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可把王瓊姿給氣壞了,要是真因為男孩子頑劣還好,這回說出這樣混帳話來,不知道是在哪裡學的。

  她問阿宣:「你是君嗎?」

  阿宣:「我爹爹是君!」

  「你爹爹是君沒錯,但是你不是君,你爹爹之後則是你大哥。你也是你爹爹與大哥的臣子。更何況你爹爹都不能說砍人腦袋就砍人腦袋呢!」

  小小年紀就這麼拿權做勢,長大了還不知道怎麼惡劣,她可不想養出一個建昌伯這樣的兒子來,於是讓人把阿宣關在書房反省,她親自在書房外坐鎮,寧兒也陪著母親。

  阿宣脾氣倔,淚水在眼睛裡打轉也不肯說軟話求饒。寧兒心疼這個弟弟,道:「娘,弟弟犯了錯,咱們好好給他說道理就行,別關他行不行?」

  「寧兒,你是個好哥哥,但是不能放任你弟弟這麼下去了,他不小了,讀了兩年書,該懂些事了。你對他好就該好好管著他,不然就這麼放任下去,總有一天他惹了禍,可能我們大家都沒法替他兜住。」

  寧兒若有所思地點頭。

  王瓊姿摸摸他的頭,道:「好孩子,你不能像你弟弟這樣,天下百姓雖然都是你的子民,你得好好待他們,讓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不是把他們當做可以任意踐踏的奴隸,知道嗎?」

  寧兒點頭,「我知道了,就像孟子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這話,那些個君王未必能想得通。王瓊姿笑道:「是這個意思,不過大多君王並不能接受。你只要記住『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行,沒有百姓,也就不成君王。」

  寧兒鄭重道:「孩兒記住了。」

  今□□中有些事情,李逸下朝後,與幾個大臣議完事,才回坤寧宮。沒有看到王瓊姿,他問宮女,「皇后去哪了?」

  那宮女老老實實把事情說了。原來是阿宣皮癢了找訓,李逸這會兒可不敢跟到書房去,阿宣與他小時候非常像,李逸與他相處就是哥倆好的狀態,他擔心過去了,阿宣跟他求救,還是當不知道,把這事交給王瓊姿來吧,不、不,等王瓊姿訓過阿宣後,他跟著再訓一遍,李逸這樣想。

  正好趁著這個時間跟心兒說幾句話,這一路過來,連心兒也不見。張悅讓人去找心兒過來。

  心兒匆匆過來,福了福身,「皇上,奴婢現在煲湯呢,您有什麼事嗎?」

  李逸想了想,道:「皇后對身邊的宮女都很好,等到了年紀都會讓她們出宮嫁人,還會給備一副嫁妝。她曾經有個侍女叫做小英,嫁的非常好,現在已經是誥命夫人了。」

  心兒表情淡淡,似乎不為所動,只是說:「娘娘是世上最善心的人。」

  李逸心道,這妮子心眼還挺重的,難怪討得皇后那麼喜歡她。

  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心兒惦記著廚房的那鍋湯,焦急道:「皇上,您可是還有事情要吩咐,奴婢的那鍋湯只怕是要糊了!」

  李逸一擺手,「糊了就糊了,朕還少了你那碗湯喝!」

  心兒急道:「娘娘這幾晚睡得不太好,這是奴婢特意為娘娘熬的湯。」

  李逸聽出不對勁來了,「這湯是特意熬給皇后的?」

  不是應該給他熬得嗎?以往心兒也是常常親自下廚熬湯。

  心兒道:「當然是給娘娘熬湯。我家以前那個廚娘說湯最溫補了,尤其是對女子。」

  她咬咬唇,「可惜娘娘不太愛喝湯,反倒是皇上您都給喝了。奴婢有次聽到娘娘咳嗽了兩聲,特地給娘娘煲了雪梨瘦肉湯,但娘娘不喜豬肉。不過奴婢現在改進了方法,娘娘最近喝的多一些了。」

  心兒一口一個娘娘,提起王瓊姿時眼睛嘴角都是笑意,還說:「奴婢最羨慕的就是葫蘆姐姐了,能夠一輩子留在娘娘身邊,奴婢也要像葫蘆姐姐一樣,每時每刻都跟在娘娘身邊。」

  得,看著情形,什麼都不必說了。李逸覺得心兒這丫頭真正喜歡的人應該是王瓊姿。

  這樣一想,確實也是,湯是煲給王瓊姿喝的,王瓊姿與李逸都在場的場合,心兒確實都是以王瓊姿為先的,比如說斟茶,第一杯茶一定是倒給王瓊姿,之後才輪到李逸。

  心兒還惦記著她那鍋湯,李逸道:「朕讓張悅去廚房親自給你看著!」

  或許這個心兒是個心機深的,故意作出這副樣子來,李逸不放心又故意試探了幾句。

  「在宮裡服役,有時候晚上還有值夜,不覺得辛苦嗎?」

  心兒搖頭,「不辛苦,娘娘待我們可好了,值夜後可以休息一整天,廚房也隨時供應著熱乎乎的飯菜,我覺得一點都不累,我願意給娘娘值夜呢!」

  小宮女眼見皇上把心兒叫到屋裡,連張悅公公都出來,緊張起來,連忙小跑到後殿的書房偷偷告訴了葫蘆。

  葫蘆臉色大變,心兒這個不要臉的小蹄子,皇帝也不要臉,都下賤!她猶豫要不要告訴王瓊姿。

  王瓊姿早已看不她神色不妥,問道:「葫蘆,什麼事?」

  葫蘆一向對她事無不言,坦坦蕩蕩,當下也不再猶豫,十分氣憤地說:「娘娘,皇上來了坤寧宮,在屋子裡單獨見心兒,連張悅也不在屋裡服侍。」

  這是在坤寧宮的地盤上,王瓊姿是相信就算李逸真有異心,也沒那個膽子在她的地盤上搞事情。可是葫蘆急得了不得,恨不得立刻就去捉那對姦夫□□的把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