人,雖然不是老三屆的大學生,但幾次參加考試也只是差了一絲就能上大學。只要不愣神,說話條理清晰,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斷。

  爺倆兒聊了很久,當時深發展發行股票,沒人願意要,只能動員幹部,就當是支援國家建設。

  最後父子二人決定拼一把,變賣家產,只差沒賣房子了。湊了一些錢由馮明軒帶去鵬城,低價從其他人手裡收購深發展的股票。

  收購價低於面值,就這,馮明軒被人稱為大善人。

  在別人看來,那就是廢紙,花錢買回來的廢紙。能換點錢,哪怕折價也無所謂。

  1年後,1991年4月3日,深發展上市。

  開盤價49,馮明軒手裡的股票翻了一百倍!

  1年,百倍!

  馮明軒從此時來運轉,他對資本市場沒什麼興趣,開盤就把股票都賣掉,有了第一桶金。

  92南巡,鵬城迎來一次窗口期。有了第一桶金,馮明軒又抓住機會,在商海里遨遊。

  第544章 最後一幅畫

  馮明軒以眼光毒辣著稱,尤其是一些別人都不看好的操作,他卻能玩出花來。

  開發海南,第一時間去,第一時間出,資產再次翻十倍,留下後面的接盤俠面對一地狼藉。類似的事情,多如繁星,數不勝數。

  最後他成為國內前五的地產商,幾乎是白手起家。回頭看陶若認為要是沒有馮家老爺子在背後指點,要做到的話難比登天。

  陶若和馮明軒是多年的老朋友,莫逆之交,要不然也不會有陶若的私人手機號碼。

  「老馮,你今天這麼閒?」陶若拿起手機,笑呵呵地說道。

  「陶子,你方便麼?」

  陶若嘴唇抿了一下,馮明軒這么正式的問自己,是有商業上的事情?

  「老馮,有時間。」陶若很正式地說道。

  「你等我,我去找你。」

  馮明軒也沒明說,急匆匆的掛斷電話。

  陶若有些奇怪,這是怎麼了?他來找自己,難道有什麼大事?

  一個多小時後,馮明軒來到陶若的辦公室。

  他瘦瘦高高,鬢角的白髮,沒有故意染黑,略顯滄桑。穿著訂製的西服,深色襯衫、領帶,戴了一塊百達翡麗的機械錶。

  走進辦公室,馮明軒的助理很識趣的沒有進,在外面把門關上。

  「陶子,有事兒跟你說。」馮明軒說道,「我爸昨天忽然說他要不行了,然後給了我一幅畫。」

  「……」陶若怔了一下。

  老爺子已經七十多歲,這些年迷迷糊糊的時候越來越多,怎麼看怎麼像是老年痴呆。

  可是每每在馮明軒人生節點指引方向的傳奇老人,也會老、也會死……想到這裡,陶若有些惘然。

  陶若只知道馮明軒的一個故事,就是有關於深發展的那件事。這還是馮明軒孫子的滿月那天,他情緒激動,喝了很多酒,摟著陶若說的心裡話。

  在那之前,哪怕陶若和馮明軒相交於微末,相互扶持,算是生死之交,也沒說過這些話。

  馮明軒拿出一張紙,珍而重之的放到陶若面前。

  陶若心生疑慮,打開紙仔細看。

  素描上是兩個人坐在一張小桌前喝酒,桌子很矮、很小,上面只有一盤花生米。幾筆勾勒,簡單傳神。

  兩個人,一個人是馮明軒,另外一個……陶若一眼就看出來,是自己。

  可……這是什麼意思?

  陶若疑惑的看著馮明軒,問道,「老馮,這是……」

  馮明軒苦笑,「陶子,還記得咱倆什麼時候認識的麼?」

  「我高中輟學,你來鵬城打工。」陶若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也是有些唏噓。那時候自己才十幾歲,青蔥年少,滿身幹勁,就想著掙錢。

  可現在錢是掙到了,又想著如果有機會可以重回少年時,自己肯定不惜千金散盡。

  「我那天跑業務,累的跟狗一樣。回到出租屋,你也剛回來。咱倆湊了一身的錢,買了一包花生米一瓶老白乾,就這么喝了一頓。」馮明軒說起那時候,也有些感慨。

  「你和老爺子說過?」

  「不記得了。」馮明軒搖了搖頭,隨後謹慎地說道,「陶子,我爸的事情跟你說過,這幾年你守口如瓶,謝了。」

  「客氣,本來就是兄弟,不說這些。」陶若皺眉,疑惑的看著素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老爺子好好的,怎麼就說不行了呢?」

  他拿起紙,素描力透紙背,從畫作上壓根看不出來有油盡燈枯的跡象。

  「我問我爸,我爸說他最近愣神的時候越來越多,而且能記住的事情越來越少。」說著,馮明軒深深嘆了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