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放在圓肚小口的陶罐里,一眼看下去全是肉,實在是誘人極了。

  不光是顏色喜人,香味也是十分純正誘惑,肉眼所及都是肉,每一塊都是相同的大小,上面的皮看著就十分Q彈軟糯,特別想要上前咬上一口。

  「這個東坡肉實在是正宗,就是用這種陶罐裝的才是最初的東坡肉。」嚴銘眼睛閃閃發亮。

  他倒不是對於東坡肉有研究,而是他有一個忘年交的朋友是浙菜那邊的老廚師了,要說多有名那也是沒有,但是老人一輩子就一道拿手菜就是東坡肉,他鑽研古籍,致力於做出最正宗的東坡肉。

  當然老廚師是在京城定居的,才會跟嚴銘相識相交的,然後嚴銘沒少吃他做的東坡肉,味道鮮美,這種用陶罐做的也不是沒有吃過。

  那位老廚師還特意開了一家東坡肉館,裡面只有一道葷菜就是東坡肉,其他都是浙省的素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只是說的景色也是說的物產,浙省物資豐饒,景色優美,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材,東坡肉館除了東坡肉就是山珍野菜了,比如什麼筍子,蓴菜呀,都是一絕。

  雖然只有一種葷菜,但東坡肉的做法也是與時俱進的,老廚師除了傳統的東坡肉做法,還自己研究了好幾樣東坡肉的做法,算是與時俱進,直接將東坡肉做成了十道花樣,絕對是店裡的鎮店之寶。

  「倒是可以跟李廚說說袁主廚這裡的東坡肉,感覺比李廚做的更加的正宗符合史籍描述。」嚴銘若有所思。

  ……

  第2709章 敬業的嚴銘

  主要是李廚那裡是號稱華夏最正宗的東坡肉館,直接用菜名當做名字可見得是十分自信了,要不是袁州出現,事實也是如此。

  李廚用五十年的時間研究一道菜,自然是要做到盡善盡美的,沒有天賦這麼長的時間也能做出比較好的了,更何況李廚也是有天賦的人,鑽研出來的東西當然也是如此。

  嚴銘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天賦加上時間熬製出來的東坡肉絕對是冠絕華夏了。

  為了吃一口地道的東坡肉,即使跟李廚交情莫逆,他也是需要提前預約的。

  李廚的東坡肉館不只是喪心病狂只有一道葷菜,就是桌數每天都是限定的只有十桌,沒點能力真的是吃不上。

  曾經嚴銘為了吃上一回倒是破費心力現在不一樣了,有了袁州在,穩穩壓了李廚一頭,而且還不能預約,只要提前排隊大概率就能吃到,當然前提是跟今天一樣一直都留在桃溪路上,不然提前來,排不排得上全靠運氣。

  「不知道李廚知道袁主廚出浙菜了會是什麼想法?」

  嚴銘一邊想著一邊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出來也不咬直接一口就送進了嘴裡,醇厚香濃的滋味瞬間在舌尖炸開。

  沒有用一滴水製作的東坡肉,因為用酒代替了水,不只是讓肉塊外面浸染了酒香味,而且肉塊裡面也有隱約的酒香,悠長襲人。

  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從用筷子夾住,只是陷進肉里而不散不碎,就可以看得出來,袁州的手法有多高超了。

  而且就是李廚做東坡肉因為燉煮的時間過長都是用棉線將肉捆了以後才蒸製的,是為了防止散開,但袁州的明顯沒用,做出來的卻是仿佛從書里活脫脫走出來的一樣。

  皮Q彈軟糯,肥肉入口即化,瘦肉豐腴軟嫩,但是酒香以及香蔥等的香味很好中和了肉香,使得此菜油而不膩,香糯可口。

  選的肉半肥半瘦,剛剛好,不會因為瘦肉太多而顯得柴,或者肥肉太多會覺得膩,火候也是把握得恰到好處,使得這道菜什麼都是剛剛好,唯有一樣,嚴銘吃下肚子以後還是覺得份量少了。

  汁水收的很乾淨,除了一些浸潤了汁水的姜蔥之類的,其他陶罐底部,沒有多餘的湯汁,就是想要喝點都沒有辦法,嚴銘只能將配料全部掃進嘴裡算是聊勝於無。

  空空如也的四樣餐具擺在面前,清清楚楚地告訴嚴銘他已經吃了四道菜了,其實要不是盤子一直沒有收,他一定會覺得還沒有吃完他點的菜的,畢竟肚子一點也不飽,感覺擠擠還是有空間的。

  「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胃,它明顯可以承擔更加艱難的任務的。」

  嚴銘果斷再次點了兩道菜,也是浙菜的名菜,油燜春筍以及乾菜燜肉,兩道菜下去才算是覺得再也塞不進去一點東西了。

  這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位置朝著店外走去,那裡還排著長龍等待吃飯呢,嚴銘也不好意思多在位置上待著,怕出意外。

  其實浙菜很是講究,不只是講究做法,也是講究食材,《閒情偶記》中就曾認為「世界好物利在孤行」,意思是要吃上等原料的本味。

  而講究本味更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行,這一點剛剛嚴銘吃的東坡肉就是箇中翹楚。

  當然這些專業的知識嚴銘是不懂的,他只知道東坡肉很好吃,尤其是袁州做的東坡肉可以當做他平生摯愛了。

  跟其他人喜歡吃牛肉,羊肉或者雞肉不同,嚴銘自來就愛吃以前可以說是下里巴人的肉食豬肉,不然也不可能跟李廚合得來。

  嚴銘吃豬可以從頭吃到尾,就沒有不喜歡的,但是從今天開始他的最愛顯然已經有了那就是袁州做的東坡肉了。




章節目錄