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忽然她又明白了一樣事情,這些神侍、大神侍們就算手裡果然有什麼此間仙凡往來的事情,到底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他們或者知道聚集信眾做祈福會可以叫一處神跡消失,他們稱之為「願滿」,只當神仙露出行跡來就是為了能聚集信眾,收集願力的。
卻不知道這些神跡究竟因何而成,所謂祈福會又作用在什麼上而最後叫神跡消失了。更不曾去追究過這些「神跡」是不是有著更大的意圖作用,是不是真的只是他們眼睛能看到、三步之內能想明白的這點「神異」處,自然也想不到護陣護佑一方的大事上來了。
從鮮石粉到明年縣裡的民生勢頭、甚至再到這樣仙凡之事上,人「真知」的到底有幾分?可人卻得站在自己的這份「不知」上,幾乎時時刻刻在進行著言行心念的選擇,而這些選擇與外界因緣相纏,又要長出下一場際遇來。以致多少人在忽然遭遇了什麼時,只會覺著「出乎意料」而已。
比如這幫剛剛忙著商議如何將神跡消失的禍水東引的「近神者」們,想必如今這結果也叫他們覺得出乎意料吧。
撐過頭一夜子夜會,接下來再往湖邊來的百姓人數驟降。
劉玉蘭從來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的,她爹就不愛弄這些,「要是神仙果然有靈,那麼些黑心黑肝黑肚腸的東西怎麼升官發財的?若是神仙連這些都管不上,我們拜他作甚?」小時候聽慣了這樣的話,所以昨天憑那些穿著神侍大衣裳的人如何說話,她還是下晌就回去了。
第二天,家裡有昨兒留下看家沒跟著去的,想過去瞧瞧,劉玉蘭便叫他們換了班自去,她是不想去了。
「沒意思,被鬧得神神鬼鬼的,都沒有從前好玩了。」
結果那幾個人出去沒半天就回來了,劉玉蘭見了便笑:「你們到地兒了麼?這麼快就迴轉了?」
那幾個笑道:「路上碰著了隔壁家的和橫街上賣魚的,都勸我們不要過去了。湖邊正拉人半夜跪拜呢,只胡亂給扯了幾個帳子,凍死個人!昨兒他們好些半夜就溜了,還有躲林子裡燒暖鍋子吃取暖的,結果差點沒被神廟的人打出來。怕今兒還得抓呢,還是算了,細打聽了也沒什麼好玩的。今天連賣餛飩和醃肉餅子的都不打算去那兒開攤了……」
劉玉蘭點頭:「仙食街不辦了,都是認真做買賣去的,算上人工來回,價兒比尋常還貴,去了幹嘛!」
那幾個都跟著點頭,只說不去了,有一個道:「這就跟人當面一樣,要是去了被抓了跪夜,是跪是不跪?跪了活受罪,不跪沒準還得罪神仙了。索性大家不見面,倒不結怨。」
眾人都連道是這個道理。
人心略同,之後這遇仙會就真成了祈福會了,——只有那些衣著規整的信眾們還照著時辰圍著湖念叨,縣裡百姓則幾乎不在那附近露面。除了一些閒漢無賴愛熱鬧的,往那裡一站指指點點,瞧那陣勢是把這些祈福的當成唱戲的來看了,輪著圈逛看,還不時議論兩句「這個的衣裳好,料子不錯,就顏色糟心點兒」,「那個的唱腔不成,轉音發飄」云云。
神廟的人瞧著他們來氣,可又不能把他們怎麼樣,——神廟收攏百姓靠的是自己的威望和百姓的虔誠,可這些人一來不信神罰,二來不求福氣,你能把他們怎麼樣?總不能真的開打吧。
湖兒這些日子都跟著燕先生在看那個神護之法,嶺兒則都是莫大夫帶著,說些藥方和臟腑的事情。
靈素看了兩天熱鬧,徹底放下心來,也有了閒心跟著摻和。看嶺兒用幾句她舅舅給的書上的話把莫大夫為難得一愣一愣的,便走開了,又去湖兒那邊看之前他們靜坐護神的道理。
細聽了兩句,卻全是心念上的功夫。這恰中了靈素自己的倒霉事,立時認真了,就索性也跟著燕先生學起來。
燕先生還有幾個同門也跟著在學,如今他那功夫是獨此一家的,若是同門中有哪個能也跟著通了也好。
靈素聽了半天,等他們又往湖邊高台上一坐,開始試行時,她就散出神識瞧看起來。結果發現這一群七八個人里,實則只有燕先生和自家那倆娃兒有效果,另外還有一個燕先生的同門,其功時有時無。
再看能給護陣影響的那仨,細探去,卻是個引能養陣的意思。他們調定了自己的心念,從此間天地引動靈能,通過自身,流歸護陣,使護陣原本引動月華自修的能途又多了一路。
方才燕先生翻出來的舊書上,嘮嘮叨叨的說了大半本,原來就是個心念的事情!靈素再一次為凡間只能依靠文字來記錄傳承嘆上一聲。
這文字裡頭,說一個「樹」字,個人心裡對樹的念頭各不相同,何況還有生於北地一生未曾見過終年常綠之木的;或者生於苦寒處,說起樹都關聯了巨大的財富和了不得身份,如此等等。這還是個好歹在世上有的東西,若是說起「聚念」、「停心」、「氣聽」等話,那一言出,入了不同人的心裡,更不知道各自生出什麼東西了。
好在如今既瞧明白了道理,那書上的言語行文倒無需理會了。
心念引能,這能引動多少,就在個人的心念功夫上,也難怪那一點正向的波動細微得自己都無法察覺。這就三個人,還是凡人,心念之力能有多少?
當日靈素行的就是神識改念的功夫,神靈、神識與心念相通,只比比她頭上的光團和邊上人等的,若她使起這功夫來,豈不是象與鼠之別?
卻不知道這些神跡究竟因何而成,所謂祈福會又作用在什麼上而最後叫神跡消失了。更不曾去追究過這些「神跡」是不是有著更大的意圖作用,是不是真的只是他們眼睛能看到、三步之內能想明白的這點「神異」處,自然也想不到護陣護佑一方的大事上來了。
從鮮石粉到明年縣裡的民生勢頭、甚至再到這樣仙凡之事上,人「真知」的到底有幾分?可人卻得站在自己的這份「不知」上,幾乎時時刻刻在進行著言行心念的選擇,而這些選擇與外界因緣相纏,又要長出下一場際遇來。以致多少人在忽然遭遇了什麼時,只會覺著「出乎意料」而已。
比如這幫剛剛忙著商議如何將神跡消失的禍水東引的「近神者」們,想必如今這結果也叫他們覺得出乎意料吧。
撐過頭一夜子夜會,接下來再往湖邊來的百姓人數驟降。
劉玉蘭從來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的,她爹就不愛弄這些,「要是神仙果然有靈,那麼些黑心黑肝黑肚腸的東西怎麼升官發財的?若是神仙連這些都管不上,我們拜他作甚?」小時候聽慣了這樣的話,所以昨天憑那些穿著神侍大衣裳的人如何說話,她還是下晌就回去了。
第二天,家裡有昨兒留下看家沒跟著去的,想過去瞧瞧,劉玉蘭便叫他們換了班自去,她是不想去了。
「沒意思,被鬧得神神鬼鬼的,都沒有從前好玩了。」
結果那幾個人出去沒半天就回來了,劉玉蘭見了便笑:「你們到地兒了麼?這麼快就迴轉了?」
那幾個笑道:「路上碰著了隔壁家的和橫街上賣魚的,都勸我們不要過去了。湖邊正拉人半夜跪拜呢,只胡亂給扯了幾個帳子,凍死個人!昨兒他們好些半夜就溜了,還有躲林子裡燒暖鍋子吃取暖的,結果差點沒被神廟的人打出來。怕今兒還得抓呢,還是算了,細打聽了也沒什麼好玩的。今天連賣餛飩和醃肉餅子的都不打算去那兒開攤了……」
劉玉蘭點頭:「仙食街不辦了,都是認真做買賣去的,算上人工來回,價兒比尋常還貴,去了幹嘛!」
那幾個都跟著點頭,只說不去了,有一個道:「這就跟人當面一樣,要是去了被抓了跪夜,是跪是不跪?跪了活受罪,不跪沒準還得罪神仙了。索性大家不見面,倒不結怨。」
眾人都連道是這個道理。
人心略同,之後這遇仙會就真成了祈福會了,——只有那些衣著規整的信眾們還照著時辰圍著湖念叨,縣裡百姓則幾乎不在那附近露面。除了一些閒漢無賴愛熱鬧的,往那裡一站指指點點,瞧那陣勢是把這些祈福的當成唱戲的來看了,輪著圈逛看,還不時議論兩句「這個的衣裳好,料子不錯,就顏色糟心點兒」,「那個的唱腔不成,轉音發飄」云云。
神廟的人瞧著他們來氣,可又不能把他們怎麼樣,——神廟收攏百姓靠的是自己的威望和百姓的虔誠,可這些人一來不信神罰,二來不求福氣,你能把他們怎麼樣?總不能真的開打吧。
湖兒這些日子都跟著燕先生在看那個神護之法,嶺兒則都是莫大夫帶著,說些藥方和臟腑的事情。
靈素看了兩天熱鬧,徹底放下心來,也有了閒心跟著摻和。看嶺兒用幾句她舅舅給的書上的話把莫大夫為難得一愣一愣的,便走開了,又去湖兒那邊看之前他們靜坐護神的道理。
細聽了兩句,卻全是心念上的功夫。這恰中了靈素自己的倒霉事,立時認真了,就索性也跟著燕先生學起來。
燕先生還有幾個同門也跟著在學,如今他那功夫是獨此一家的,若是同門中有哪個能也跟著通了也好。
靈素聽了半天,等他們又往湖邊高台上一坐,開始試行時,她就散出神識瞧看起來。結果發現這一群七八個人里,實則只有燕先生和自家那倆娃兒有效果,另外還有一個燕先生的同門,其功時有時無。
再看能給護陣影響的那仨,細探去,卻是個引能養陣的意思。他們調定了自己的心念,從此間天地引動靈能,通過自身,流歸護陣,使護陣原本引動月華自修的能途又多了一路。
方才燕先生翻出來的舊書上,嘮嘮叨叨的說了大半本,原來就是個心念的事情!靈素再一次為凡間只能依靠文字來記錄傳承嘆上一聲。
這文字裡頭,說一個「樹」字,個人心裡對樹的念頭各不相同,何況還有生於北地一生未曾見過終年常綠之木的;或者生於苦寒處,說起樹都關聯了巨大的財富和了不得身份,如此等等。這還是個好歹在世上有的東西,若是說起「聚念」、「停心」、「氣聽」等話,那一言出,入了不同人的心裡,更不知道各自生出什麼東西了。
好在如今既瞧明白了道理,那書上的言語行文倒無需理會了。
心念引能,這能引動多少,就在個人的心念功夫上,也難怪那一點正向的波動細微得自己都無法察覺。這就三個人,還是凡人,心念之力能有多少?
當日靈素行的就是神識改念的功夫,神靈、神識與心念相通,只比比她頭上的光團和邊上人等的,若她使起這功夫來,豈不是象與鼠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